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是属花色苷类的化合物,花色苷是人们熟悉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但由于天然色素的提取收率较低,使得其价格昂贵。本文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葡萄资源和许多饮料工业和酿酒工业的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紫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收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选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酸度,提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到了从葡萄皮中提取天然紫色素获得最大提取收率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葡萄皮紫色素是属花色苷类的化合物。花色苷是人们熟悉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素。但由于天然色素的提取收率较低,使得其价格昂贵。本文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葡萄资源和许多饮料工业和酿酒工业的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紫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收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酸度、提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大量实验,得到了从葡萄皮中提取天然紫色素获得最大提取收率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
红提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红提葡萄皮为材料,在45℃、pH 3~4条件下,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葡萄红色素,并对影响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提葡萄红色素不耐高温,其在pH<4时相对稳定;蔗糖和果糖对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而葡萄糖对其作用不明显;抗坏血酸对红色素也有增色作用,但极不稳定;苯甲酸钠对该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葡萄皮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葡萄饮料厂的生产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率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pH、提取剂的用量等。研究结果表明,在从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中,达到最大提取率的最佳条件是:料液比为1:7,用浓度为80%乙醇溶液和0.5%柠檬酸溶液(5:1)的混合液作提取液;调解溶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2-4之间;在60~80℃浴中加热70min;最后分别进行过滤、减压浓缩、干燥,可以得到有较高提取率的葡萄皮色素。  相似文献   

5.
天然紫色素是一类昂贵且资源又较缺乏的生化添加剂。紫色葡萄皮(如巨峰品种)中贮量最为丰富。葡萄紫色素在pH=3时呈深红色,在pH=4时则呈紫色。其具体的提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粱红色素的主要成分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高粱颖壳中提取的红色素(简称高粱红色素)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属于类黄酮系化合物,含有多种成分。此种色素资源丰富,提取工艺简单,是高粱壳变废为宝的好途径。但就目前国内外情况来看,高粱红色素尚未被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对其主要成分及结构研  相似文献   

7.
衡量食品质量除了营养价值外,食品的色泽是食品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吸引消费者注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食用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天然食用色素因为无毒副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成为食品添加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花生衣红色素是一种提取自花生内衣的天然色素资源,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本文对花生衣红色素的基本特性、抗氧化作用及当前花生衣红色素各种提取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山楂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红色素,其色素还具有药理功能,故可作为天然食用色素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采用柱层析法山楂色素提取工艺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葡萄皮红色素在食品中使用时的稳定性。[方法]以红提葡萄为材料提取葡萄皮红色素,研究温度、VC和金属离子对葡萄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葡萄皮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其残存率随温度上升而逐渐降低,18、25、40、60和80℃条件下的残存率分别为81.77%、80.98%、79.41%、78.80%和75.72%。葡萄皮红色素的残存率受食品添加剂VC浓度的影响不显著。葡萄皮红色素的残存率受K+影响较小,受Fe3+影响较大,在Zn2+、Mg2+、Al3+、Cu2+、Ca2+、Fe3+和K+影响下,其残存率分别为85.05%、85.47%、91.30%、88.72%、85.58%、83.23%和93.47%。[结论]葡萄皮红色素不耐高温,VC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K+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Fe3+、Cu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黑葡萄穗霉菌(Starchybotrys chartarum)生防细菌LY424产天然红色素的特性。[方法]培养菌株、提取色素,测定吸收峰和色素色价,探讨不同条件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红色素的最大紫外吸收值在波长524 nm处;色素色价为66.93;易溶于极性溶剂;酸碱度和温度对色素影响较小;易被强氧化剂氧化;金属离子对色素的影响不明显;保存该色素的条件为密封避光。[结论]该红色素产量和稳定性较高,可以作为一种天然色素资源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1.
葡甘聚糖在辣椒红色素稳定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中含有色素、辣椒碱、维生素、蛋白质、糖类、油脂和多种矿物质,有着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辣椒红色素是从成熟的红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红色素,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是提倡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茄子皮红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茄子皮红色素的理化性质作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茄子皮红色素属水溶性色素,且在酸性条件下很稳定,宜在酸性食品(pH〈5)中应用故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天然食品色素。  相似文献   

13.
植物内生真菌是产生天然活性物质的丰富的资源宝库,也是获得天然色素的一种重要途径。本研究主要从光照、温度、金属离子、pH值、氧化还原剂及常见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探讨了分离自猫爪草根中一株内生真菌镰刀菌S4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红色素在51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红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碱性条件具有增色护色效应,对酸敏感;金属离子Ca~(2+)、Fe~(2+)、Na~+、Mn~(2+)、K~+有增色护色效果,对Mg~(2+)、Zn~(2+)、Cu~(2+)较敏感;还原剂Vc及氧化剂H_2O_2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力;葡萄糖、蔗糖及乳糖能较好地保持红色素稳定。  相似文献   

14.
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从葡萄皮中提取分离出了葡萄皮色素,并对它的溶解性、含量、吸收光谱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皮色素属花色苷类色素,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油脂。干色素约占葡萄皮鲜重的4%。这类色素在水溶液中耐光、耐氧,但耐热性较差;而它在乙醇溶液中,耐氧、耐热,但不耐光照。化合物Yssqn可显著提高葡萄皮色素在乙醇中的耐光性。  相似文献   

15.
对25种观赏花卉天然红色素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总结出红色素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提取、精制工艺,为天然食用色素中的红色素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目前国外对食品已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我国对食品也将停用人工合成色素,而改用天然色素.涪陵红心萝卜不但可以作为普通蔬菜直接食用,而且也是提取天然色素的极好原料.为了更好地发展涪陵红心萝卜生产,丰富菜篮子,也为提取天然红色素提供充足的原料,现将涪陵红心萝卜高产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蓬lei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的可行性,该文对其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蓬lei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内)是502nm,在酸性条件下(PH≤4),该色素较稳定。色素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不好。色素热稳定性较好,但氧化剂H2O2及高浓度Na2SO3对它有严重破坏作用。强光对色素的破坏较之自然光、黑暗来得大。  相似文献   

18.
紫甘薯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紫甘薯红色素(PSPC,purplesweetpotatocolor)是从薯肉呈深紫红色的甘薯品种———“紫甘薯”的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红色素。它色泽鲜艳自然,无毒,无特殊气味,具有多种营养、药理和保健功能,是一种珍稀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目前,国外尤其是日本对PSPC的提取、鉴定和理化性质等已作了一些研究。国内学者陆国权等1996年即开始对该色素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已取得显著进展。1 甘薯红色素(PSPC)的分离提纯关于甘薯红色素(PSPC)的分离提纯,已有许多学者做过系统的研究。虽方法各异,但鉴于PSPC特定的结构特点及理化性质,其本质是一…  相似文献   

19.
甘蓝红色素是从紫甘蓝叶片中提取的花色苷类色素,是一类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参考国内外最近5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甘蓝红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应用情况,对甘蓝红色素的综合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樱桃是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果实色泽艳丽、晶莹美观,果肉柔软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樱桃的含铁量比苹果、桔子、梨等高20倍以上,居各种水果之首,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甜樱桃红色素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是开发食用色素的新资源,当前市场俏销,供不应求。樱桃具有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用工少、生产成本低、收益早、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目前种植效益较好的果树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