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2013年对甘肃省庆阳市杏园杏疔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庆阳市山坡地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60.6%92.0%,平原地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25.0%92.0%,平原地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25.0%37.0%;纯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59.6%37.0%;纯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59.6%97.0%,混栽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17.0%97.0%,混栽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17.0%29.0%;管理粗放的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73.0%29.0%;管理粗放的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73.0%94.0%,管理较好的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12.0%94.0%,管理较好的杏园杏疔病发病率为12.0%17.0%。发病严重的杏园减产30%17.0%。发病严重的杏园减产30%67%,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经3年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甘肃省庆阳市杏园杏疔病的危害现状,分析了杏疔病发生严重的原因,总结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防治杏疔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光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栽植密度杏园为研究对象,使用HOBO were微型气象站和LAI-2200冠层分析仪,分析比较了不同栽植密度杏园不同部位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和叶面积指数(LAI)变化,以了解不同栽植密度杏园的不同部位的光照强度变化规律,为选择合理建园密度及整形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杏园全天中PAR的变化都呈现出"低-高-低"的规律;杏园的株间、行间和树冠中心的PAR依次为:行间株间树冠中心。2m×4m、4m×4m、4m×6m的杏园LAI值在3.0~5.0,4m×8m和8m×8m杏园LAI值低于3.0。不同密度杏园LAI值依次为:2m×4m4m×4m4m×6m4m×8m8m×8m;杏园不同部位的PAR和LAI与栽植的株行距关系密切,4m×6m的杏园不同部位的PAR和LAI值较为合理,杏园光照分布比较均匀,透光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五莲县杏树栽培历史悠久,现有杏树60万株。近几年,新建杏园100多hm2。为提高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杏树园的间作进行了“五作四收”的立体种植模式试验。1 试验园概况试验园设在洪凝镇却坡村杏树园,地处日照市北部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835mm。年平均日照时数2508h,无霜期198d。土壤为棕壤,土层厚度25-35cm,土壤pH值68-70。0-40cm土层含有机质086%,速效氮538mg/kg,速效磷126mg/kg,速效钾788mg/kg。试验园和对照园面积分别为8hm2和2hm2,杏树于1994年春定植,栽植行株距为4m×3m,品…  相似文献   

4.
刘乐乐  刘奇志 《北方园艺》2015,(23):128-131
以全年仅用1次农药的北京延庆仁用杏主产区杏园为例,研究了仁用杏园在间作黄芩的生态条件下害虫种类及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和特征。结果表明:间作黄芩和清耕仁用杏园的害虫种类略有不同,但主要害虫(螨)的种类相同、年发生动态相近。与清耕相比,间作黄芩的杏园害虫发生数量少,山楂叶螨、小绿叶蝉、桃蚜、桃粉蚜的发生量分别是清耕杏园的0.83、0.73、0.21、0.55倍,而绿鳞象甲的发生量是清耕杏园的7.40倍。杏园间作黄芩,改变了主要害虫的组成和数量,有利于杏园生态环境和杏仁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结合山区退耕还林工程,新发展杏园300hm2,全县杏园面积达到1200hm2。由于退耕还林地多为低山丘陵地,灌溉条件差,土质贫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杏园投产晚、效益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2001~2006年进行了低山丘陵地杏园早期丰产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五莲县杏树栽培历史悠久 ,现有杏树80多万株。近几年新建杏园 1 0 0多hm2 。为提高果园前期的经济效益 ,我们对杏树园的间作进行“五作四收”的立体种植模式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本地区实施高产、优质、高效的富民工程作出了示范。1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设在五莲县洪凝镇 ,为丘陵地区 ,年均温 1 3 .1℃ ,年均降水量 83 5mm ,年均日照时数2 50 8h ,无霜期 1 98d。土壤为棕壤 ,土层厚 2 5~3 5cm ,土壤pH值 6.8~ 7.0。 0~ 40cm土层内含有机质 0 .86% ,速效N53 .8mg/kg,速效P1 2 .6mg/kg ,速效K78.8…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轮台县22个杏园为调查对象,调查了2013—2014年杏树流胶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并分析了发病相关因子,以期为轮台县流胶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病田间平均发病株率为89.84%,最高达100.00%;平均病情指数为36.28,最高为78.75;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树龄树势、立地条件、栽培管理水平及栽植密度关系密切;盛果期杏树较幼龄期发病严重,低主干杏园较高主干杏园发病严重,不同间作模式的杏园发病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干旱山地杏树提高产量的途径山旱地杏园最大的缺点是缺肥少水,地力较差,这很容易诱发形成小老树,导致结果能力下降,树体生长衰弱。因而在山旱地建杏园后就应预防小老树的出现,促进树体健壮生长,以提高产量,这是山旱地杏园管理中的首要任务。1深翻改土这项措施对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微山县利用区域优势,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山区退耕还林工程,新发展杏园300hm2,全县杏园面积达到1200hm2,每年吸引大批商贩前来订购。由于退耕还林地多为低山丘陵,灌溉条件差,土质贫薄,杏园投产晚、效益差。据统计,全县2005年和2006年每666.7m2产量分别为1023和1726kg。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10年来连续3年的调研,发现甘肃省杏园病害主要有杏疔病、杏细菌性穿孔病、杏芽瘿病和杏疮痂病,虫害主要有梨小食心虫、朝鲜球坚蚧、桑白蚧、桃蚜.对杏园主要病虫害症状识别、发生规律、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省杏园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控的原则、综合防控要点及关键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了近5年来在国内有关杏-麦和杏-棉间作种植研究情况。研究表明,2种间作种植体系均能一定程度上丰富杏园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不同程度改善环境状况,特别是杏树的遮阴能够产生明显降温增湿效应和防风效应;但在间作条件下光照减弱、水肥竞争也对小麦或棉花的生长、生育指标产生负面影响,对棉花的影响更加明显。综合考虑,间作田总体上的效益大于单作田。研究也说明,间作种植模式中较合理的杏树株行距为4m×6m,棉花应更大些,杏树在树龄5年后要加强修枝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秋季管护好杏园对翌年春季的花器结构及坐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杏园的秋管应重点抓好以下六招:(1)秋季摘心。初秋,还要对未停止生长的徒长枝,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以18年生"兰州大接杏"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树行间自然生草和清耕(CK)2种不同的果园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及杏园病虫害和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园生草可使林间温度比清耕园温度变幅小,升温慢,降温也慢,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幅比清耕地小;生草杏园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使主栽培品种"兰州大接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单果重增加11.8g;同时杏园生草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14.
崔潇 《山西果树》2008,(1):49-50
鲁西沿黄地区杏园多建于沙滩地,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加之一些果农缺乏栽培管理经验,杏园低产低效问题严重.为此,我们于2001~2006年在东平县商老庄乡进行杏树栽培技术试验,探索杏树在沙滩地条件下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其杏树栽培。目前,该国约有杏园1万公顷,杏树420万株左右,占果树总株数的3~4%。1971~1975年平均总产量达42700吨。根据罗马尼亚果树发展的远景规划,要继续增加杏树栽培面积和建立集约化新杏园。成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中期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杏果的需求 ,招远市新建了一批密植杏园 ,到 2 0 0 1年 ,全市杏园面积达到 80 0 hm2 。新开发的杏园大多位于山地丘陵 ,为提高产量和质量 ,1 997~ 2 0 0 1年进行了大面积覆草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简报如下。1 试材与方法试验设在宋家镇 1 3 .3 hm2 ,4~ 9年生山丘杏园 ,树形为疏层形 ,以 0 .67hm2 同类园为对照。该区 5年平均降雨量 42 5mm,年均温1 2 .3℃ ,年日照 2 650~ 2 780小时。供试园主栽品种有拳杏、小拳杏、平顶榛砧木为西伯利亚杏。试前处理园与对照园幼树生长健壮整齐 ,株间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7.
山地密植杏园覆草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密植杏园覆草效应的研究张广泰,冯静堂,吴德敏(山东省招远市果业总站,265400)(招远市蚕庄镇政府)(招远市土肥工作站)80年代以来,国内外市场对杏的需求量剧增,杏树生产有了迅速发展。1990年招远市的成片杏园面积已发展到800余hm2(公顷)...  相似文献   

18.
刘国俊  张丽 《果农之友》2008,(10):51-51
加强杏园的秋冬管理,是确保翌年高产稳产的关键。生产上主要采取以下6条措施: 1 清园除叶 许多危害杏树的病菌、害虫均在枯枝落叶及荒草中越冬,成为第2年的新病虫源。因此.将杏园及其附近的枯枝落叶、僵果、杂草清扫干净,集中起来沤肥或烧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河北省的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区,杏树发生了一种叶片边缘枯焦乃至整个叶片脱落的病害,群众称为“焦边病”。有的县此病相当严重,如威县1.6万亩的杏园多数园片发病,严重的杏园植株死亡率达13.4%(马荣笫等,1983~1984);  相似文献   

20.
<正>杏芽瘿是一种较少见的杏树病虫害,曾在甘肃河西、中部、陇东等地区杏园大发生,在河北蔚县也时有发生。近几年,在易县易州镇、裴山镇、西山北乡的部分杏园曾发生比较严重,现在只有管理粗放的杏园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杏芽瘿主要危害芽体,受害芽苞鳞片增多,芽体不断分化,形成刺猬状瘿瘤。受害植株树势逐渐衰弱,发芽迟、结果少、品质差,严重者整株枯死。笔者从2011年开始对易州镇店北村的10年生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