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传统文化与经典将成为绝响,当乡土与村落将成为遥远的记忆,人们开始走进乡土追寻理想中"诗意的栖居",寻求恢复性治疗和创造与自然联系的本原方法,希冀在乡土传统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古老的农耕文化距离我们越来越陌生和遥远。基于此,更要深入挖掘中原农耕-传统文化精髓和要素,融入文化信仰和华夏民族身份认同符号,选择依山傍水的山区建设大型实景中原农耕文化主题园,实现游客在深入体验、深度参与中体味-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重构与复兴开拓路径。  相似文献   

2.
赵潘  刘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93-9394
从中原农耕文化的角度将中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塑造河南企业文化的影响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民宿作为一种非标准性住宿形态和个性化的产业形式,正迅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乡土文化是民宿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内在根基。但在实践中,乡土文化在民宿中存在流于形式、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和文化的原真性,不能与在地文化契合的现状。为此,应挖掘乡土文化精髓,寻求传统乡土文化与民宿的契合;树立科学开发理念,构建生态和文化民宿;采用合理的民宿开发合作模式,建立乡村居民社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农耕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但目前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原传统文化是在中原地区产生、发展、流传并保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称。中原地区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使得中原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传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区及国家传播、扩散,影响并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了解中原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传承,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西林  张清  黄娜  曹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87-4988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化中的结构和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将先进文化和乡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徽州农耕文化是古山越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主要体现在徽州的语言、戏曲、民谣、风俗仪式等方面,具有相对封闭、和谐共生、礼制为先、宗族为重、内容多样等特点,具有教化、规范、维系、宣泄等社会功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保护传承徽州农耕文化具有践行文化自信、回归乡土中国、繁荣乡村文化、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的价值。对徽州农耕文化的活态保护要坚持适度性、整体性、创新性等原则,具体的路径包括构建文化保护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建设文化展览场所、利用网络传播文化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农拼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农村逐渐成为遥远的记忆,人们开始追求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以农村自然环境为背景而建立的农耕文化园成为人们农村旅游的一大去处。溯源农拼文化,探究农拼文化主要类型的利用和农耕文化园的功能,探索农耕文化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80-281
农耕文化,既反映了农耕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还折射出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精神文化。云南民族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客观自然和社会历史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在这传统农耕文化中包含了各民族团结合作、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的哲学意蕴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农耕文化的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世性;农耕文化的行动法则主要为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当地农业的种植历史及耕作经验,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厘清农谚的基本概念,分析农谚特点,挖掘农谚价值,指出农谚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阐述农谚具有地域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历史传承性、乡土民间性、简单实用性和应用局限性的特点,提出农谚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学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为进一步做好农谚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提供支撑。本研究有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文化受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严重冲击,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成果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破坏、食品安全、漠视传统农业文化等问题,从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作物文化、民俗文化、农事节庆文化、养殖文化等北京文化资源的特色着手,探讨北京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中原农耕文化作为华夏农业之根、中华文化之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开放性。传承中原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河南应做好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农耕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等文章,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推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4.
吕岩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3,32(4):129-133,140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运用大历史观审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契合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农耕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阶段,传承农耕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现如今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农耕文化的媒介之一——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对农耕文化进行阐述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类,得出农耕文化具有横向地域性和纵向延续性的特点;梳理现存传统农耕文化景观,并提取了形成传统农耕文化景观的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地方性特色植物群落以及建筑与聚落4种景观构成要素;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提供设计思路,提炼——延续——象征。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述了马鞍山市农耕文化发展变迁,深入分析当前农业地位下降、农业人口减少等因素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认真思考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如何将农耕文化的精华融合其中,并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时期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17.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了乡村治理失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以其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多元主体提供了主体认同;以其文化意识形态功用,内化民众的思想,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和自治调控;以其独特的秩序意义助推乡村社会矛盾整合、多元主体价值观趋同以及各阶层利益归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乡土文化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公德意识,通过“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经济、文化双赢,实现乡土社会的良性共治。  相似文献   

18.
乡土想像在20世纪以来成为作家最热衷表现的对象之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性的历史机遇而形成的文化机制造成的。是乡土无意识与现代性历史机缘之下重新激发出来的一种文化心理,是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补偿与救赎心理使然,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上海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建设主线,当代农耕文化的复兴是乡村振兴极其重要的部分。通过梳理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不同时期农耕文化背后的经济、政治背景,归纳整理出上海地区历史上部分重要民俗节庆。研究发现: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流变可分为江南农耕文化传承期、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并行与耦合期、农耕文化的式微期、农耕文化的复兴与转型期等四个阶段,其流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总体上体现为农耕社会-半农耕半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过程。上海农耕文化的流变始终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它既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背景下,农耕文化受到全球化浪潮和现代文明文化的冲击,其保护传承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涉农高校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大力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涉农高校学生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主力军,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笔者以四川省5所涉农高校为例,调查分析涉农高校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促进将农耕文化宣传教育融入高校基础教育,推进农耕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利用与传承,使涉农高校学生通过农耕文化教育能怀有大局观,树立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等方面提供参考理论依据。家庭基础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分别在认知启蒙阶段和认知重构阶段影响涉农高校大学生对传农耕文化认知;经过高校对农耕文化思政教育价值和文化育人路径的多年探索后,不仅增强了涉农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提升了优秀农耕文化带来的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