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的一种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
正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该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  相似文献   

3.
肝片吸虫是反刍动物片形吸虫病中常见病之一,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肝脏和胆管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大片吸虫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而肝片吸虫病散发于全国各地,尤其西北地区较为普遍,养羊地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是寄生于绵羊肝脏和胆管中的主要寄生虫之一,肝片吸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容易引起动物的肝损伤和胆管阻塞,此外,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体内时会摄取大量的养分,给动物的健康状况造成极大的威胁,且感染率和致死率极高。笔者主要选取具体病例并根据从业经验来分析对绵羊肝片吸虫的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9):133-134
<正>三氯苯咪唑(triclabendazole)是一种新型苯骈咪唑类衍生物,是目前有效的抗肝片吸虫药,对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均有驱虫活性,主要用于驱除牛、羊、马等动物各期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等。为了评价三氯苯咪唑片剂对黄牛肝片吸虫驱虫效果,我们于2013年10~11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整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三氯苯咪唑片剂,商品名肝蛭净,每瓶100片,  相似文献   

6.
1987年1月7日,华亭县畜牧中心举办兽医学习班,解剖一头本地14岁母驴,从胆管中检出肝片吸虫26条。肝片吸虫多寄生于反刍动物肝脏胆管中,其它动物也可感染,但较少见。此次从驴体胆管检出肝片吸虫,说明肝片吸虫在我县不仅严重危害牛、羊,而且也危害马类动物。因此,在肝片吸虫感染严重的地区,应对马类动物使用广谱驱虫新药如丙硫苯咪唑等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7.
肝片形吸虫病(Fescioliasis hepatica)及其病原——肝片形吸虫(Fescioliasis hepatica Linnaeus, 1758),早在14世纪时就已经被人类所认识。肝片形吸虫寄生于哺乳动物或人的胆道,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迄今,该病仍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们于2005年对福安水牛品种资源保护场的牛群进行肝片形吸虫普查和防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继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病症,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9.
肝片吸虫病是由于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胆管内引起的疾病。除牛外,羊也受害甚重,还可寄生在猪、马、兔,但较少见。这种寄生虫病在我国广泛存在。1病原形态肝片吸虫长?20-35mm,宽5-13mm,外观呈叶片状,自肝脏新取出的虫体呈棕褐色。大片吸虫形态较肝片吸虫长些(长25-75mm,宽12mm)。  相似文献   

10.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多呈地方流行,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片形吸虫分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吸虫,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主要指:大拟片形吸虫也称大肝片吸虫;支双腔吸虫也称矛形双腔吸虫或小肝片吸虫;感染反刍动物的前后盘吸虫有许多种,如端盘吸虫、瘤胃吸虫和圆锥吸虫等。1反刍动物大拟片形吸虫病1.1虫体和感染大拟片形吸虫(大肝片吸虫),长100mm,厚2~4.5mm,宽11~26mm,椭圆形。其与肝片形吸虫的区别是缺少前面的圆锥突起。大拟片形吸虫常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鹿是其最主要的宿主。  相似文献   

12.
<正>肝片形吸虫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虫体寄生于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以致死亡。2012年7月5日本园1只3月龄骆驼突然死亡,剖检发现肝脏寄生大量肝片吸虫。因江西地区为肝片吸虫多发地,综合流行病学和剖检结果诊断为感染肝片形吸虫致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兔肝胆管内发现肝片形吸虫一例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胆管中,引起严重疾病。其它一些动物虽可寄生,但较为少见。近来我们在一只家兔的肝胆管中发现一条吸虫,确诊为肝片形吸虫,兹报告如下。因作...  相似文献   

14.
肝片吸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片形科片形属的吸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三江县属于牛肝片吸虫感染严重的区域,其原因主要是:三江县地形沟溪纵横、气候温暖多雨,非常适合吸虫的中间宿主锥实螺孳生,利于吸虫的生长发育,在此环境下放牧养牛极易感染肝片吸虫.  相似文献   

15.
肝片(形)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中引起的疾病.肝片吸虫病是牛、羊、骆驼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它的病原体属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  相似文献   

16.
牛肝蛭是牛肝片吸虫的俗称,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胆管引起牛发病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肝片吸虫的幼虫期穿破肝表膜引起牛肝脏损伤、出血。虫体的刺激引起肝胆管堵塞、胆管炎、肝实质变性、黄疸等。病牛进而引起营养下降、产奶量下降等临床表现,治疗不及时甚至引起死亡,对牛的养殖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7.
正一、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肝脏胆管引起,主要表现食欲减退、反刍异常、腹胀、贫血、消瘦、被毛粗乱,颌下水肿、腹泻,并伴发有肝炎、胆管炎等。(一)诊断要点1.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和胆管中引起。其发生于中间宿主椎实螺密切相关,多发于低洼地、  相似文献   

18.
<正>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肝片  相似文献   

19.
正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虫体大小:20~40mm,宽  相似文献   

20.
应用酶联免疫吸际试验比较研究了寄生于黄牛、水牛、牦牛的肝片吸虫的不同部分的抗原性。肝片吸虫成虫经提取液处理后离心、上清抽滤、透析得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