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学613×春日农村试养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优良的蚕品种是蚕桑生产赖于发展的基础。就蚕桑生产而言,推广优良蚕品种、充分发挥蚕品种的内在潜力,不仅可以提高和稳定蚕茧产量,增加蚕农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原料茧的工艺品质。目前淳安县蚕桑生产中,主要推广的多丝量蚕品种仍是20世纪80年代育成的菁松×皓月,长时间饲养单个品种,品种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蚕品种推广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衍峰 《蚕桑通报》2003,34(1):35-37
蚕品种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20多年来,我省推广的蚕品种顺应各个时期的不同要求,有过较大的变迁。据统计,自1982年至今,在我省推广使用的蚕品种有90对,其中春用蚕品种有32对,夏秋蚕品种58对。蚕品种的几经更新,为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就1982年以来我省推广使  相似文献   

3.
蚕桑产业是余杭区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为了稳定地发展蚕桑生产,2003年我们从蚕品种、饲养方式、蔟具改革等方面着手,引进雄蚕品种(秋华×平30),推广大棚养蚕,采用方格蔟上蔟等,从而全面提高蚕茧品质和蚕业效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报告了如东县掘港镇2003~2012年蚕桑生产实绩,认为该镇蚕桑生产规模受蚕桑效益影响较大,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推广饲养优良蚕品种和续春蚕,有利于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促进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5.
陈恒 《中国蚕业》2003,24(3):88-89
“优质、高产、高效”是今后蚕桑产业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而选用优良桑树品种不仅是发展蚕桑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是实现由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化的源头工程。  相似文献   

6.
《蚕桑通报》2009,40(4):32-33
茅临生副省长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蚕桑提升改造现场会上指出,种子是农业的核心技术。近年来,桑树农桑系列品种、雄蚕品种推广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省新一代农桑系列品种的覆盖率已经50%以上,雄蚕推广量达到10万张以上,对提高蚕桑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蚕桑提升改造工作要把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大力推进桑、  相似文献   

7.
在茧丝绸的生产过程中,优良蚕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日趋发展、市场需求多样化和高级化的今天,家蚕品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山东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历史上蚕种的生产是蚕农自留自用的,建国以后,很快推广了一代杂交种,到目前,山东的蚕品种大的更换已有4次,鲜茧产量及茧丝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为加快山东省茧丝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品种的优劣影响整个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蚕桑生产主产区,如何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引进和推广新桑品种尤为重要。2002年笔就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丰产性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优质秋蚕品种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省是我国优质原料茧的最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品位生丝是江苏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第一目标,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批常年生产高品位生丝的龙头企业,春季主推蚕品种为“菁松×皓月”,秋季主推蚕品种为“菁松×皓月”和“苏菊×明虎”。“菁松×皓月”为春用蚕品种类型,在春季能够稳定单产,丝质优良,可以生产5—6A级高品位生丝,但在秋季饲养近几年单产存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蚕品种更新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首要途径.近几年来,我县在大力推广家蚕新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春季又引进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853白×543B三眠蚕品种.该品种是春秋季均可饲养,眠性稳定,纤度细、丝质优、强健好养、龄期经过短,符合缫制高品位细纤度原料茧的要求,是优良的细纤度三眠蚕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赵邦美 《四川蚕业》2010,38(4):8-11
本文通过对四川近20年蚕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我省蚕品种推广历程,大多数蚕品种育成后推广数量少甚至根本没有推广的原因。当前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蚕品种如何适应省力化、规模化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育种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产业要发展,品种应先行,选育"高抗、优质、高效"的蚕品种势在必行,才能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凤1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与限性卵色系杂交育成的单交品种.经小区和大区试验对比,该品种龄期较对照区长12 h;食桑性较好,蚕体略大,500 g熟蚕较对对照区减少9条;张种产茧量较对照区增加3.0 kg以上;解舒丝长、清洁、净度等丝质指标高于对照.该品种在农村饲养表现优良,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在茧丝绸的生产过程中,优良蚕品种的育成与 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日趋发展、 市场需求多样化和高级化的今天,家蚕品种的重要 性越来越突出。山东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历史上 蚕种的生产是蚕农自留自用的,建园以后,很快推广 了一代杂交种,到目前,山东的蚕品种已更换过4 次,鲜茧产量及茧丝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为加快山东 省茧丝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桑品种又是栽桑养蚕的支柱、优良的桑品种对产叶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外同行都十分重视新桑品种的选育和开发。并把它作为增强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以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化蚕业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优质高产蚕茧生产技术模式”,即应用优良蚕桑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整优化养蚕布局、加强蚕病综合防治、推广小蚕共育技术、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实施桑树病虫害联防联治、严格执行“仪评计价”等,而且取得了蚕茧质量稳中有升、新技术新品种广泛应用、小蚕共育经济效益明显、省力化养蚕劳力成本显著下降等成效。  相似文献   

16.
陕桑“305”是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育成的一个新的高产型多倍体桑树品种。该品种自2000年引入安康蚕区示范试验和推广以来,以其显著的丰产性(示范田平均667m^2产2000kg以上)深受广大蚕农欢迎。目前,全市已累计推广陕桑“305”桑树约0.67万hm^2,并不断扩大,该品种已成为安康市桑树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之一。为了促进陕桑“305”的生产应用,使优良桑树品种更好的服务于蚕业生产,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现就陕桑“305”的栽培与管理,提出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明芬 《中国蚕业》2009,30(3):39-42
针对江苏省蚕区现行蚕品种推广情况,结合气候、环境、技术、饲养方式、生产设施、市场需求等特点,提出选育适合江苏蚕区的新蚕品种,应以强健、优质、高产、多元化为选育方向,并予以良种良法等技术体系配套,充分发挥蚕品种优良性状,促进江苏茧丝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湖州市蚕种生产和蚕品种的更新情况,分析了蚕桑科技水平、蚕种生产、蚕茧收购体制、乡镇推广部门等制约湖州市蚕品种更新的因素,提出了重视行业统筹、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品种选育和引进工作、实行蚕种补偿、促进茧质提高、循序渐进推广新品种等促进湖州市蚕品种更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优良家蚕品种的引进与推广是蚕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江苏省一直把优良家蚕品种的试养和鉴定放在海安县。2010年中秋期,海安县作为国家新蚕品种农村生  相似文献   

20.
周海明 《蚕桑通报》2012,43(2):35-36
雄蚕品种与常规品种柑比,具有强健好养、高产稳产、食桑省、茧层厚、出丝率高等优势。为了探索雄蚕品种在实际饲养中的性状水平及经济效益,以及本市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嘉兴市从2003年开始引进秋华×平30等雄蚕品种在海盐、海宁两地进行了多点试养,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完成了从用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生产的原种,本地化繁育雄蚕杂交种,农村的示范推广,丝厂试缫的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