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吉富罗非鱼(farmed tilapia)为研究材料,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的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罗非鱼的AFLP反应体系。对体系中关键环节的优化结果如下:基因组DNA要求无降解和RNA污染,OD260/OD280比值在1.8~2.0之间;基因组DNA EcoRⅠ/MseⅠ37℃双酶切6h、20℃连接20h,连接产物10倍稀释,PCR预扩增产物稀释45倍作为选择性扩增的模板,选择性扩增产物经6%变性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可获得条带清晰、背景干扰小的图像。该体系的构建为今后进行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重要经济性状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空间诱变的遗传变异及突变体的AFLP分子标记   总被引:4,自引:13,他引:4  
搭载“神舟三号”航天飞船的水稻纯合种子在返回地面后SP3代种子出现颖壳、茎杆和叶片的主脉变异为金黄色的突变体,其他性状无明显变异,经遗传分析,颜色变异属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变异。同时利用AFLP分子标记的方法,对航天诱变的水稻突变体进行基因组对比分析,通过聚丙烯酰胺电泳寻找突变体(黄金1号)多态性DNA片段,经过一系列引物筛选,找到了5条多态性DNA条带,对开展突变体基因功能研究和杂交水稻聚合育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猪基因组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要:对猪(Sus scrofa)基因组AFLP指纹图谱构建的各项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双酶切消化、接头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及荧光标记检测法等,建立了稳定的猪基因组DNA的AFLP指纹图谱构建方法,采用E32/T32引物组合在45个猪种基因组混合DNA中检测到28个多态标记。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用扩增片段长度多型性(AFLP)技术,研究了水稻光合作用和光保护机制有关的8个性状F2代极端样本,在32对引物的研究中,上物可以在亲本中检出多型性,有28对引物可以在F2群本,8组极端样本之间找到差异条带标记,每个性状可以找到7~22个差异条带。在叶绿素ab含量、玉米黄素+花黄素总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Lemont具有明显的增效片段优势。玉米黄素+花黄素+紫黄质数总量和活性蛋白总量可能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来做DNA条形编码的基础,选择其中二段序列(Bar1 Bar2)设计2个引物对6个中国地方鸡种的线粒体DNA进行扩增,以对其进行种品鉴定。本研究选择的2段序列中,以Bar1序列648bp(712位点到1359位点)多态性最高,突变位点最多,为24个,品种间平均多态性为3.860%,6个鸡种在此序列中有各自不同的特异位点,NJ聚类分析6个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COⅠ基因的Bar1序列用于这些品种鉴定是可行的;而Bar2序列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由于其多态性低,大多品种没有其特异位点,NJ聚类分析6个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不利于品种鉴定。从本研究结果看,利用COⅠ基因的DNA条形编码(DNA Barcodes)进行不同鸡品种鉴定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准确等优点,结合传统形态学鉴定手段将会揭示更深层次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 经过进一步改进是用于品种鉴定的优良工具。  相似文献   

6.
大梅组合中亲子代甲基化差异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DNA甲基化对杂种优势的影响,采用了甲基化敏感随机扩增PCR技术(methylation-sensitiveAP-PCR,MS-AP-PCR),利用40条随机引物对大梅组合亲子代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结果在RsaⅠ+HpaⅡ酶切扩增片段中,有19个位点在亲子代出现差异;在RsaⅠ+HpaⅡ酶切扩增片段中,有14个位点在亲子代出现差异.亲子代间甲基化状况可归纳为4种类型(1)亲子代甲基化水平相同;(2)单亲与F1代甲基化水平相同;(3)同亲代相比,F1代发生甲基化;(4)同亲代相比,F1代去甲基化.5个甲基化变化位点对7个生产性状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通过对生产性状产生显著影响的片段序列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在GenBank中有同源序列(同源性高于87%);3个片段G+C%大于50;所有片段CpG岛观测值/期望值都大于0.6;而且,有一个片段含有G/C盒.表明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在亲子代出现差异;不同甲基化位点对杂种生产性状的作用方向不同,说明杂种优势的表现既与有些基因的表达有关,也与有些基因的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梅不同品种的ISSR分析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利用ISSR-PCR方法对杨酶(Myrica rubra Sieb.et Zucc.)。植物的7个品种2个无性系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选用11个引物扩增出116个DNA片段,其中48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41.4%,依据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了分子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ISSR分析中产生了一些品种特有的指纹图谱。利用DNA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把供试验酶的7个品种和2个无性系分为3类,并对基本品种及种下品种群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植物转座元件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座元件是基因组中可移动的DNA分子,在真核生物的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转座元件分为反转录转座子和DNA转座子两大类,其中,反转录转座子又分为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反转录转座子和非LTR反转录转座子两个亚类,而DNA转座子分为自主元件、非自主元件和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三种类型。基于植物转座元件的分子标记目前主要有序列特异扩增多态性(S-SAP)、MITE显示、转座子显示(TD)、MITE位点间多态性(IMP)、反转录转座子位点(IRAP)、反转录转座子-微卫星扩增多态性(REMAP)和基于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多态性(RBIP)。综述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基因作图、品种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空间环境对甜椒后代的诱变影响,本研究以空间诱变的甜椒第4代及其地面对照为主要研究材料,采用RAPD技术对二者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分析,并对部分差异片段进行了测序。结果发现:空间诱变的甜椒后代与其地面对照变异情况相比,SP4的基因组DNA发生了变异,共检测出8个多态性位点,在对照和变异体中各扩增出4个位点。对其中2条特异片段进行回收测序,序列同源性为97%。研究认为空间环境条件可以诱导甜椒后代植株基因组DNA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RAPD和AFLP标记分析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200条10 bp的RAPD引物中筛选获得28条多态性引物,对48份烟草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4条DNA扩增片断带,其中多态性带86条,平均多态检出率为46.7%。用4对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对48份烟草材料进行选择性扩增,共获得321条扩增带,其中174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检出率为54.2%。根据RAPD和AFLP标记的结果,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获得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结果,两者都可以将48份烟草资源分为两大类群,即黄花烟草(Nicotiana rustica)群和普通烟草(N.tobacum)群,普通烟草可进一步分为4组;48份材料的遗传距离变幅在1.4~11.0之间,其聚类结果与理论上所期望的结果基本一致,AFLP标记技术比RAPD标记技术能更好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