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国信 《蔬菜》2004,(9):36-36
紫苏,又名山苏、香苏,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0.3~1m,茎呈四棱形,紫色或紫绿色,全株芳香四溢;其叶对生,有长柄,叶边缘有小锯齿,称为“苏叶”;夏秋开淡紫色的唇形小花,结小坚果,成熟后的果实名叫“苏子”。野生紫苏多生长于田间、地头、路旁等,现在全国各地人工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紫苏属药食兼用植物,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与药疗功效,自古以来就广受我国人民喜爱。紫苏入馔,一般以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有“鲤鱼片缀紫苏”这道佳肴。李时珍曰:“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  相似文献   

2.
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赤苏、回回苏、白苏、香苏等。茎叶中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嫩叶生食或作汤,植株可腌渍。根、茎、花萼及果实均可  相似文献   

3.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  相似文献   

4.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2,1(3):28-28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  相似文献   

5.
<正>食叶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嫩枝嫩叶有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作为特种蔬菜栽培近年来有快速发展之势,也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棚室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前准备1)选用适宜棚室。棚室栽培食叶紫苏,产品要求鲜嫩,在蔬菜淡季上市。因此,越冬栽培选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早春栽培选用塑料大棚为宜。2)施足有机底肥。食叶紫苏反季节栽培应选用疏松肥沃、含腐殖质高的微酸性壤土,基肥  相似文献   

6.
紫苏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人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人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莺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见于村边或路旁。  相似文献   

7.
娄德珍 《长江蔬菜》2012,(21):39-40
大田栽培紫苏667 m2收益可达5 000元以上。生产上宜选用国内大叶紫苏或日本食叶紫苏品种,以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肥沃的地块育苗(砂壤土)和种植(壤土),并宜用上茬为莴笋、雪里蕻的地块,施足基肥,适时播种育苗定植,加强肥水、中耕、病虫草害管理,适时采收上市。  相似文献   

8.
邹新群 《蔬菜》2002,(1):10-10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特异芳香,可作调味佐料和蔬菜食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1.按种育苗 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或国内的大叶紫苏品种。选择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先于地表均匀施用腐熟的鸡羊粪200kg或浓人粪尿竹400kg。翻入土内,晒垡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kg、尿素2kg做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3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9.
落葵又名紫角叶,别名木耳菜、胭脂菜、豆腐菜、藤菜等,为落葵科落葵属蔓性植物,有缠绕的肉质茎,分枝性强,分青梗绿叶的白落葵及紫梗绿叶的红落葵两种。以幼苗或采摘嫩梢、嫩叶食用为主,果实球形,富含紫色浆汁,老熟后紫红色,皮紫黑色,内含Ⅰ粒球形厚壳种子。  相似文献   

10.
怎样栽培青紫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紫苏是以嫩叶供食 的唇形科蔬菜,其嫩叶营养丰富,除含有较高的维生素和矿物盐类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物质。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并有散寒理气之功效。紫苏嫩叶及其制品在国外市场销售看好,价高适销,其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菜无土栽培再生技术 ,是指利用原无土栽培中生长的生菜 ,通过收获时保留其短缩茎 ,仅采收栽培床地上部分叶片 ,使其短缩茎萌芽继续生长 ,达到一茬栽培 ,两茬收获的效果。经试验 ,通过再生栽培的生菜 ,具有省工、省种、一茬两收的效果 ,而且生长强劲 ,不需缓苗 ,同比可提前采收10天。现将其再生栽培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再生方法等生菜长到可以收获时 ,用刀割法采收。沿栽培床割去短缩茎以上部分叶片。刀割时应平割 ,使剖面与栽培床平行。注意不要割得太浅或太深。太浅易使叶片散落 ,无商品性 ;太深则使短缩茎萌芽能力减弱 ,甚至不萌芽。试验…  相似文献   

12.
紫苏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又名香苏、桂荏、白苏等,其学名为Perillafrutescens L.,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供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我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有野生或栽培,日本、南韩栽培也较为普遍。其茎叶有特殊的香味,是重要的香辛类蔬菜,用途广泛。由种子生产的芽菜可作为佐料;成株的叶片可腌渍食用及调料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晖 《蔬菜》1999,(11):12-12
菊花脑又名路边黄、菊花叶等,为菊科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以嫩稍和嫩叶供食,有特殊的清香味,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可炒食或做汤。并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的功效。一、植物学特性菊花脑根系较发达。茎直立,半木质化,分枝性强。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叶缘具粗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上具有稀疏的细毛,叶柄绿白色。头状花序生于技端,集成圆锥状,总苞半球形。舌状花黄色,长椭圆状披针形,宽约1mm,管状花长约3mm。瘦果,种子细小,灰褐色…  相似文献   

14.
1 干椒的生物学特性 干椒根系不发达,跟量少,主要跟群分布在10~15厘米的土层内。为获丰产,必须重视根系的培养与保护。它的茎直立,腋芽萌发力较弱。茎端出现花芽后,以双叉或三叉分枝继续生长。在低夜温,生育缓慢,幼苗生长状态良好的可分化成三叉。叶片卵圆或长卵圆形。氮肥充足,叶形长,而钾充足,叶幅较宽;氮肥过多或叶温过高时叶柄长,先端嫩叶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15.
农夫 《花木盆景》2010,(9):13-13
<正>彩叶草的叶是多彩的,其观赏的重点部分是它的叶片,花花绿绿,五彩缤纷,而且美不胜收。彩叶草又名洋紫苏、锦紫苏、五色草,老来少、彩叶紫苏等,为唇形科彩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冬天需要12℃~15℃的环境,生长季节20℃以上生长强健。株高30cm~60cm,茎呈四棱形,质柔软,分枝少,为了使其长得丰满,需要打顶整形。叶对生,呈卵形,顶端尖,叶缘有锯齿。彩叶草叶色娇艳多变,有大红、褐红、淡黄、橙黄、黄绿、紫色、褐紫、紫红、  相似文献   

16.
羽衣甘蓝(Kale)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饶璐璐 《蔬菜》1997,(1):11-12
羽衣甘蓝(Kale)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饶璐璐羽衣甘蓝(Brasicaoleraceavar.acephala,D.G.)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采收卷曲的羽状嫩叶为蔬菜的一个变种,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在栽培的第一年茎很短而...  相似文献   

17.
冬榨1号是利用温州茎瘤芥品种瑞安香螺种经过7代系统选择而培育出的鲜食加工型榨菜新品种。早熟,板叶类型,半直立,从播种到采收130~160 d(天)|生长势强,叶面光滑,叶缘浅波状,叶脉明显、白色。瘤状茎瘤状凸起圆滑,瘤沟浅|1月中旬采收时,瘤状茎近圆球形,茎形指数约0.97,商品率98%左右,瘤状茎平均质量420 g左右,采用与晚稻套种栽培每667 m2产量1 600 kg左右。质地脆嫩,皮薄,适合鲜食,亦可作为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8.
甘丰11号黄瓜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1998年1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品种特征特性植株长势较强,茎粗,叶绿色,分枝中等.以主蔓结瓜为主,播种至采收68天左右,第一雌花着生在  相似文献   

19.
正莴苣,别名茎用莴笋、莴苣笋、青笋、莴菜,为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上茎供食用,茎皮白绿色,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为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有镇痛作用。莴苣的适应性较强,可在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莴苣栽培过程中,如管理不当,在肉质茎膨大后期很容易出现裂茎现象,裂开部分呈黄褐色,易腐烂,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将莴苣裂茎的原  相似文献   

20.
王进 《西南园艺》2004,32(2):31-31
草莓浆果采收后,植株即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匍匐茎大量发生,新茎分枝生长加快,新幼株形成,为全年营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随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生长开始减缓,在入秋前后,开始花芽分化并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在此期间,草莓植株历经酷热、干旱或多雨渍涝的夏、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