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稳定种蔗面积与提高单产的关系;甘蔗生产区域化布局;改善蔗地水、土、肥生产条件;合理甘蔗耕作制;挖掘宿根蔗增产潜力;甘蔗良种布局;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和甘蔗产量与质量的关系等6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的自然资源条件很适合甘蔗生产。但旱地蔗区的旱、瘦、浅是低产的主要原因。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通过对旱地甘蔗“三高”栽培技术的应用试验研究,把单项技术进行组合配套和改进提高,并通过大型的推广项目进行推广,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社会经济显著。主要技术措施:一是选用适合旱地蔗区的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二是把常规栽培改为地膜蔗技术;三是改进施肥方法,实行配方施肥;四是改进耕作方式,推广防旱保水技术;五是推广秋冬植蔗,延长甘蔗生长期;六是改宿根蔗这管为宿根蔗旱管;七是及时防治病虫鼠草害,确保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1 把素有"蔗海" 之称的上思建成甘蔗富县 在经济作物布局中,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广西甘蔗生产都是雄居全国第一位.2011/2012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进厂原料蔗5700万吨,食糖产量达700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约65%.广西上思县地处祖国的十万大山北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应大面积大规模的甘蔗生产,享有"蔗海"、"甘蔗林"之称.近年来,上思的甘蔗平均蔗糖分已从原来的13%提高到15%以上,混合糖产率保持在13%以上,是广西蔗糖分、混合糖产率的最高县份之一. 甘蔗生产在广西上思县种植业结构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蔗糖已成为上思县有力的牢固的经济支柱,蔗糖业产值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0%~60%,占农民年经济收的60%~70%.现全县甘蔗种植面积55万亩,甘蔗种植户数达42600户,平均每户拥有蔗地12.5亩,人均产蔗超过10吨等指标已跃居广西前列.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田生产模式种植,以来自同一亲本组合(粤糖97-20×ROC25)杂交后代分离产生的强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7’、‘云蔗06-415’)和弱宿根甘蔗品(种)系(‘云蔗06-408’、‘云蔗06-416’)为材料,强宿根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宿根性一般的甘蔗品种‘新台糖10号’为对照,探讨由甘蔗种性决定的宿根影响因子与甘蔗宿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宿根甘蔗较弱宿根甘蔗新植蔗蔗芽萌发速度快,萌发数多,且分蘖率高,形成的有效茎数多;强宿根甘蔗宿根发株数多,形成的有效数多于新植蔗,产量较新植蔗高。这些影响甘蔗宿根性的因子与甘蔗品种的种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把我省现有的糖蔗、果蔗和牧草蔗,正在研究中的能源蔗以及断断续续摸索中的菜蔗等归纳为一个植株特性各异、生理功能有别以及利用方式多样的甘蔗业。文中分别就这几类甘蔗提出深入研究和扩大开发利用范围的设想,糖蔗要充分合理利用其各种副产资源,根据植蔗新情况研究调整品种结构和栽培技术,可以考虑增加生产蔗汁饮料特别是浓缩蔗汁项目;果蔗应配合政府部门进行产区合理布局,农业上应对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进行全方位研究,应从调整植期、保鲜蔗茎以及生产蔗汁饮料和混配复合饮料等方向研究果蔗周年供应技术;牧草蔗还要加强品种选育,研究茎叶的合理采收方法,研究指导饲养户如何合理利用牧草蔗以及对种植牧草蔗饲养各种动物的经济效益进行合理分析等,在利用过程中还可以尝试采收茎叶后先剥取蔗笋当作蔬菜食用,余物再做饲料;能源甘蔗要做好品种储备,伺机发展,开发中要重视对蔗渣以及发酵残渣的进一步利用;菜蔗要尽快投入生产利润分析、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以及蔗笋烹调技术等研究。总的目标是根据我省各地生活需求和经济建设需要,把甘蔗业扶持壮大,更好地为我省多行业经济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3个甘蔗品种不同虫节率蔗茎与健康蔗茎,全虫节段与无虫节段的螟害甘蔗的甘蔗蔗糖分和蔗汁品质分析表明,螟害蔗茎的甘蔗蔗糖分随着虫节率的增加而降低,呈直线回归关系.螟害蔗茎的蔗汁品质比健康蔗茎的低.全虫节段比无虫节段甘蔗蔗糖分降低了1.46~2.90个百分点,重力纯度降低了1.74~4.28个百分点.螟害蔗茎为甘蔗生长中后期受螟虫危害所致.防治甘蔗生长中、后期螟害是一项提高甘蔗蔗糖分和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产量和甘蔗综合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了在蔗地间作玉米对甘蔗出苗、分蘖、上林、产量及锤度等的影响,把甘蔗+玉米的总产值同对照进行了比较;对参试的三个玉米品种亦作了评价。结论认为:蔗地合理间作玉米对蔗产量和锤度无明显影响,间作玉米效益显著,是缓解蔗粮争地,增强甘蔗生产竞争力。对品种配套及栽培技术等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刚 《中国糖料》2016,(4):66-68,77
以甘蔗需水量分析为起点,以提高甘蔗产量为目的,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计算年降雨量、年径流量、蔗区灌溉需水量,分析蔗区整体水量供需平衡;介绍蔗区灌溉沟渠、水窖、引水管道等水利设施的基本设计、选址、布局;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际生产查定和化验室定性分析数据,概述霜冻甘蔗处理过程中预灰的作用以及预灰和蔗汁纯度的关系,提出稳定预灰pH值在中性附近可减少或抑制霜冻甘蔗处理过程蔗汁纯度降。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从多角度对168个甘蔗品系的蔗苗螟害枯心率(2.47%~46.13%)与甘蔗成熟期健康蔗茎田间蔗汁锤度(18.2%~25.6%)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蔗苗期螟害枯心率的高低与甘蔗品系田间蔗汁锤度的高低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