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迅速,中国每年进口大量转基因产品并高度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研发,制定了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监管制度。现实迫切需要一套简单、可靠的盲样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该研究以转基因大豆盲样(W160982和W160984)和转基因玉米盲样(W160983和W160985)为研究材料,根据农业部的转基因检测标准,采用普通PCR技术对作物中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样品比对并测序,最终确定盲样的转基因成分,玉米盲样W160983转基因成分与标准品MON89034一致,W160985与TC1507一致;大豆盲样W160984与BPS-CV127-9一致,W160982与GTS40-3-2一致。该研究提供并验证了一套玉米和大豆转基因盲样检测的方案,在转基因作物研究生产、进出境检测、监管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银杏木醋液对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银杏木醋液的组成成分,研究了银杏木醋液对作物种子发芽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木醋液是一种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有机酸、酚类、醛类、酮类、酯类及其它杂环类物质等,其组分与采集时的炭化温度有关.银杏木醋液对作物种子的发芽及其生长都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因木醋液的浓度、采集时的炭化温度及作物种子而异.  相似文献   

3.
<正>安全饲料,是指饲喂食用动物的饲料中各种成分在动物体中不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配制安全饲料,是关系到养殖生产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万万不可小视。肉鸡生产过程中,养殖户应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相应的饲养标准,把各种适宜的饲料原料配合到一起,使最终形成的配合饲料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相互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技术在近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应的农作物面积也逐渐加大,因此极大地提高了作物种子的使用量和营业额。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生产,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让农业发展面对更多的挑战和难度。世界各国主要通过加强和完善转基因作物种子检测技术的研究应对这些挑战。对转基因作物种子的优缺点及各种检测技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5.
以燕山地区特有板栗品种“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果实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果实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板红”、“冀栗1号”和“燕山早丰”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62种香气成分,分别为33种、38种和34种,化合物的成分以醛类、醇类、酮类为主;3个品种中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0种;不同品种间香气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不同。“大板红”中检测出其他两个品种中均未检测出的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故乙酸丁酯和乙酸己酯可能是其特有香气物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板栗的特征香气成分及组成,亦为不同板栗品种的香气物质指纹图谱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中牛羊源成分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定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对河南省内饲料企业生产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包括预混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浓缩饲料)、全价配合饲料;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包括鱼粉、禽肉粉等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抽查检测。结果表明,本次抽检的反刍动物饲料产品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共350批次,合格率为99.14% 。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310批次,合格率为99.03%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40批次,合格率为1OO% 。而其中不合格的3批次产品中1批次样品牛羊源性成分均检出,2批次样品仅检出牛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重PCR和单重PCR技术对部分市售肉制品、宠物食品以及饲料等进行检测,以确定产品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以及动物源性成分的种类.利用SDS细胞裂解法提取样品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PCR扩增产物的种类.上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节省费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稞的质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粮食、饲料和酿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自身的营养保健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健康食源作物发展。我国在青稞品质育种和栽培、功能成分利用、粮食深加工和质量标准制定等领域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在高p葡聚糖品种选育及产品开发方面居世界前列。在对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青裸质量与品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粱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耐旱杂粮作物,在非洲更有"救命之谷"的美誉。因其高产性和营养丰富的特性,使得高粱在食品、酿酒和饲料等产业方面用途广泛。淀粉是高粱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国外对高粱淀粉的研究发展很快,但国内对其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综述高粱淀粉的微观结构、化学组成、提取方法、含量测定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展望高粱淀粉的发展前景,以期促进我国高粱淀粉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转基因检测是转基因检测难点之一.该文就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检测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该类样品转基因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对今后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转基因检测工作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红  赵昕  王永  程奕 《华北农学报》2006,21(2):53-56
由于转基因作物深加工产品中的DNA受到破坏,含量低、质量下降,提取困难,直接影响了后续的转基因定性检测。为解决这一难题,以酱油和番茄酱为样本进行了原料DNA提取方法的试验。针对酱油中添加大量焦糖色素和番茄酱偏酸的特点,通过加入样品预处理程序,有效地去除了酱油中的焦糖色素分子和调整了番茄酱沉淀的pH 值。利用大豆和番茄的内源特异参照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证明了利用该方法所提取的DNA完全能够满足转基因定性检测的需要,方法简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2.
以PCR为目的的大豆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模板DNA的质量直接影响PCR扩增的结果,而不同提取方法及其缓冲液的成份与浓度对提取DNA的质量有重要影响。本文以5个栽培大豆品种的叶片为材料,比较分析了SDS与CTAB两种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浓度CTAB提取缓冲液对所提取的DNA质量的影响,并通过PCR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用1%(W/V)、2%(W/V)浓度的CTAB提取缓冲液和1.25%(WV)SDS提取缓冲液所提取的大豆叶片DNA的质量较好,均能满足PCR扩增模板的需求,其中以1.25%(W/V)SDS提取得到的大豆叶片DNA质量最好,以其为模板扩增的效果最佳,而4%浓度的CTAB不适宜提取大豆叶片DNA。  相似文献   

13.
定量PCR快速检测动物食品中沙门菌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沙门氏菌是动物性食品中的重要食源性致病菌,建立其快速检测方法对动物性食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沙门氏菌16srDNA、 dT fermentation等基因或DNA功能区序列设计PCR引物, 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提取待检样品总DNA, 进行多基因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且灵敏度高,在动物食品中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CFU/g,整个检测时间在10h 以内。说明本方法对检测动物中沙门氏菌具有特异性高且灵敏、快速等特点,适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动物中沙门氏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美味猕猴桃基因组DNA的高效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从富含多糖和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猕猴桃叶片及野外采集保存的叶样中分离出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以美味猕猴桃幼叶为试材,对4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与3种不同的样品保存处理的DNA提取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首次采用CTAB区室法提取猕猴桃基因组DNA。结果表明,CTAB区室法与硅胶脱水干样保存处理所提取的DNA效果最佳,其OD260/OD280值为1.8以上,能完全被EcoR I酶切消化,1%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带明亮清晰,并能获得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PCR扩增图谱。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鹿茸药材DNA提取方法,以满足后续的鹿茸DNA条形码鉴定方法需求。采用2种试剂盒、改良的CTAB法以及SDS法对市场上5个厂家共8批次的鹿茸药材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参考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9107考察了样品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3个因素。实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以从鹿茸药材中提取出基因组DNA,其中天根试剂盒提取效果最佳,改良的CTAB法提取效果较差;通过方法学考察得出使用天根试剂盒,提取条件为样品量70 mg、水浴温度56℃,水浴时间6 h时提取效果最佳。本研究优化得到的天根试剂盒提取鹿茸DNA方法操作简便,提取DNA浓度、质量优良,能够用于后续的DNA条形码鉴定中。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7014、 BR-S-10和sGK321等14份不同类型的抗虫棉花品种(系)为基础,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棉花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21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1个引物能在14份抗虫棉品种(系)间扩增出稳定性较好的多态性片段,筛选的21个引物在该品种(系)群体中共扩增了137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57个,占总标记数的42.2%,平均每条引物扩增6.52条带.利用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了14份抗虫棉品种(系)的RAPD数据的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发现14个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在0.0351~1.056之间.聚类分析表明,14个棉花品种可分为2大类4亚类,揭示了抗虫棉花品种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大多数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17.
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化谷子DNAj基因获得转基因小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本实验室克隆的谷子抗逆相关基因DNAj转入小麦中.对授粉方式、柱头处理方式、质粒DNA浓度及DNA稀释试剂等因素对结实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结果只有授粉方式对结实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其他条件下结实率均未显示显著差异.对转化获得的703株T0小麦植株提取DNA进行分子检测,有1株小麦稳定扩增到了预期的1 26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虽然转化效率偏低(1.42‰),但说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谷子的抗逆相关基因DNAj导人小麦是可行的,为创造抗逆性改良的小麦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用于PCR分析的小麦种子DNA微量快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不用液氮从小麦单粒、半粒有胚和半粒无胚中提取DNA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粒、半粒有胚和半粒无胚都能得到比较理想的DNA,DNA样品经SCAR-PCR特异标记检测,都能扩增出两条完全相同的特异务带。用无胚的半粒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特别适合于对大批量早代材料目的基因的筛选。  相似文献   

19.
标准物质是转基因检测结果可靠性、可比性以及准确性的重要参比,不可缺少。本文研究了植物转基因成分检测中基体标准物质的长期保存对PCR检出及低含量标准物质量值稳定性的影响。应用普通定性PCR、实时荧光PCR和微滴式数字PCR3种方法,对不同含量转基因标准物质和转基因检测样品进行了复现性和量值稳定检测。结果表明,-70~-75℃保存条件下, 9年保存期的转基因含量为0.1%的单一作物转化体标准物质中依然能得到清晰的转化体目标片段扩增,且Ct值在36左右。数字PCR定值结果表明, 9年保存期的转基因基体标准物质的量值保持稳定。11年保存期的大豆、玉米、水稻的混合基体样品中各转基因元件均能稳定检出。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基体标准物质的长期低温保存不会影响其各转基因元件的检出和作为转基因核酸检测阳性对照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含有35S启动子驱动NPTII基因和GUS基因以及棉纤维特异表达启动子E6驱动目的基因FB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到常规棉花R15中.重点分析了GUS基因和NPTII基因在愈伤诱导阶段、T0代及T1代转基因棉花中的表达情况.综合两个基因的表达来进行转基因棉花的阳性鉴定,可以为转基因棉花后代的纯合选育提供双重保障.7个转基因株系选育到T3代共获得株行51个,卡那霉素检测多数株行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21个株行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