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在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推动种子产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完善,种业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地位的确立,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在执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种子法》的一些条款已不能适应种子监管工作的需要和推动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根据近几年遇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对现行《种子法》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习贯彻落实《种子法》促进科研和科技产业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组织科技人员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种子法》,依法在引进使用农作物品种资源、从事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的做法和经验。一是加强《种子法》、《江苏省种子条例》的学习,提高学法、守法和依法育种、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提高新品种的技术含量;三是加强科技新成果的转化,提高种子产业的经济效益。还就继续做好学法、守法、依法维权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 制定《种子法》的意义1989年 3月 13日 ,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条例》已无法适应种子产业发展的需要。《种子法》是为了更好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 ,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其颁布、实施对我国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种子法的内容《种子法》是我国第一部依法治种的专门法律 ,总共有十一个章节 78条。在种子管…  相似文献   

4.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2000年颁布实施以来,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竞争和优胜劣汰,各大种子经营企业为了抢占种子市场,增加市场份额,纷纷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区域代理,建立自己的种子销售网络,农作物种子市场显得格外活跃,种子行业垄断经营的格局由此被打破.形成了经营主体多元化、供应网点扩大化、从业人员复杂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处于边陲的云南弥勒县.2008年也完成了种子行业改革的任务.和全围各地一样.种业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的格局.将种子产业全部推向市场.形成了新的种子经营格局。在市场完全开放的环境.如何做好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就成了种子管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种子法》、《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实施,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种子法》和《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加强种子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是种子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以下简称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由县以上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生产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对制种行为的类型进行了划分,规定了应当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实施以来.对于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种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农业法律法规来说.的确是一部起点高、涉及面广、规范具体、操作性极强的法律。但经过10余年的实际运用.也凸现了一些不足.有些方面还是需要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9.
《种子法》实施以来,推动了我国种子体制由计划型向市场化转变,一大批种子经营企业应运而生,极大地繁荣了我国种子市场,推动了种子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一是育种成果丰富,新品种层出不穷;二是优化了各地品种布局,由少数单一品种向集团组合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10.
自从《种子法》实施以来,各种形式的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由于一时没有品种可以操作,就会盲目大量从外部购买品种。多年来的统计显示,种子企业外购品种开发失败率一般在70%以上。据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种子企业外购品种开发失败可能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对新时期种业营销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芹  施骥 《杂粮作物》2004,24(6):370-371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内种子市场完全放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种子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切合实际的营销策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种子法》实施以来,尤其是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2006]40号文件)出台以来,我市种子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种子企业脱钩改制已全面完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种子市场经济已经形成,种子市场更加开放,以行政区域划分经营格局的传统习惯已被打破,科技投入增多,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却存在体制不顺、职能不清、经费不足等问题,滞后于种子行业的发展。本文拟就如何强化部门职责,完善管理体系,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3.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给农业科研院所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和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农业科研院所紧紧依靠自身的品质资源、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围绕自育核心品种,实行育繁推一体化经营,发展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14.
从《种子法》颁布实施到国办发(2006)40号文《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再到《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颁布,并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安吉县种子市场也从垄断经营到逐步开放,再到百家争鸣。近年来,新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农资经营人员和个体经营者不断加入到种子经营行列,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科研部门和种子企业纷纷加大科研育种力度。选育、推出小麦新品种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如不加速小麦新品种推广,就很难将新选育的优良品种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种子法》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县以下基层农村种子市场越来越活跃.种子的品种数量也逐年增加.广大农民的良种良法意识逐年增强。尤其是近几年一批民营种子企业的崛起.给本来活跃的种子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并逐步呈现出“经营主体多元化、营销市场网络化、种子品牌多样化、业务竞争激烈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营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经营主体多元化,品种多样化,销售的多渠道、多门店给种子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如何规范种子经营行为.建立有序的经营秩序,促进种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公平竞争、用种安全是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农业部《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申请领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达到注册资本、检验、加工、仓储等方面的要求,提供注册资本证明材料,提供种子检验仪器设备、加工设备、仓储设施等产权证明材料。在种子行政许可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深人实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的贯彻执行.我市各县区实现了种子政企分开.结束了国有种子公司长期垄断种子生产、经营的局面.各种所有制种子企业大量涌现.种子销售网点急剧增多.种子市场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经销商如雨后春笋,数量剧增,县级种子经销商迅速成长为种业市场的销售主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经销商户及其网点达到20多万个,继续呈裂变增长和迅速膨胀的态势。今天种子市场呈现出种子管理规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市场品牌多元化、品种和服务同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