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坝变形、渗流、应力应变等服役性态的原型监测数据序列,多具有非线性特征且易受噪声污染。为基于原型监测数据,通过构建大坝服役性态预测模型,高效合理地拟合和预测大坝非线性服役性态,需高度重视模型抗噪能力和泛化能力的提升。源于此目标,综合应用小波、支持向量机(SVM)、粒子群算法(PSO)等工具,开展了大坝实测服役性态抗噪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研究。在对大坝服役性态原型监测数据小波消噪处理的基础上,借助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大坝实测服役性态预测模型;考虑模型精度受SVM惩罚因子及核函数参数影响显著的特点,引入PSO算法,实现了支持向量机参数的寻优。将文中方法应用于某实际大坝变形实测性态预测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抗噪预测模型较传统统计回归模型,在预测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且对样本数量方面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体现出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最大熵原理是Jaynes于1957年提出的,在处理不确定问题上简捷、快速。大坝的渗流监测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通过运用最大熵原理,建立库水位与渗漏量的贝叶斯模型,同时引入匹配系数,实现预测模型的优化反分析,从而可以预测未来水位条件下对渗漏量的影响趋势。通过对港河水库渗漏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将实测观测数据与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误差小于2%,运用最大熵原理的贝叶斯反分析得到的反演参数能够反映大坝实际渗流状况,结果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一环,可以协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大坝性态的异常情况,掌握大坝的工作性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等,是实现大坝安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结合陆水水利枢纽的B/S结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对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一环,可以协助分析人员及时发现大坝性态的异常情况,掌握大坝的工作性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分析等,是实现大坝安全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本文结合陆水水利枢纽的B/S结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对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大坝服役运行过程中,大坝的实时阈值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值理论,针对大坝渗流量历史监测序列,拟定合理的阈值,采用极大似然方法对广义帕累托函数(GPD)的参数进行估计,建立渗流量变化值估计超阈值(POT)模型,然后运用风险厌恶函数对每个渗流量变化量进行风险评价,完成对极值谱风险模型的建立。针对某混凝土坝13号坝段某测点在时间段1974-2009年和时间段1974-2015年的渗流量监测数据,利用POT模型和极值谱风险模型分别完成对大坝渗流量阈值的度量,验证了极值谱风险测度模型更加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合理的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评价,运用可拓学理论,构造物元可拓分析模型。利用物元的可拓性确定监测系统工作状态的定性描述,利用可拓集的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对监测系统状态影响程度的定量描述,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传统权重的确定一般采用主观赋权法,忽略了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例表明,该模型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相符,为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监控指标是快速评价大坝性态的关键因素,对于监控和保证大坝安全运行及评价大坝真实工作性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将基于性能的设计理念引入到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中,将大坝性能水平分成若干水准,选取能够真实反映大坝性能水准的性能控制指标,并考虑荷载及材料参数变量的不确定性,运用可靠度理论求得随机变量验算点值,将性能控制指标与变形监控指标联系起来,拟定大坝变形监控指标,精确反映出大坝真实的工作性态。本文以某重力坝为例演示基于性能控制的重力坝正常使用监控指标的拟定过程,分析研究成果表明重力坝正常使用性能监控指标拟定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长湖水电站大坝垂直位移观测资料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 ,揭示长湖水电站大坝垂直位移变化规律 ,分析了影响垂直位移变化的主要因素 ,并对长湖大坝垂直位移变形性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长湖大坝垂直位移性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湖水电站大坝垂直位移观测资料,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揭示长湖水电站大坝垂直位移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垂直位移的主要因素,并对长湖大坝垂直位移变形性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大坝变形监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坝变形观测是其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各种常规的变形观测方法以及最新监测技术:激光准直、传感器、全站仪、GPS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给出了大坝变形观测的发展趋势:多天线GPS、多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组合和多传感器智能数据融合的大坝变形自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变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在大坝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坝安全评价涉及因素多且因素之间相关性强的特点,构建大坝安全综合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鉴于大坝安全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以及一般模糊评判方法中采用"常权法"确定权重的不合理性,建立基于变权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权重随评估值变化,突出个别因素的明显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常权法"在权重分配中的缺陷。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合理、可行且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坝安全监测工程监测项目完备性、监测仪器可靠性、监测系统稳定性以及质量评定等方面尚无标准可依,结合监测工程实际,参考现行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探讨、研究了安全监测项目完备性、监测仪器可靠性、监测系统稳定性和监测资料有效性评价方法,提出了监测工程质量评定的技术指标,对保证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长期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对风电机组传动链结构及运行过程的监测与诊断,结合单一的物理仿真或单一的经验.利用风电机组传动链在线状态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并预处理,采用FFT,FNN和专家系统推理机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诊断,采用决策融合技术对诊断结果进行优化,构建风电机组传动链在线综合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将该系统与风电场CMS系统和SCADA系统相结合,对风电机组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以某风电场主轴轴承故障为例,分析振动幅值、故障发生时间、故障部位及故障程度,根据诊断情况,给出了专家意见.该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适应性、容错性和易实现性,提高了分析问题、推理及优化、远程诊断分析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智能化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提出评价指标与标准等级之间的四元联系度模型。采用梯形模糊数定量表示差异度不确定性系数连续变化过程,建立了集对分析与梯形模糊数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主观权重后,从属性效用值出发由熵权理论赋予客观权重,同时,由博弈论集结模型优化组合主客观权重,通过计算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加权联系数,确定水资源承载力的等级标准。耦合模型相对极大熵原理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灵敏度高,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流域水资源系统本身承载力大小以及偏离分级标准的程度。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思路清晰,过程直观,评价结果实效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线性加权和法的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评价因子,各因子间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将线性加权和法应用于大坝风险后果的综合评价,以江西5座水库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水库溃坝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及社会影响等因子的权重,通过后果严重系数确定大坝风险等级并对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若发生溃坝事件,5座水库大坝后果均十分严重,属特别重大事故,评价结果客观合理。研究表明,线性加权和法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大坝风险程度,具有概念清晰、过程直观、计算简单等特点,为大坝风险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坝安全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具有复合不确定性的复杂综合评价问题。充分考虑大坝安全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引入云模型理论确定模糊隶属度;针对AHP法未考虑到因素之间的影响,引入DEMATEL法优化指标权重;针对重力坝的特点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AHP-DEMATEL及云模型的重力坝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例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讲述了对混凝土大坝状态监测系统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包括底层传感器监测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存储单元设计,上层包括上位机监测系统的设计,并结合网络技术实现混凝土大坝状态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除了各模块功能进行了说明,还对对各模块间的连接和承接作用加以设计说明。本设计实现了功能较强的大坝状态远程监测信息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大坝整体结构、安全监测测点布置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展示功能,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坝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以甘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并围绕问题提出了可视化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思想,利用Revit、Dynamo、Civil3D等主流BIM软件建立了大坝主体结构及监测点的模型族库,集成了大坝及监测系统的三维可视化BIM模型.借用于BIMFACE平台轻量化技术、PHP脚本语言和MySQL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出基于B/S架构的甘再大坝安全可视化系统,实现了BIM模型的Web轻量化展示,可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在三维模型中直观查看大坝结构、监测仪器信息以及监测点时程曲线变化等内容.通过本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大坝运行期间安全监测的可视化管理水平,同时对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提出了现代化的建立方式与思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熵权法计算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权重,结合贝叶斯法计算了珊溪水库库区及其入库支流20个监测站位所处各水质等级的后验概率,以熵权后验概率和评价各监测站位地表水环境质量。与单因子法相比,熵权贝叶斯法更贴近实际水质状况。研究结果显示:监测站位水质优良,均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以上;珊溪大坝水质最优,黄坦坑水质较差、污染相对较重。提出了熵权贝叶斯法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融合柴油机热工、油液及振动三大类信息,采用自适应谐振理论(ART)和BP网络等相结合的决策级融合技术,建立了一套具有数据融合、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能力的柴油机综合监测系统,解决多源信息融合和多类故障诊断的问题,并以12PA6V-280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作过程仿真及故障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