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采伐、造材、木材加工生产中剩余物(简称三剩)的数量是惊人的,就以我国每年采伐木材5千万立方米进行估算,每年约有采伐、造材剩余物1千多万立方米;若以采伐木材数量的一半进锯加工,则每年加工剩余物约有5百万立方米。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改进采伐、造材、木材加工工艺、设  相似文献   

2.
行业内外     
“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目标确定“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具体目标为:“十五”期间,全国新增制浆生产能力280万t,(其中木浆生产能力210万t,竹浆生产能力70万t),造纸生产能力330万t,造纸林基地200万hm2(其中木材基地176万hm2,竹材基地24万hm2)。木浆新增能力180万t,竹浆60万t,纸及纸板300万t,基地可产木材1000万m3、竹材400万t,实现造纸工业用材由靠商品材供应向造纸林基地供应逐步过渡。2005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预测总量为5000万t,木浆比重要达到25%。其中国产木浆比重达到10%,产量达380万t,要增加木浆产量180万t,相应木材需求量为190…  相似文献   

3.
天全县毛岗子林区的柳杉人工商品林,栽植时密度偏大,郁闭至今还未进行过抚育间伐,平均郁闭度在0.9以上。为了改变林分的生长状况,减轻林木的密度制约,提高木材的质量,现按不得低于总面积的3%,以随机抽查带状标准地的方式,调查单位面积林木的株数,以及胸径和树高等因子,确定抚育间伐的采伐量、采伐强度等技术指标,计算林木的出材量,制定抚育间伐设计方案,并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抚育间伐也叫间伐,是科学经营森林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抚育为主、采伐为辅的森林经营措施.它产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既可提高森林质量和抗灾害能力,稳定发挥生态效能,又能提高林木的质量和出材率.在林木培育期间,它还可定期取得间伐材. 一般在集约经营的林分中,抚育间伐所得的木材数量可占主伐材积的50%以上,在我区这个比例远远低于50%.目前,我区开展森林抚育间伐的主体大多是国有林场,一般种植户不主动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5.
来舟林场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地调整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缩短成材期,改善森林卫生状况,提高林木的质量,增强林分的抗逆性,且可获得间伐材,提前获得经济收益。根据苏联的研究,抚育间伐可以使松类林的有效生长量(不计采伐木及枯死木的生长量)提高33%,又如南京林业大学在我省洋口林场的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试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按照《森林法》“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的规定,制定的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对此,现就在年采伐限额下,如何确定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产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年采伐限额概况及特点全省林木的年采伐限额,包括的林种有用材林主伐,中幼林抚育间伐,防护林的更新择伐,低产林改造,散生林木采伐,这是为了全面而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全省共计年采伐限额蓄积量1630万立方米,出材量787万立方米.表现出的特点:年采伐限额随森林分布  相似文献   

7.
利用林区抚育间伐材、短小材、采伐的枝丫尾梢、伐蔸及加工剩余物开展木材综合利用,生产刨花板、纤维板,对缓解木材供应紧缺,节约森林资源是行之有效的。世界刨花板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产量仅为1.85万立方米,到1987年已达5000万立方米,产量最高的美国和西德,到1987年分别是760万立方米。我国纤维板生产始于50年代,目前年产量87.4万立方米。据有关部门估计到  相似文献   

8.
间伐,即抚育采伐,又称抚育间伐。间伐的目的是要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分定期而重复地砍去部分林木,为留存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留存林木生长发育,并使采伐木得到利用。这就是说,间伐具有双重意义:培育林木与利用中、小径木和薪材。既然间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生长好,形质好的主伐木(终伐木),为此,间伐就必须遵循“三砍三留”的选木基本原则,即砍劣留优,砍密留稀,砍小留大。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是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增产木材,减少采伐面积,节约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采伐剩余物中,占主要地位、可供利用的枝丫材,其产量依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及采伐方式而异。据测定,东北、内蒙林区采伐剩余物约占原木产量的14.4%,该地区每年约有360方立米枝丫可供利用,相当于年产30万立米原木的12个林业局木材产量的总和。但是,由于枝丫材的生产和利用水平十分低下,黑龙江省1984年的枝丫材产量仅占可供利用量的1/4。大部分被遗弃在采  相似文献   

10.
把小木片办成大产业赵晓琦(林业部林业产业司北京100714)木片是由森林采伐中的枝桠、梢头、造材截头、木材加工剩余物、抚育采伐的次小薪材和残次林改造的非规格材经加工生产而成的,可代替原木用作生产人造板和制浆造纸原料。一、发展木片生产的基本情况(一)木...  相似文献   

11.
制材是木材综合利用的重要基础和组成。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制材生产集中于提高锯材出材率,而忽略了占原木材积30%以上的制材剩余物的有效利用。为了缓解木材供需矛盾,制材业应在最大限度地提高锯材出材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制材剩余物的综合利用。一、制材剩余物的种类和数量现代制材生产中,由原木加工成锯材,其剩余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包括树皮、板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昌宁县林业局结合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和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规范木屑加工企业管理"的建议提案的办理,成立专门工作组深入调研后,集中约谈了县内各木屑加工企业业主,进一步强化了监管工作。全县共有木屑加工企业5家,主要以伐区商品材采伐剩余物、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采伐林木、森林抚育采伐林木、木材加工剩余物等为原料,加工木屑供应县内及周边部分硅厂作替代木炭还原材料。为切实  相似文献   

13.
桉树大径材培育是实现当前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林分密度直接影响林木胸径生长,间伐是调整林分密度最为常用的手段。本试验以6 a生不同种植密度桉树优良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行不同强度的一次性间伐后,12 a生林分生长、径级分布、大径材生长及木材收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试验林,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差异显著。其中,以1 100株·hm-2种植密度+30%~50%间伐强度处理,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以1 100~1 650株·hm-2种植密度未间伐时林分蓄积量最大;径级分布受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影响显著,大径级(≥28 cm)林木数量占比以低种植密度(1 100株·hm-2)+30%~50%强度间伐时较大,为82%~92%;间伐后林分保留株数与大径材蓄积量无关(R2=0.31),与林分中大径材蓄积量占比、大径材单株出材量、大径材出材率呈明显的负相关线性关系(R2=0.77~0.85);不同种...  相似文献   

14.
正林木采伐及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处置利用问题,一直是木材加工企业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堆积如山的木材加工剩余物不仅挤占了木材加工厂的空间,同时,也成为引发火灾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利用好全州橡胶木采伐、加工过程中的剩余物,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云南亚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先进的生物质气化技术和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状况为切实解决我国木材和木材产品的供需矛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林区的采伐、加工和造材的剩余物,大力生产木片,开展小材小料加工,发展人造板生产。”近年来,东北林区的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的利用有了进一步发展。如黑龙江、吉林两省一九八○年利用“三剩”生产了纤维板25.7万立方米,刨花板1.8万立方米,比一九七七年分别增加0.6倍和3.3倍;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间伐抚育强度下其林下凋落物的现存量和持水量的变化情况。试验选取立地条件和成林状况基本一致的林分进行研究,设置弱度、中度、强度3种不同程度的间伐抚育强度与未间伐抚育林分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伐后林分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未伐(6.747t/hm2)弱度(6.209t/hm2)中度(5.121t/hm2)强度(3.922t/hm2),各林分持水量表现为未伐弱度中度强度,依次是2.527t/hm2、2.218t/hm2、1.690t/hm2、1.251t/hm2,且均是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平均持水量与凋落物现存量表现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和不合理消耗,每年森林赤字近一亿米~3,用材林面积和木材蓄积量正大幅度下降。按目前消耗水平推算,到本世纪末,绝大多数森工企业将无成熟林可采,优质木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对制材、家具生产的剩余物,胶合板车间的木芯,速生丰产林,小径间伐材的利用已经成为木材加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不同培育目标,对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次生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蒙古栎林中度区林分平均胸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率最大。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林蓄积生长作用明显,抚育间伐能提高蒙古栎林分蓄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率和林分收获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效果最好。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蒙古栎林分小径木蓄积比例逐渐减少,中、大径材蓄积比例逐渐增大(弱度间伐除外);抚育间伐能有效的减少林木枯损量,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生长。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可培育小径材,既林分径阶为14cm,林木保留密度以972株/hm~2左右为宜。若想培育中、大径材,可加大间伐强度,极强度间伐效果最好,既林分径阶为18cm,林木保留密度以67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苏联森林抚育伐始于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当时,抚育伐材在木材产量中比重很小。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平均年抚育伐面积达170多万公颂,生产木材1,600多万立方米。进入六十年代,年抚育伐面积增加到312万多公顷,木材产量增加到2,705万立方米。近年来,苏联每年抚育伐材大约为4,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苏联同期木材产量的10%左右,但集中于集约经营的林区,乌拉尔地区(欧洲部分)的抚育伐材甚至高达3,470多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抚育伐材产量的85.9%。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的间伐强度和具体的抚育措施,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林木生长的指标胸径和蓄积量均呈上升后平缓的趋势;平均胸径的生长量变化依次为,间伐强度40%>间伐强度60%>间伐强度20%>间伐强度0;平均蓄积量的生长量变化依次为,间伐强度60%>间伐强度40%>间伐强度20%>间伐强度0。通过综合分析抚育的效果,保留蓄积为90~145m3/hm2(间伐强度40%~60%)的样地内抚育效果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