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5,8(2):27-33
通过分析沙棘油与常见植物油在理化指标及生化成分上的区别,继而讨论了利于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沙棘果汁油与沙棘种子油的鉴别,提出了对混有月桂酸类油脂,棕榈酸类油脂、油酸及亚油酸类油脂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沙棘属植物的系统分类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廉永善  陈学林 《沙棘》1996,9(1):15-24
通过简述沙棘属的分类学历史,对其重要的作者及有关名称进行了讨论;描述了沙棘属的特征记要,建立了新的沙棘属内分类系统,其中涵盖了迄今为止已描述的沙棘属的全部种类作者所发现的新类群;提供了一人上系统实用的分种检索表;在对全国各等级分类群的鉴别特征、分布、生境和模式产地等记述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有关沙棘属分类和进化应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忻耀年 《沙棘》1994,7(4):28-33
通过对比分析沙棘籽油、沙棘果肉油、一般植物油、动物脂的脂肪酸组成,V—E、甾醇含量组成及其变化,可对沙棘油掺伪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沙棘是雌雄异株树种。为了提高沙棘浆果产量,抚育改造好成林,使雌雄株比例适当;为了采集穗条进行无性繁殖以及开展沙棘生物学特性研究,均需进行雌雄株鉴别。从外观上鉴别沙棘雌雄株,必须在生殖期内进行,而且要经过细致观察才能找出其细微差别。根据我们观察并参考国内外资料,现将中国沙棘(亚种)雌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一) 生长期外观鉴别雄株:①雌雄混生的沙棘林中,一般雄株高大、直立、生长旺盛,叶色浓绿,枝叶繁茂。②2—3年生枝上宿存有黑灰色短簇0.5—1厘米长花序梗。  相似文献   

5.
忻耀年  李永海 《沙棘》1997,10(2):26-30
借助高压液相色谱仪对沙棘油的甘三酯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油的HPLC结构图谱与其它植物油有明显差异,该法可用作沙棘油的掺伪鉴别。  相似文献   

6.
沙棘黄酮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玛莉  李培毅  王岳 《沙棘》2003,16(3):31-32
为控制沙棘黄酮质量建立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在硅GF254薄层板上展开,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检出沙棘黄酮所含主要化合物槲皮素、异鼠李素。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沙棘黄酮方法简便,特异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沙棘黄酮质量的鉴别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借助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对沙棘油的甘三酯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油的HPLC结构图谱与其它植物油有明显差异,该法可用作沙棘油的掺伪鉴别。  相似文献   

8.
沙棘油质量控制及品质评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加工工艺及品种沙棘油的组份含量分析,指出加工工艺及沙棘品种不同会对油中V-E、甾醇等脂溶性类脂物含量产生影响.同时还就沙棘油精制前后的成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沙棘油精制的重要性.最后就沙棘油的品质评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陈孝达 《沙棘》2007,20(2):33-45
1.沙棘的病虫种类及危害性?   沙棘病虫害种类较多,其病害主要有沙棘腐朽病、沙棘烂皮病、沙棘干枯病、沙棘叶斑病、沙棘缩叶病、沙棘猝倒病、菟丝子等;沙棘虫害有沙棘象、沙棘实蝇、沙柳木蠹蛾、柳干木蠹蛾、红缘天牛、栎黄枯叶蛾、黄褐天幕毛虫、沙棘巢蛾、舞毒蛾、沙枣尺蛾、兰目天蛾、沙棘木虱、华北蝼蛄、黑绒鳃金龟等.……  相似文献   

10.
沙棘果综合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帆  杜宣利 《沙棘》1999,12(1):37-40
对沙棘的综合开发和每一种产品的深度开发进行了综述.根据目前的市场和我国现有技术水平,提出沙棘开发是沙棘种植和沙棘加工企业的发展方向.对沙棘在沙棘汁、沙棘黄酮、沙棘粉末油脂、沙棘β-胡萝卜素、沙棘粕等方面的深度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沙棘的生态特征,从采种、育苗、整地、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沙棘的育苗及造林技术,以期为沙棘的广泛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苏沙棘面积约为20万公顷.其中人工沙棘园面积5000多公顷,可年产沙棘果1亿公斤. 沙棘在苏联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全苏有30个科研机关、高等学校和工矿企业的实验室从事沙棘及沙棘油的研究工作.全苏国家林业勘察设计院.乌拉尔林学院、林研所等单位也积  相似文献   

13.
《沙棘》1994,7(1):11-12
1 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研究的进展山西省是全国天然沙棘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1985年,钱正英同志对山西省方山县沙棘资源及加工利用情况进行考察后,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山西省于同年12月成立了沙棘开发领导机构,按照“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靠科研开发沙棘商品价值”,“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总体开发方针,制定了全省沙棘开发规划.在抓沙棘加工利用的同时,1986年举办了全省沙棘种植培训班,要求各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大力种植沙棘,同时水利厅从水土保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西省是中国沙棘资源大省之一,笔者从沙棘栽培面积、资源品种、海拔分布及结果情况简要介绍了山西省沙棘资源的概况;从沙棘产业、沙棘的初加工、生态农业、调整农村的产业机构、沙棘饲料业等方面分析了沙棘品种改良及利用前景;最后论述了沙棘产品的现状、沙棘产业研发情况、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随着辽宁省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及水利部沙棘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辽宁沙棘开发利用工作在资源建设、生产加工、科研推广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发展.1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省委省政府对沙棘开发利用工作十分重视.原省委书记戴书理同志1993年10月到辽西视察之后,又听取了省水保办主管沙棘同志的汇报,给几位省长写了《关于开发沙棘产业的几点意见》的送阅件,省长闻世震、常务副省长肖作福同志都作了重要批示.因此,在精简机构、减编裁员的情况下,1994年8月,省编委正式下达文件,批准成立了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为隶属于省水利厅领导的县处级事业单位.该中心主要职责是承办水利部和省水利厅交办的有关业务;负责全省沙棘资源建设、开发的组织协调和规划工作;做好开发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等沙棘系列产品工作;负责全省沙棘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等.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的成立,为统一协调全省沙棘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目前,该中心正在积极组织调进各方面专业人才,努力为沙棘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服务.有沙棘资源的市、县也相应的建立了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人员.辽宁省沙棘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工作已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2 沙  相似文献   

16.
《沙棘》1999,(1)
1998年12月13~19日,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UNDP项目办公室主办的沙棘资源开发技术培训班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黄河上中游6省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从事沙棘工作的同志、沙棘资源建设重点县的技术骨干及我局所属晋陕蒙监督局、西峰、绥德水保试验站的沙棘科技人员,共计32人参加了培训.授课的教师有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工于倬德,《沙棘》杂志副主编解柱华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沙棘情报研究工作的山西省农科院情报研究所的武福亨研究员,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治理处副处长薛顺康高级工程师等.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温秀凤高级工程师应邀到会指导,我局UNDP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牛玉国副局长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7.
关于沙棘医药研究与开发几个问题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铭渔 《沙棘》1995,8(4):36-37
近10年来(1985.11~1995.5)沙棘的医药研究与开发,从文献查找到实验研究、从国外引进到临床试用,已走过了一条艰苦的道路,如今已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10年的努力,使沙棘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了今后10年更好的发展,现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1 关于沙棘医用研究的方向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医用记载最早的国家,1977年沙棘被正式列入中国药典.沙棘油含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抗肿瘤、抗衰老、抗炎、抗溃疡、抗辐射损伤等方面均具明显的药理效应.近10年来,沙棘在医药保健产品方面的开发,已有很大的进展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表明沙棘是一种发展前途广阔的中药材.关于这10年来,在医药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我曾在“沙棘的医药研究和开发”(《沙棘》1994年第7卷第1期综述)中,论述了沙棘医用的源流、沙棘有效成份的研究与开发.沙棘的药理研究与开发、沙棘的医药保健产品系列开发,根据药理研究所发现的苗头,总结出从以下5个方面去研究,(1)沙棘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与开发;(2)沙棘对免疫系统的药理研究与开发;(3)沙棘抗肿瘤的药理研究与辅助抗癌药物的开发;(4)沙棘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与开发;(5)沙棘抗炎、抗溃疡、抗辐射损伤及其它作用的药理研究与开发.这几个方面,均是深  相似文献   

18.
沙棘属(Hippophae Linn)我国共有四种,五亚种。其中以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 Rousi)、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n et T.N.He)分布较广,价值较大。沙棘属植物为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的重要水土保持树种。果实及种子富含维生素C、A、P 及多种矿质营养,可制作高级饮料其它食品,目前各地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沙棘》1994,7(1):4-5
1 沙棘资源建设自1985年钱正英同志提出:“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以后,陕西省对沙棘资源的建设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沙棘资源普查、良种选育、丰产林及防护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工作.在全省适生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风沙区大力发展人工沙棘林,截止1992年底,陕西省7年共营造人工沙棘林71.98万亩,累计达到130.53万亩,加上原有的天然资源总面积达323.93万亩,为陕西分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宁夏自治区共有沙棘资源1.3万hm~2左右,其中天然沙棘 0.67万hm~2,人工种植沙棘0.67万hm~2,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区及固原地区各县,中宁、盐池两县也有分布.宁夏沙棘多呈片状分布在降雨量400mm,海拔1100m~2100m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阳坡或半阳坡及沟谷、河道两岸,阴坡分布较少.沙棘树高一般为lm~3m,覆盖度在40%~50%,雌雄比例较低,一般为4:6.全区可利用沙棘面积较少,只有0.73万hm~~2,占总面积的60%.经科研人员测算,宁夏沙棘每公顷果实产量为115.5kg~1053kg,平均鲜果百粒重为136.5g,干重25.8g,每公顷平均产叶量760.5kg.近年来,宁夏自治区采用本地沙棘品种,结合流域治理和沙棘示范县的建设在宁夏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沙棘造林,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有限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