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后移栽棉生产上通常在3月底、4月初播种,由于播种过早,气温偏低,棉苗生长缓慢,加之床内温度较高,易出现高脚苗。此外,早春播种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棉苗病死严重。本试验适当推迟麦后移栽棉育苗的播种时期,利用高温快速育苗,并辅之以生长调节剂浸种,达到既提高棉苗素质  相似文献   

2.
我场常年种7万亩棉花。1978年以前棉苗出土就开始打药治蚜,尽管如此,还是造成蚜害及蚜虫引起的茎枯病死苗等。1978年起搞蚜虫的综合防治,在蚜虫的危害期,常年不用或少用农药治蚜。采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验交流     
一、破除土壳棉田于播种后遇雨,使地表土壤结成硬壳。若不及时破除,则可使表土迅速干涸;形成土壤内通气不良,湿度大、地温低;不利于棉种及棉苗的生长发育,而有利于病菌的发生,侵害棉种及幼嫰棉苗的根茎;以致发生烂种或病苗和死苗,造成棉田严重的缺苗,重者以致棉田废弃;即因受病而未死者,生长发育均缓慢,棉苗瘦弱,形成三类苗,致使减产。因此,迅速破除雨后所结成  相似文献   

4.
高巧+Moncerent种衣剂防治棉花苗蚜与苗病研究简报①胡文生范学孔河南省安阳县植保植检站455000棉花苗蚜、苗病为棉花生长前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影响棉花全苗、早发的重要因素。为探讨一种简便、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1996年选择了地膜棉、露地棉...  相似文献   

5.
棉苗素质除了受棉籽的种性种质、苗期营养、苗期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外,种肥和药剂拌种对棉苗素质也有很大影响。我们试验表明,氯化钾拌种,子叶期棉苗增高26.3%,子叶增大18.3%,苗病病情指数减少18.9%,苗期枯萎病发生减少6.8%,棉苗素质明显增强,保苗作用十分显著,且能增加单铃重0.11g。提高单产4.2%。种衣剂拌种,子叶期棉苗增高15.1%,苗病减少9.2%,单铃重增加.2g;防苗病效果较好。两者有待于广大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移栽后由于棉苗自身素质、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常会出现僵苗迟发或僵苗不发现象 ,严重影响棉苗生长及最终产量。现将几种僵苗类型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1冷害型主要发生在寒潮期间移栽的棉苗 ,一般连片发生 ,棉苗青黑色、生长点下陷 ,子叶脱落 ,属突发性生理症状。待冷空气过后 ,才能逐步恢复生长。俗称“伤风苗”。预防措施 :1 )注意天气预报 ,杜绝低温阴雨天移栽 ;2 )采用地膜覆盖移栽 ,提高地温 ;3)深沟抬田 ,防水降渍 ;4)未覆膜移栽棉田栽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5 )对受僵棉苗可适当喷施叶面肥促其生长。2肥害型俗称…  相似文献   

7.
雹灾是一种突发性、局地性很强的灾害性天气,进入80年代以来,我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雹灾发生,对棉花生产威胁较大。近几年来,我们对雹灾棉的生育规律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一些雹灾棉的田间管理技术,积累了抗灾夺丰收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认真搞好种子处理和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药剂保护是防治棉花烂根死苗的有效措施。棉苗病害种类很多,但初步可分为二大类,一是根病类,常造成棉苗大量病死,甚至翻耕重播;二是叶病类,一般不致引起死苗,但常造成棉花迟发。因此,对棉苗病害的药剂保护,亦应有两个相应的内容,一是予防地下部的根病类,二是予防地上部的叶病类。防治根病类,叶面喷雾没有效果。采用2000倍的“402”抗菌剂,每亩用稀释液100斤,加尿素1斤灌蔸效果好,成本低,速度快。据几年观察,防治根病效果显著,远优于过去已有的方法。防治叶病类,可用波尔多液进行叶面喷雾,但  相似文献   

9.
棉花种子素质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能否一播全苗,而且直接影响棉苗长势的强弱。近年来,不少地方由于棉花迟发迟熟和灾害性天气的影响,种子成熟不佳,加之选种留种不甚得法,以致棉种素质出现下降趋势。我们对上海市郊区两个当家品种的部分供种  相似文献   

10.
棉花无土旱育苗技术--带拮抗菌和带基质移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棉花无土育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裸苗移栽的无土旱育苗技术,在生产上又有使用育苗盘与不使用育苗盘之分,但基本原理均是在育苗时使棉苗下胚轴木质化,移栽后靠木质化的下胚轴使棉苗挺立。由于在下胚轴木质化的同时根部也基本木质化,棉苗移栽后需长出新根才能使其继续生长,所以缓苗期较长,并且由于各棉株缓苗期长短不一,导致整体长势不平衡,大小苗现象比较严重;另一种是带基质移栽的水育苗技术,棉苗移栽后主要依靠基质内的水分使其挺立,但也存在成本较高,棉苗易旺长、虚长,移栽后成活率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1999年、2005年桃江县一季晚稻发生了青枯死苗。调查表明,青枯死苗与气候条件、品种(组合)的抗逆性、气温骤变时所处的生育阶段、栽培管理措施、田型地貌等因素有关。提出了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组合)、健身栽培、灌水护苗、追施叶面肥等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临清市大面积引种转基因Bt棉以来,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棉田施药次数下降60%~80%,天敌数量大增,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棉小灰象甲等棉花害虫发生逐年加重。由于近年6-8月份阴雨较多,棉花苗病、枯黄萎病等发生较重,形成了棉田病虫发生的新特点,棉盲蝽、烟粉虱与棉苗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明显发生重,其它病虫较轻。1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因为6-8月份多雨,棉蚜、红蜘蛛发生轻,因为多数Bt棉品种对棉铃虫有高抗性,棉农在此期间未用药,减少用药次数,这使以前得到兼治的棉盲蝽发生加重。自5月份开始,棉盲蝽转移到棉…  相似文献   

13.
棉苗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是引起土传病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我国棉区发生普遍,寄主范围甚广。我国对R.solani引起的棉苗立枯病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我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普遍,最常见的棉花炭疽病和立枯病是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棉花苗床栽培中,由于水、肥、热等条件适宜,容易形成高脚苗,降低棉苗素质。为此,笔者于1989年进行本项试  相似文献   

15.
敌克松防治棉苗立枯病效果好棉苗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俗称烂根、黑根、腰折病等。此病在大部分棉区均有发生,而且较为严重,特别是低温多雨的天气,常造成烂种,烂叶和死苗,一不少地区常因立枯病发生进行补种、移苗,造成全因棉花生长不平衡。影响了产量,甚至...  相似文献   

16.
棉蓟马在新疆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蓟马在新疆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孔祥伟,黄丽叶,李家胜,万慧,赵富强新疆奎屯农科所833200棉蓟马是棉苗早期害虫,主要为害棉苗生长点及幼嫩组织,为害重棉田受害率可达60%~80%,子叶期生长点受害易成为无头棉,真叶期生长点受害易形成多头棉,...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棉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棉区分布很广,已发现的棉苗病害有20余种,北方棉区危害最严重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90%。尤其在多雨、阴湿、低温或冷暖气候剧烈反复时最易发生,且往往是混合并发,成灾较多。轻的引起僵苗、病苗,重的导致烂芽、烂根,叶枯茎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死亡。苗期主要害虫是蚜虫,造成棉苗皱缩、卷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棉苗枯死。棉花苗期病虫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棉田高产。种子包衣技术是提高种子质量,预防和防治病虫害的一项先进技术,也是促进种子产业化和标准化、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B t棉的大面积推广,覆膜面积迅速扩大,播种期提前,临清市近几年棉苗病害表现发生偏重,影响了棉花壮苗早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苗病类型及症状临清市棉田发生的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3种类型。立枯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幼茎基部产生褐斑,后扩大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周,病部缢缩,棉苗枯死;子叶开始时产生不规则斑点,后破裂成穿孔。炭疽病可造成烂芽;茎基部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然后扩大为棱形病斑,重者幼苗枯死,子叶病斑多呈半圆形,边缘红褐色。红腐病也可造成烂芽;出土棉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变黄,逐渐扩至全根,…  相似文献   

19.
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等的发生危害,是影响我省棉花一播全苗、早搭丰产架的主要矛盾。常年因这两种病害造成的死苗率为10%左右,若遇上久雨低温,部分棉地高达50%以上。为了控制苗病的发生,减少其危害损失,我们对种衣剂1号、粉锈宁等新农  相似文献   

20.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豫东南棉苗立枯病的初侵染源、田间类型、流行的时间动态,探明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与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灌水及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种子处理、高垄地膜栽培、合理灌水为主,抗病品种与杀菌剂相结合为辅的综防配套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棉苗立枯病的危害,大面积应用防效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