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自汗症又称盗汗症,一种是老龄、犊牛、瘦弱及产后的母牛多发;另一种是膘情良好的奶牛,早春或晚秋气温多变时发病。患牛得病后脊、腰、双肋大量出汗,心率加速,呼吸急迫。有的体温偏高、鼻流清涕、鼻鸣、头低耳耷、行走如醉酒、不喜饮水。如不及时治疗,奶牛容易发生死亡。中药疗法有:  相似文献   

2.
产后瘫痪是奶牛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是母牛在分娩后产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在临床上本病主要表现为:产后3天内发病,病牛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头向后侧卧,多呈"S"型,精神沉郁,知觉丧失,食欲废绝,体温降至35℃左右.此病冬季发病多于夏季,春季多于秋季,冬季牛舍阴湿寒冷,孕牛缺乏运动,舍内卫生条件差,空气流通不畅,造成牛妊娠后期代谢紊乱,从而引发产后瘫瘘等症.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自汗症又称盗汗症,一般多发于老龄牛、犊牛、瘦弱牛及产后的母牛;此外,膘情良好的奶牛,季节变换气候多变时易发病。患牛得病后脊、腰、双肋大量出汗,心率加速,呼吸急迫。有的体温偏高、鼻流清涕、鼻鸣、头低耳搭、行走如酒醉、不喜饮水。如不及时治疗,奶牛容易发生致命危害。用中药治疗奶牛自汗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推荐的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为奶牛分娩后1~3天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病牛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精神抑制和昏迷.该病特点是产后3天内发病多,5胎以上的高产牛发病多.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疾病。笔者几年来共诊治23头奶牛,产奶量平均在30千克以上,最高达到45千克,治愈20头,死亡3头。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以知觉消失、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多产、产奶量高、青壮年的奶牛易发,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导致死亡.近几年,笔者对312例发病牛进行了诊断治疗,并对奶牛日常饲养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瘫痪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形成原因多种多样,病因复杂,从而给临床防治带来难度。一、发病原因大多数奶牛在产后3天内发病,5~10岁、产犊3~6胎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产后母牛发生瘫痪的原因,目前一致认为有以下3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和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易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发生在产后12~72小时,且发病率较高.患牛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养牛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胎衣不下为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发病牛子宫及其他部位感染,抵抗力降低,直接导致奶牛产后初次配种的天数延长及增加发生子宫炎的几率,甚至引起奶牛全身感染,产奶量大幅下降。发生胎衣不下的牛,其代谢性疾病、乳腺炎和以  相似文献   

10.
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病、产乳热等,是发生在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病在奶牛生产中发病率很高,多发于春秋季节,主要是成年乳牛,特别是产奶多和膘情好的奶牛,在产后12~72h发生,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一、科学饲养要想奶牛多产奶,必须按照奶牛生理变化和不同的生理阶段及产奶量进行科学饲养。泌乳初期:牛产后3天内身体较弱,消化道机能尚未恢复,每天除供给精料4千克,青贮10~15千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0月,邢台县某奶牛养殖场发生一例奶牛产后轻瘫合并胎衣不下病例,经诊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据询问畜主,该牛为头胎牛,生产时胎儿体型较大,曾出现难产症状,经人工助产后胎儿方产出,但胎衣却滞留不下,接诊时已是生产后的第二天。临床可见发病牛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无力,肌肉震颤,不能久立,卧地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感染子宫内膜炎概率很大,若不及时治疗会使母牛受孕率低、延长母牛繁殖周期,对奶牛生产影响极大。用百毒杀毒剂对奶牛产后感染进行子宫灌注,治疗了38头患病牛,其中有29头患牛用药一次即治愈,只有少数严重病例用药2-3次治愈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犬产后缺钙症是母犬产仔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多发于产后30天。患产后缺钙症的病犬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常易与犬脑炎、肺炎、中毒等病混淆,故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不同防治方法对集约化牛场中低血钙症的防治效果。在某集约化牛场随机选取分娩当天实验奶牛120头,将其分为分娩当天组(Ⅰ组)和围产后期组(Ⅱ组),其中Ⅰ组实验奶牛在分娩后立即给药;Ⅱ组实验奶牛分别在产后第1、3、5、7天给药。结果显示:5%CaCl_2和5%葡萄糖能够降低分娩当天病率40%,降低围产后期低血钙症的发生率40%,博威钙能分别降低40%和35%,两种药物均能有效的降低低血钙症的发生;静注给药每头牛每年净利润为303.41元,投喂给药方法为256.91元。两种防治方法均可有效的降低奶牛低血钙症的发生,并会给牛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静脉输注方法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临床诊断中,乳房炎患病率比较高,乳房炎是奶牛产后或产前的一种多发性常见病。临床乳房炎患牛具有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等症状,乳房的机能障  相似文献   

17.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较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九大因素。 1.品种 奶牛是家牛的一种。牛按用途又可分为乳用、肉用和兼用型。乳用型又有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娟姗牛、瑞士褐牛、爱尔夏牛、更赛牛等。由于奶牛不同品种,年产奶量均有较大的差异.少的只有500~600千克.多的可达20000千克以上。要想多产奶,应首选黑白花奶牛和荷斯坦牛。  相似文献   

18.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指奶牛夜间异常出汗,白天正常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象。“盗”有偷盗的意思,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即每当奶牛晚上入睡之时,汗液像盗贼一样偷偷的流出来。奶牛盗汗症常发生于犊牛、老龄、瘦弱及产后的母牛。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时,膘情良好的母牛,甚至孕牛也可能发生本病。孕牛盗汗症很少报道,笔者在服务奶牛的过程中,碰到3例孕牛,发生盗汗,都进行了西药、中药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1月29日,奎屯市室外温度-22℃。1头7岁龄自养黑白花奶牛,体重约500千克,足月顺产下1头母犊。在寒湿污浊的大通道圈内,于产后第2天,由于挣脱缰绳,偷饮大量冰冷水后,突然发病。二、发病症状患牛鼻镜湿润,呼吸喘粗,心音低钝,  相似文献   

20.
奶牛生产瘫痪又叫产后瘫痪、产后麻痹,也称乳热症。本文分析了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提出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有效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