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封山育林生态效益体现在能快速恢复森林植被,保存生物多样性,减轻森林病虫的发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净化水质等多因素的综合;还能提供用材、薪材、林副产品。我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树种繁多,森林植被丰富,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营林方  相似文献   

2.
封山育林的培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俊 《安徽林业》2009,(6):50-50
封山育林生态效益体现在能快速恢复森林植被,保存生物多样性,减轻森林病虫的发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净化水质等多因素的综合;还能提供用材、薪材、林副产品.我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树种繁多,森林植被丰富,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营林方式,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投资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永丰县森林的实际情况,对境内部分疏林进行封山育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封山育林后,林内的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分结构得到改善,林地保护土壤、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增强,是一种较好的生态植被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研究了人工造林更新和封山育林天然更新两模式的效益,结果表明:封山育林的生态经济效应明显优于人工造林更新的;体现在(1)生物多样性大;(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强;(3)投入资金量少产出量大;(4)抗不良因素能力强等优点。所以封山育林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协调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5.
封山育林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优点。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使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林分质量提高。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龙首山林区通过对具备封育条件的荒山荒地实施了封育,有效地加快了林区植被恢复速度。实践表明,封山育林对治理山丹县北部荒漠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农牧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林区封山育林生态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良 《甘肃林业科技》2005,30(1):62-63,61
白龙江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坚持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与培育后续资源并重,坚持封山育林,扩大了森林资源,为多物种生存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保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维持了森林的稳定性。使珍稀物种得到恢复,个体和种数明显增加。环境得到改善,地力得到恢复。封山育林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  相似文献   

7.
用近自然林业方法,在天然次生林中进行中低产林改造,能促进改善森林结构、调整树种组成、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植物基因库、提高土壤肥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公益林作为以发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的森林,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辽宁省是一个少林省份,保护和建设好国家级公益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系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省森林植被稀疏,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好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目前我省林业自然保护区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类型齐全,功能相对完备,不仅在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沙尘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持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林业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目前,我省林业系统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9处,总面积874.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5%。  相似文献   

10.
生态公益林是近年来新兴的森林种类,它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一个体现.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极其广泛.不仅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还有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卫生保健、旅游休憩的功能,保护和发展生态公益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1.
常绿阔叶林比较其他林种生态功能优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常绿阔叶林是建德市地带性植物群落,与其他林种相比,具有多种森林生态功能优势,就常绿阔叶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抗御森林病虫害,调节气候,增加林地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优势,比较其他林种,并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森林景观资源是琅琊山森林公园的重要依托,本文分析了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改善琅琊山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质量,恢复琅琊山森林公园原有的自然风貌,维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使琅琊山森林资源在满足旅游开发的同时,更有效地发挥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多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影响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森林涵养水源、防治土地沙漠化、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指出只有保护森林资源,恢复森林植被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和《自然资源(森林)资产评价技术规范》(LY/T 2735—2016)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和监测数据,对惠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定量评估,旨在摸清惠州市森林生态家底,为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分区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政府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惠州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为441.38亿元/a,按其服务功能价值大小排序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防止土壤侵蚀>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其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价值之和占总价值的77.65%,是惠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生兴 《中国林业》2009,(11):27-27
1975年以来,甘肃省天祝县祁连林场(保护站)采取了一系列封山育林措施,使森林资源得到了一定恢复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森林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现如今,林场所辖林区的水源涵养林已经成为整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西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效能,被誉为河西人民的“绿色保姆”,在河西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 50年代初我国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以来 ,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但对这项重要绿化措施的科学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特别是封山育林对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缺乏深入研究。为此 ,在回顾我国封山育林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我们在山东省山丘地区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蓄水保土效益的研究成果 ,试图阐明封山育林恢复森林植被的途径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以期为推动我省封山育林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1 封山育林的历史发展过程封山育林是我国劳动人民培育森林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体现城市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城市林业已成为新世纪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价值,从原始次生林所处自然环境的自然性、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稀有性、动植物及遗传基因丰富度、森林和沟谷溪流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沟谷和岩溶地貌等所处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等自然生态质量、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森林的固碳和释氧、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其生态效益现值478 571.5万元,必须加强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20.
对天台县里石门水库8a封山育林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封山育林,使森林植被得到保护,林种结构发生变化,使森林复盖率从63.0%提高到93.6%;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比,其总投资远远低于人工造林(它们之间约为1∶73),库区封山育林,还能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提高库区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