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又名观音苋、红番苋,俗称红菜、紫背菜、红背菜、血皮菜等,属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常绿草本植物,集菜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半栽培种。“紫背天葵”分布于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适应性广,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栽培容易,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嫩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具有特殊风味,可凉拌、做馅、蛋炒、糖醋淹渍及做  相似文献   

2.
紫背菜(观音苋)(Gymura bicolor DC.)是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上海地区无野生分布,是近年来作为稀有蔬菜引进种植的新种类,全草具有清热消肿,凉血止血的作用,也是我国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是毛莨科天葵属多年生小草本植物,有人误称为“紫背天葵”,上海地区分布,因天葵原植物含小毒,不能作为蔬菜食用,仅供药用,紫背天葵(begonia fimristipulata Hance)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凉血止咳,散瘀消肿的功效,尚未有人工栽培,由于三者的叶片背面均呈紫红色,故极少数地区将三者均混称为“紫背天葵”。所以对该三种植物必须加以区别,不能相互混称,更不能相互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3.
紫背菜又名观音菜、紫背天葵、两色三七草、当归菜、木耳菜等,学名Gynura bicoloi DC。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各地如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均有栽培。紫背菜矿质营养较为丰富,微量元素的钙、锰、铁、锌、铜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特别是紫背菜  相似文献   

4.
紫背天葵属菊科三七草属植物,又名紫背菜、红凤菜、血皮菜、观音菜等,为常绿的多年生草本蔬菜。其植株全年可采食,鲜用或晒干均可。紫背天葵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抗病虫害能力强,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耐旱、耐瘠,但忌积水,适应性广,是春淡、秋淡的特色蔬菜补充品种。  相似文献   

5.
紫背天葵又名两色三七草、紫背菜、红背菜、红菜、观音菜、红风菜、红番苋、红毛番、叶下红、红玉菜、血皮菜、当归菜、木耳菜等,以嫩梢和幼叶供食用。它是集菜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半栽培种,茎紫红、叶背紫、花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紫背天葵原产我国南部地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台湾、浙江等均有栽培。近年来引入华北、东北等地。  相似文献   

6.
紫背天葵别名红背菜、观音菜、血皮菜、天青地红、双色三七草和地黄菜等,属菊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7.
1生态学特性 紫背天葵(Gymura bicolor DC.)别名血皮菜、观音菜、红风菜、紫背菜、红背菜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耐高温多雨,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耐阴、耐旱、耐贫瘠,但不耐寒,10℃以下生长不良,遇霜冻凋萎,在南方周年可以露地生产,北方只能在无霜期进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紫背天葵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背天蔡,别名两色三七草、红背菜、叶下红、当归菜、观音菜等,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以嫩茎叶为蔬菜食用的半栽培种。原产我国的四川、台湾等南部地区。现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紫背天葵嫩茎叶富含钙、铁、锰等元素。营养价值较高。紫背天葵口感好,食用方便。其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可凉拌、做馅或做涮锅。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又名三七草、红背菜、观音苋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南部地区,北方极为零星。以嫩梢和幼叶供食用,既可炒食,也可凉拌、作汤,其风味独特,清香嫩脆。经我站种植,表现适应性强,抗病虫,采摘期长,产量高,每亩产量达2000k,经济效益较可观。  相似文献   

10.
<正> 紫背天葵又名两色三七草、紫背菜、观音菜、当归菜等,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常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人们常以嫩梢和幼叶食用,营养丰富,尤其是具有延长人体内维生素C功效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能力,对抵御肿瘤有一定效果。紫背天葵还富含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补血良  相似文献   

11.
特色蔬菜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菜、观音苋、红背菜、两色三七草、玉枇杷、叶下红,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植物。紫背天葵营养丰富,品质柔嫩,风味独特,含有较为全面的营养成分,除一般蔬菜所具有的营养物质外,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及铁、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近年来人工种植的紫背天葵上市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2.
特色蔬菜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菜、观音苋、红背菜、两色三七草、玉枇杷、叶下红,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植物。紫背天葵营养丰富,品质柔嫩,风味独特,含有较为全面的营养成分,除一般蔬菜所具有的营养物质外,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及铁、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近年来人工种植的紫背天葵上市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3.
紫背天葵(Gymura bicolor DC. )又叫两色三七草、紫背菜、观音菜,血皮菜等,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栽培较少.以嫩梢和嫩叶供食,可凉拌、做汤、炒食,具特殊香味,脆嫩爽口,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生长中尚未发现病虫害,故属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4.
紫背天葵 (GymurabiclorDc .)又名紫背菜、观音菜、血皮菜 ,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梢和嫩叶供食 ,可凉拌、做汤、炒食 ,具特殊香味 ,脆嫩爽口 ,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 ,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生长过程尚未发现病虫害 ,故又属无公害、优质蔬菜。据  相似文献   

15.
紫背天葵,又名血皮莱、观音苋、红背菜、两色三七草、玉枇杷、叶下红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常绿草本植物.紫背天葵营养丰富,品质柔嫩,风味独特,含有较为全面的营养成分,除一般蔬菜所具有的营养物质外,还富含黄酮凄化合物及铁、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为7.5毫克/每百克鲜食部分,是大白幕、萝卜和瓜类蔬菜含量...  相似文献   

16.
紫背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琦  刘明 《海南农业科技》2005,(3):21-21,17
紫背菜(Gynura bicolor D.C)别名红背菜、血皮菜等,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在广东、海南、福建、四川等地均有分布。食用部分为嫩叶和嫩梢。紫背菜可凉拌、炒食、作汤或火锅料,具特殊香味,脆嫩可口。近年来,经过蔬菜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推广,紫背菜正以其新鲜时令、营养保健功效等特色走红都市,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时令蔬菜,市场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7.
紫背菜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背菜是一种具有强身健体作用、很有前途的绿色保健蔬菜,其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基本上不受病虫为害,无农药污染。紫背菜矿质营养较为丰富,其嫩枝叶可做菜,质脆嫩,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介绍了紫背菜的特征特性,从选地、繁殖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等各个环节阐述了其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14,(1):32-34
<正>1.紫背天葵紫背天葵又叫紫背菜,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鲜嫩茎叶和嫩梢供菜用,富含钙、铁等,营养价值较高,有止血抗病毒等药用功效。为药膳同用植物,既可入药,又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在南方一些地区把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膳食,供产妇食用。紫背天葵因其茎叶紫红色,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盆栽摆放于餐厅或家庭居室,既可以采食,又可以绿化、美化环境,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9.
紫背天葵又名两色三七草、紫背菜、观音菜、当归菜等,为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草木植物,宿根常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人们常以嫩梢和幼叶食用,营养丰富,尤其是具有延长人体内维生素C功效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提高抗寄生虫抗病毒能力,对抵御肿瘤有一定效果.紫背天葵还富含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补血"良药",医学上常采用食疗的方法治疗气血两亏、支气管炎、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紫背天葵烹调方法很多,凉拌、做汤、清炒、涮火锅等均可,具有香味浓郁,嫩肥可口的特点.适合我国的食用习惯,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20.
紫背天葵别名血皮菜、观音菜、红风菜、紫背菜、红背菜等,属菊科三七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紫背天葵属药膳同用植物,根、叶均可入药,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及缺铁性贫血等病症的功效;其食用部分为嫩茎叶和嫩梢,富含铁、锰、钾元素,还富含药用成分黄酮甙,被誉为天然保健蔬菜,是集营养保健价值与特殊风味为一体的高档蔬菜。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更是把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良药,是产后妇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