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北柴胡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和不同试剂处理后山西陵川和甘肃礼县两地种植的的北柴胡种子的发芽情况。发现了北柴胡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两产地北柴胡的发芽率分别为52%和48%。经1.0mg/L的KMnO4处理后,两个产地的北柴胡发芽率均最高,分别为82%和75%;3%的H2O2处理效果次之;60℃温水处理对发芽率影响不大;100mg/LGA3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赤霉素处理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与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花龙葵种子发芽的临界温度为8.06 ℃,有效积温范围在82~123 ℃;出苗的临界温度为8.66 ℃,有效积温的范围在122~182 ℃;适宜的发芽和出苗的温度为18~22 ℃.赤霉素处理浓度在100~200 mg/L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平均发芽天数和出苗天数均缩短.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天门冬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以天门冬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抑菌处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对天门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间种子的发芽率差异显著,最佳发芽温度为20℃或25℃;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但适当的光照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不用抑菌剂消毒,用高压灭菌后的无菌水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纸是种子萌发的最佳发芽床。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温度、GA3、光照、pH处理,采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落新妇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99Lx发芽条件下,5℃、6 w处理的落新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5℃、2 w处理的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最高,发芽天数最短;5℃、4 w、0 mg/L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始发芽粒数最高;5℃、4 w、40%遮光率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5℃、4 w、pH7.8水溶液浸种的发芽势最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光照和覆土厚度对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恒温15℃、20℃、25℃、30℃不同处理下,温度对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15℃/20℃、20℃/25℃变温条件下百里香种子的萌发情况。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百里香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从15℃升高到25℃,百里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上升。15℃~25℃是百里香的最适发芽温度区间,20℃/25℃是最适发芽温度条件。在不同光照情况下,25℃是最适发芽温度,16h光照/8h黑暗是百里香种子发芽的最佳光照条件,昼夜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百里香种子萌发。覆土厚度不应超高0.5 cm。储藏1 a的百里香种子发芽率可达86%,种子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以期找出适于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其繁殖效率,更为进一步制定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发芽床类型和浸种温度对肋柱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上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肋柱花种子适宜发芽条件为浸种温度为40℃,砂上为种子发芽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不同药剂处理硬实种子条件下,对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 lindl)进行发芽试验.结果多叶羽扇豆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其发芽势计算应以前5 d发芽数为标准;其硬实种子采用浓硫酸处理2~5 min发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通过梯度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芽前处理、发芽床以及不同发芽温度等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及首末次计数时间.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适宜于纸上(TP)发芽;最适浸种温度为20℃,浸种时间为48h,发芽温度为20~25℃;首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7d,末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14d;光照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青绿苔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绿苔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得出其适宜温度为15℃/25℃的变温处理。青绿苔草种子为喜光种子,在光照条件下可极显著提高发芽指数;低浓度赤霉素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发芽指数,但高浓度赤霉素抑制发芽;浓硫酸处理30 s时,可极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层积处理150 d后,发芽指数为18.15,发芽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发芽床、温度对铜仁珍珠豆型花生发芽、活力、幼苗长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纸间发芽床处理花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种子活力最强;同时,在纸间发芽床上采用20、25、30℃3种不同的温度处理,结果显示30℃纸间发芽床最适宜铜仁珍珠花生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杜仲花粉的形态、萌发及贮藏特性,以期有效地开展杜仲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工作。【方法】以不同方式收集、不同含水率及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各种杜仲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法进行花粉萌发试验,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花粉萌发过程中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琼脂含量与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因素对杜仲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花粉含水率等因素对花粉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干燥的杜仲花粉粒呈长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卵形,极面观为三角形,极轴长32~38μm,赤道轴长20~22μm,远极面有3个复合萌发沟,在花粉萌发过程中只有一个萌发沟中生长的花粉管延伸;杜仲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100 g/L(新鲜花粉)或200 g/L(干燥贮藏花粉)蔗糖和5 g/L琼脂,于25℃下培养;贮藏期不同的杜仲花粉,其最佳萌发培养时间有差异;树体成熟花粉与室内水培花枝成熟花粉,在贮藏和萌发性方面无明显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杜仲花粉的生活力下降,含水率6%的花粉在4℃下的有效贮藏期限为6个月;4~-20℃的低温有利于杜仲花粉贮藏;杜仲花粉贮藏的适宜含水率为6%。【结论】杜仲花粉最适的贮藏温度是4~-20℃,含水率为6%左右,采集即将成熟花枝水培是获得杜仲花粉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桔梗种子的吸水特性及萌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温度、发芽床和试剂处理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寻求桔梗种子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25℃/15℃的变温处理利于桔梗种子萌发;桔梗种子以蛭石作为发芽床,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土壤、河砂和滤纸;100 mg·L-1GA3和200 mg·L-1PEG 6000处理能显著提高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低温对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以12个种源山桐子种子为材料,在5℃、10℃、12℃、15℃分别处理0 d、20 d、40 d、60 d,并在15/25℃条件下观测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种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增加了5.38%~35.41%,增幅为8.26%~114.18%;发芽势增加了7%~48.96%,增幅为37.49%~276.19%。不同种源最合适的低温处理温度和低温处理时间不同,最适低温处理温度大致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10℃的低温对大部分种源的休眠解除效果较好,20 d的低温处理即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在较高的温度下,过长时间的低温处理会抑制种子的萌发,15℃的低温处理会延长山桐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在低温处理60 d时,15℃的低温处理甚至导致了临安种源种子不发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骆驼蓬是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恢复重要的地被植物。采用不同温度热水浸泡种子和在不同发芽温度下处理种子的方法来研究驼驼蓬种子的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浸泡在30~40℃的水中2小时,可促进发芽,发芽较快,30℃时的发芽率最高;在温度20~25℃之间骆驼蓬种子发芽较快且发芽整齐,25℃的发芽势最强、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下青霉素对藏木香种子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结果发现,在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青霉素溶液浸种对藏木香种子发芽有显著的影响。在25℃下,用浓度为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种后藏木香种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5℃时,发芽率和发芽势等都显著下降,低于10℃时不能发芽;藏木香生产中,种子发芽温度应当控制在20~25℃,用300 mg/L的青霉素溶液浸种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指数。  相似文献   

16.
通过种子活力的测定、发芽温度和发芽床的筛选及不同药剂浸种处理,研究了903番茄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903番茄种子萌发的最佳发芽床为纸上,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3000mg/L和4000mg/L的硝酸钾对903番茄种子α-淀粉酶活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分别比对照组增强了2.77和3.54mg/(g·min),α-淀粉酶活性的增强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双氧水的浸泡处理对‘903番茄’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因素对落新妇种子室内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GA3、光照、pH处理对落新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99 lx条件下,5℃4周处理的落新妇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高;5℃2周处理的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最高,发芽天数最短;5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68.7%、65%和6.77;70%遮光率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始发芽粒数最高,发芽天数最短;pH5.5水溶液浸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始发芽粒数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找出适于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前期处理条件,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培养皿发芽法,通过选用不同的发芽床和浸种温度对蓝盆花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其对蓝盆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纸间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种子腐烂率最低,而砂间培养没有种子发芽且种子腐烂率最高;40℃浸种温度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最高,随着浸种温度升高,发芽率逐渐降低。[结论]蓝盆花种子发芽适宜的浸种温度为40℃,纸间为种子发芽的最适发芽床。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休眠期春菜种子的发芽率,分别采用低温预处理、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含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过氧化氢水溶液等处理刚收获的春菜种子,以打破种子休眠期。结果表明:4℃预先处理1d对提高休眠期的春菜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25℃适宜春菜种子发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种子的发芽;30mg·L-1 GA3处理能促进休眠期春菜种子发芽;2,4-D处理休眠期春菜种子,质量浓度低者促进发芽,高者抑制发芽;0.5%~2%H2O2浸泡2h对春菜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浸种温度及化学诱变剂对芝麻种子发芽的影响,在不同浸种温度下,研究了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对芝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浸种后,EMS处理时间超过4h或者EMS质量浓度大于10g/L时,3个芝麻品种均不能正常发芽,而25℃浸种后,10g/L EMS处理6h或15g/L EMS处理4h,3个品种仍能正常发芽。4℃和25℃浸种后,不同浓度NaN3处理下,3个品种均能正常发芽,但当6mmol/L NaN3处理12h时,4℃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均低于50.0%,而25℃下浸种,3个品种的发芽率最低为69.3%。相同(质量)浓度、相同处理时间下,4℃浸种能更好地发挥EMS和NaN3的诱变作用。不同芝麻品种对EMS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对NaN3的敏感性差异较小。从诱变育种创造有益变异角度,建议4℃浸种24h后,以5g/L EMS诱变处理8h或4mmol/L NaN3诱变处理1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