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景观中的生态性空间。本文选取邯郸市主城区典型的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邯郸市道路绿化覆盖率较高,实施了特色道路建设工程,同时也存在些问题:绿化树种单一,四季色彩单调,配置形式简单。基于评价结果提出邯郸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模式和改进意见,进而为邯郸市道路绿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太原市绿化达标的40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将居住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配套公建绿地4类,对居住区内植物种类、植物配置、植物空间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归纳了植物组成与主要节点植物空间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太原市居住区植物配置适宜性与景观效果评价体系,并对45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原市居住区绿地适用植物共有356种,绿地植物景观节点类型10类,绿地植物配置综合评价总体得分值较高,结合综合评价结果得出10种典型植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良和提升道路景观质量与舒适度,文章通过对广州市新港东路中央绿化带植物景观的调查,对相关道路绿化景观评价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应用层次分析法,选择10个对景观质量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对20种植物配置类型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新港东路中央绿化带植物景观质量整体较好,景观评价在Ⅰ级的有6种,在Ⅱ级的有5种,Ⅲ级的有6种,Ⅳ级的有3种。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新城区道路植物景观为例,对区域内138条主要道路进行调查,统计了绿化植物种类、应用频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的线性空间6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研究与评价,为新时期同类绿地植物配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杭州环城西路现场调查,研究其路侧绿地植物应用种类、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应用于环城西路路侧绿地的观赏类植物共计116种,物种丰富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结合植物不同的组合、搭配,总结归纳了路侧景观7种典型性植物配置模式,并且分析各种配置模式具体的设计手法及特征。最后讨论了新时期道路景观绿化的趋势,旨在为今后我国城市道路绿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市闵行体育公园植物景观进行调查,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BE)对公园内植物景观进行评价,选取出最佳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同时为该公园植物景观的提升提出建议,对今后华东地区的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分别从绿地区位、景观空间、道路系统、植物配置、服务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对沈阳市青年大街的三个街头绿地景观与游人行为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使用状况评价(POE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注重人性化设计、丰富植物配置、健全服务设施、完善维护管理等建议,为以后的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及生长情况,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分布与应用情况、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道路绿化常见树种有210种,分属于72科;常见草本植物110种,分属于54科。道路绿地植物群落中,超过95%的树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但在配置与应用方面,存在树种资源开发不够、景观效果不够理想、植物配置缺乏特色、养护管理欠妥以及道路绿化乔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科  刘岩  周泳欣  马国强  张良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5):123-126,130
对昆明市区9条街道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及分析.运用描述因子法选择7个对道路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指标建立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模型对指标进行量化,对昆明市道路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昆明市道路植物景观整体建设水平一般,其中白龙路的景观建设水平较高.分析昆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增加乡土树种比重,少截干,多整枝,注重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在主干路绿地绿化增量过程中,注重对新园林植物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西安道路绿地植物品种,对道路绿地植物多样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对引种应用的22种新园林植物进行了调查,从乔木类、花灌木类、地被类三方面入手,分析新园林植物在增加植物种类、栽植适宜状况、景观效能等方面的作用,为道路绿地植物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品种,为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晓东  潘晶晶 《森林工程》2014,(1):36-40,45
针对哈尔滨市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居民需求为核心,运用使用后评价(POE)方法,调查其绿化现状与居民意见,对选取的样本居住区绿化现状与居民在绿地中的行为、时间与不同喜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小区绿化在空间划分方面做的较好,绿化率、植物种类与配置、季相景观未能满足居民需求,且绿地人为破坏与管护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最后,分别从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功能方面、景观功能方面、空间划分功能方面、特色体现方面以及绿化管理养护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道路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坚持的原则,介绍了城市道路绿化中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本花卉的植物选择方法,并以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园林绿地内道路为代表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3个准则10个评价指标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 3种羊蹄甲属植物不同的配置形式及其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三大因子的权重排序为美学功能>服务功能>生态功能;在10个评价因子中,权重排名靠前的为植物景观的尺度、色彩和季相变化。在不同配置方式的景观评价中,列植和群植被评为Ⅱ级,孤植、对植、丛植为Ⅲ级;在与不同园林要素搭配的景观评价中,其与道路、建筑、水体搭配的景观为Ⅱ级,与山石小品、其他植物搭配的景观为Ⅲ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对银川市内30条主次干道的道路绿化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植物种类、道路绿化形式、景观格局、垂直结构等进行分析,针对银川市街道园林景观现状,掌握道路景观的构成以及城市道路绿地植物的选择。结果表明,目前银川市道路绿地虽然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但是在植物种类、断面形式、树种搭配上仍有一定不足,种类不够丰富,植物养护缺乏管理,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马鞍山路道路绿化的实地调研,结合其道路性质及周边环境,分析现有绿化景观模式的优缺点,并给予相应的景观评价;针对目前济南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建过程中行道树的选择、保护与移植等问题,探求适合该类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礼泉县2021年国道、县道、乡道景观优化前后的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测、实地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获取道路绿地信息,结合UAV航测生成的DOM,DEM,DSM文件,提取景观特征,提出改造模式,进行景观优化。对优化后的道路绿地抽样分析其物种多样性,通过计算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综合分析多样性特征,提出适用于礼泉县道路绿地系统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UAV航测适用于不同景观特征的道路绿地信息采集,在资料收集上具有普适性,道路绿地受道路等级、宽度的影响,景观配置呈现明显差异。礼泉县域内国道绿化景观基础最好,乡道景观基础最差,存在植物种类单一、地域特征缺失、群落结构不丰富、生态效益不佳等缺点。2)基于场地特征提出完善型和改造型景观改造模式,完善型分为局部修改和整体丰富两类,局部修改以“破灰增绿、景观衔接”为设计要点,整体丰富以“添层、加色、补数”为设计要点,改造型以“背景树+观赏灌木+地被”为主要形式。3)景观优化后各等级道路物种多样性提升,整体景观效果显著,对森林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深圳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造景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深圳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植物物种配置状况,总结道路绿化景观特色,并展望深圳道路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潍坊市景观型城市道路"北海路"绿化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北海路绿化植物种类约有60多种,隶属53科58属,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规划遵循适用性和安全性原则,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结构,乔木比例较大,灌木和观赏花木较少。对潍坊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深圳城市道路绿化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婷 《广东园林》2007,29(1):74-77
通过对深圳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造景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深圳市城市道路绿化应用植物物种配置状况,总结道路绿化景观特色,并展望深圳道路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