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盛夏话凉面     
炎炎夏日,人们常为吃什么发愁,煎、炒、烹、炸的大鱼大肉让人提不起胃口,就想吃一些清淡、凉爽的食物。用什么来拯救你高温折磨下萎靡不振的食欲?老辈儿人总爱在这个时节在家里煮上一锅手擀面,等面凉了,浇上炸酱、麻酱,就着脆生生的黄瓜,香喷喷的吃起来。凉面  相似文献   

2.
提起法国,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想起波尔多的葡萄酒、巴黎时装和法国香水。法国,简直就是浪漫的代名词。法国人也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闻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法国人情感细腻、浪漫,因儿法国菜在视觉、嗅觉、味觉、触感上,都十分讲究。在某些地方,法国菜代表着精致、浪漫、高雅、昂贵。  相似文献   

3.
丁丁的妈妈最近很苦恼,还在上幼儿园的丁丁这几天回家后总是要这要那。"妈妈,大鹏今天带了费列罗的巧克力给大家吃,明天我也要带一些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开始她还觉得挺好的,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分享,渐渐地发现苗头有些不对,从费列罗的糖果、哈根达斯的冰淇淋到迪斯尼的玩具衣服丁丁点着名的变着花样儿的耍,甚至有一天回来跟她说“朵朵有ipad玩!我也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深山沟儿里的小村落,因为一顿饭,全村人亲如一家人。每年的正月十六,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妇女们都会在村口支上大锅,熬粥炖菜做饭,然后全村人共吃一锅饭,庆祝新年的开始。这顿饭叫"敛巧饭",不仅本村村民同吃,而且还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外界"村民"。这里没有争吵,没有隔阂,有的只是浓浓的乡情,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经久不衰的上演着"天下一家"  相似文献   

5.
笛儿喜欢吹笛,笛儿的笛子吹得很美、很悠扬。笛儿吹笛的时候,风就悄悄地在草地上吹过,挟带着花香。羊群在牧坡上吃草,那些树则静静不动,仿佛都入了神。 笛儿的父亲是吹笛的能手,笛儿吹笛的技艺就是从父亲那里传来的。笛儿从父亲那儿知道,以前祖父也是吹笛的好手。那时,笛音能从小小的山坳里穿过浓密的森林传得很远、很远。人们都说这小山坳很美。那时候山里野兽多,祖父是打猎的好手,每年仅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永胜县顺州区阳和乡登干坪村后有座大山,山上长着一种奇异的草,当地人叫它绝育草。因为只要雌性动物吃了这种草,二、三个月后就会发胖,浑身脱毛,一年后又长出毛来,但从此永不生育。据说在旧社会,儿多母苦的人就找这种草来煮吃,吃后永不再生育。但过去只把这种草看成是草药,只有一个放羊老倌熟悉这种草,并使用这种草药给贫苦的多子女母亲用过。解放后不久,这个放羊老倌死了,从此再也没有人去找这种草。因为封建思想严重的老年人,总  相似文献   

7.
正霜降时结,秋意渐浓。室外开始百草凋零,而居住在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居民家中却是一片生机,郁郁葱葱。此时如果沏上一壶花茶,顺手打开"话匣子"听着京戏,躺在躺椅上晒着暖阳看着报纸听着虫鸣,那是何等的惬意?这样的场景对于曾经在平房院里生活过的人们来说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在他们的心中一定还藏有一份难忘的胡同儿情结。说起胡同儿情结,就不得不说老北京人心中的那份对于养花儿的挚爱与情感。套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市民张贵春在屋顶上种花种菜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梨树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我和母亲回到了老家。老家的院子里有几棵大梨树,黄橙橙的梨儿挂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叫人嘴馋,真想立即摘下来几个尝一尝。年迈的奶奶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母亲说:“快摘几个梨儿给孩子,你们回来得正是时候,再晚上几天,梨儿就全部卖出去了.”母亲从屋子里搬出个高脚大板凳,我站上去伸手摘下个大梨儿.这梨儿黄橙橙、水灵灵的.我狠狠地咬了一口,汁多味甜香脆,比起城市市场上出售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站在一边的奶奶问我:“这梨子甜不甜”?我说:“真甜”.奶奶说:”好吃,你们走时就多拿上些,你们常不回来,没有人给你们送”。……奶奶嘴里还在不停地叨叨着,只顾吃梨的我,也不知她在嘀咕些什么.我的老家是著名的梨乡,梨的品种不仅多,而且质  相似文献   

9.
记叙鸡冠蛇     
那是大伙儿还在吃公共食堂的年代。在宜章县莽山林区的老四条埂,只要一听到吹号的声音,山下两个村的老老少少,就纷纷赶来就餐,由于没有荤菜吃,再加上饭的定量少,这人老感到没吃饱过。有天吃过晚饭后,母亲带我去池边洗衣服,我看见小池里有几条小鱼在游动,就想下水去抓,母亲急忙叫我别把水搅浑了,说:“明天你要是抓上两条小鱼来,就给你做鱼汤吃”。这下可好,晚上我做梦也想到吃鲜美的鱼汤。第二天,是一个大好晴天。吃过早饭,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食堂里黄克运师傅一个人在洗碗忙碌着。就我一个小孩子,没人跟我玩,于是穿条…  相似文献   

10.
在跟刘飞儿见面之前,同多数人一样,我对“90后”的认知停留在“非主流”、“另类”上。刘飞儿虽然也痴迷于网络和新奇古怪的趣事,但谈起自己的比赛经历和参与过的慈善活动头头是道,并且说到做到。  相似文献   

11.
<正>林语堂先生在《饮食》中说,"如果你没有吃过白菜煮鸡,鸡味渗进白菜里,白菜味钻进鸡肉中,你不会知道白菜的美味"。其实,你只要吃过白菜炖肉、炖排骨、炖海米冻豆腐……照样能吃出白菜的美味。就是吃了苏北徐州人的一道家常菜,也是美了一方的一道名  相似文献   

12.
红红窗花情     
<正>“过大年,剪窗花,窗花就是我的家;过家家,吹喇叭,腊月家家贴窗花……”在春节,我最热衷做的事就是贴窗花,当一张张千姿百态的红红窗花灿烂地绽放在千家万户的窗棂上,喜庆的年味便热情洋溢了。喜欢窗花,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母亲心灵手巧,有一手娴熟的剪纸好手艺,街坊邻里都知道,每当年前,我家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总会有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儿上门学剪窗花迎新年。这时母亲就是再忙,也乐意一一耐心地教她们,大家坐在暖暖的火炕上倚着窗,操起小  相似文献   

13.
在跟刘飞儿见面之前,同多数人一样,我对90后的认知停留在非主流、另类上。刘飞儿虽然也痴迷于网络和新奇古怪的趣事,但谈起自己的比赛经历和参与过的慈善活动头头是道,并且说到做到。当大多数17岁女孩还在父母跟前撒娇的时候,刘飞儿参加了第四十七届国际小姐选美大赛并顺  相似文献   

14.
瑞雪     
樊宏 《内蒙古林业》2006,(11):48-48
人们习惯称过年前后的雪叫瑞雪,今年便是过了一个银装素裹的春节。持续半个月时续时断的降雪让人们领略够了雪的风采,大片大片的叫鹅毛大雪,小粒儿小粒儿的叫沙沙雪,边下边刮风叫风搅雪,下到地上又顺风飞流的叫白毛雪(也叫白毛糊糊),就连树梢上的树挂和早晨的结霜也被称为“河雪”。城里人欣赏过雪的风姿后,自然而然想到了大雪带来的不便。羊脂玉肌的路面上,汽车穿上了防滑链,上班族拄着自行车,空手的行人偶尔就地打个“立正”后再走,小朋友则轻松地摔倒,轻快地站起来,再摔倒……回老家省亲的途中,车子慢悠悠地走在城外的雪路上,车轮压着绵…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生日     
范围 《河北林业》2012,(6):36-36
母亲膝下三儿一女,我在石家庄,哥哥、姐姐和弟弟都在县城上班。父亲是离休老干部,老两口在老家一住,不缺吃喝,日子过的也还舒坦自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父亲因病离我们而去。孤身一人的母亲起初听从我们的意见,在各家轮流住着。  相似文献   

16.
在孔孟圣地的版图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微山湖,也叫南四湖。它是黄河母亲的产儿,在淹陷了古留城和胡陵城的清幽湖水中,深藏着幽邃的人文奥秘。  相似文献   

17.
深山老林里的森警兵潘恒日复一日就守着这儿的山护着这儿的林,年复一年只望着脚下的地头顶的天。山沟儿里的小路走了一遍又一遍,这座山连着那座山绕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吃的菜产在山外粮食要从山下背来,了望塔上摸不到云彩望不到山外。只有茫茫林海,寂寞时听野狼嚎听黑...  相似文献   

18.
一只小小鸟     
<正>去年十一长假里的一天清晨,我到小区对面的朝阳公园遛弯儿。公园北面的小土山旁,有一片篮球场大小的湖面,湖岸上种着垂柳、紫叶李等一些不算高大的树木。快到湖边的时候,树从里传出象刚孵出的小鸡"吱、吱"的叫声。屏气凝神寻着声音轻轻地走过去,在一棵紫叶李上,有一只黄绿色的小鸟在树冠里的小枝上一蹦一跳的欢叫着。小鸟差不多有麻雀的一半儿大小,背上橄榄绿色,腹部、眼后都是嫩黄色,很是好看。小鸟好象一点儿也不怕人,也没飞走也没停声,只是从这个树枝蹦到另一个树枝继续叫着。我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记忆里好象也没见过这种鸟。鸟的大小、背  相似文献   

19.
岱海滩的人们祖祖辈辈享受着岱海的恩泽,"依山吃山、傍水吃水"的同时也深感她的神圣和神秘.却从未产生过感激和回报之情,也未曾对她采取过分的索取和伤害……  相似文献   

20.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河北省平泉县榆树林子镇连云海小宋杖子村南山梨园里,压弯枝头的梨果闪着金黄色的光泽,馋得人直流口水。"你看,这梨儿着色多好,吃起来既香、又甜酸适口。按当前市场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