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记录鸳鸯798只!2023年度冬季第一次鸳鸯科学调查数据显示,在京越冬鸳鸯数打破自2019年开展鸳鸯种群数量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2023年度冬季第一次鸳鸯科学调查显示,共记录到鸳鸯798只,其中雄性457只,雌性341只。各调查点中鸳鸯数量较多的是颐和园108只,紫竹院148只,玉渊潭288只,各点的数量均为自2019年开展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正玉渊潭樱花小湖变身"鸳鸯湖",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的北京市城区鸳鸯调查统计,2020年玉渊潭鸳鸯数量达159只,是调查地中数量之最。北京市城区鸳鸯数量达657只,创2018年至2020年三年调查以来新高。玉渊潭鸳鸯数量达159只2020年12月份的玉渊潭成为游客观鸟、拍照的聚集地,其中有一类水鸟吸引了大批游人观赏,它就是鸳鸯。2020年12月17日,记者来到玉渊潭的樱花小湖旁,天色微沉,沿路走来,夹道两旁隔几步就有关玉渊潭动植物宣传的宣传牌,有几只喜鹊悠闲的在草坪上闲逛。  相似文献   

3.
正12月2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启动2019年以来的第二次鸳鸯科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1个调查点中共有12个点发现了鸳鸯,总数量为509只,其中雄性306只,雌性198只,这数量与此前1月27日调查中发现的547只鸳鸯想比,略有减少。专家表示,这并不表明京城鸳鸯种群数量有较大起伏。组织了今年1月鸳鸯科学调查项目的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史洋科长告诉生态融媒记者,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作为东亚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每年春天都有大量候鸟由南向北迁徙过境,目前北京市已进入候鸟迁徙期,已有部分候鸟在北迁过程中落脚北京。为了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好野生动植物,提升生物多样性,2019年将启动覆盖北京城市建成区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本市将建立城区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名录,并按照保护价值划分为高、中、低三类保护地。对于高保  相似文献   

5.
正4月18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柳荫公园举办鸳鸯放归活动。此次放归的10只鸳鸯是森林公安局在执法行动中罚没,经过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康复饲养,恢复了健康。放归鸳鸯前,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为其中的6只鸳鸯佩戴了卫星发射器,以便后期对它们在野外的活动进行定位跟踪,掌握放归后的生存状况。实地调查显示,柳荫公园生态环境良好,符合鸳鸯的生存条件,且分布的鸳鸯数量较  相似文献   

6.
<正>走入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记者见到了被救助的黑鹳、白鹳、大鸨、鸳鸯、豹猫、貉等动物。训飞笼内鸟叫声此起彼伏,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管理科科长李杰介绍,这些鸟类都是近两年救助的,目前在全市12个区共设立了15个野生动物临时收容救护站,救治动物3700余只,放归的动物每年约为1500多只。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北京湿地日"。今年9月19日,第九个"北京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的指导下在各区如期举行,主题为"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翠湖湿地小朋友们认识鸳鸯和湿地植物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净化水质、调节径流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6月1日,第17次北京雨燕环志在颐和园成功实施。本次环志活动由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鸟类环志站)和颐和园公园管理处主办,中国观鸟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环志工作从凌晨两点半开始,整个环志工作历时5小时,于七点半顺利结束,初步统计:共捕捉雨燕165只(左右),其中60只是今年首次佩戴标志环,其余100余只为往年环志标记后今年回收的个体。  相似文献   

9.
2018年4月15日,在大连市花园口经济区明阳镇肖泊村附近山林发现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繁殖地,经现场观察统计,夜鹭种群数量约150只。该区域还栖息有白鹭87只,大白鹭16只,绿鹭6只,鸳鸯2只。华北落叶松为鹭类的营巢树种。肖泊村是夜鹭繁殖和栖息地,为辽宁地区新发现纪录。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区不同绿化带内夏季鸟类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对北京市20个绿化隔离带内鸟类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0种,分属16目34科,其中雀鹰、红隼、鸳鸯和纵纹腹小鸮4种属于Ⅱ级国家保护动物.结果表明:不同绿化带内鸟类多样.性、均匀性和相似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差异显著,植物种类、植被结构与鸟类种类多样性密切相关.恢复环境的自然性、增加空间异质性、减少人为干扰等可使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和密度增加.通过对不同绿化带内鸟类多样性、均匀性及相关性进行比较,针对北京城区现有绿化带存在的问题,就绿化树种的选择及其搭配、绿地常规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白头叶猴迁移受公路阻隔的影响,探索可行的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措施,2012年4月-2019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调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头叶猴分布区白头叶猴穿越公路情况,同时运用3S技术研究白头叶猴栖息地路网分布状况。结果显示:调查期间,记录23次包括成体94只、亚成体2只、幼体1只共97只白头叶猴穿越公路现象,其中群体方式穿越14次,独猴穿越9次,致死2只成体雄性独猴。2017年卫星遥感解译,白头叶猴分布区面积102.17km~2,公路网密度0.14km/km~2,白头叶猴历史分布区面积338.23km~2,公路网密度0.22km/km~2。由此可知:(1)板利片那弄旧屯至那弄新屯1.50km路段、生态公园门口至独山0.85km路段、九重山至大栏路口1.0km路段为白头叶猴穿越公路频发和交通致死高发路段,与九重山片和板利片是白头叶猴最集中的分布地有关;(2)由于白头叶猴种群数量增长,九重山片、板利片国道G322以北片区2012年已超出或达到其种群最低容纳群数,而白头叶猴一雄多雌的繁殖策略和领域保护社会属性是导致白头叶猴频繁穿越公路的主要原因;(3)建议兴建"林冠通道"型动物通道、营建生态廊道、建立自然保护小区是减少白头叶猴迁移过程中因公路阻隔致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鸳鸯(Aix galericulata)为雁形目、鸭科的中型鸭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国内主要繁殖地在东北地区。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观察到一鸳鸯种群留居及繁殖情况。此鸳鸯种群共23只(12♂,11♀)。分别对两个洞穴巢和1号巢中的4枚卵行了测量。卵为椭圆形,色白,平均重量37.92 g,平均长、短径为52×38 mm。由于鸮类的入侵,导致1号巢鸳鸯卵失孵而繁殖失败。此前在四川省还未有对野外环境下鸳鸯繁殖的研究报道,这为鸳鸯种群在南方省份的留居与繁殖地增加了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至2020年9月,采用定点监测法、直接计数法、同步调查法、远红外相机监测等方法对三门峡湿地青头潜鸭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对青头潜鸭分布及其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门峡湿地监测到青头潜鸭栖息地3处;有不连续分布的记录和变动较大的种群,最大监测种群数量为16只、最小记录为1只;居...  相似文献   

14.
2019年2月,采用样方法对拟建思茅至江城高速公路左右各1km范围内9个样方内的植被、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53科,114个属136种植物,其中包含37种为亚洲象食物;野外样方调查和遥感数据解译,共记录到10种植被类型。从海拔适宜性、栖息地隐蔽度、坡度适宜性及三种因子的叠加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大部分为亚洲象的适宜栖息地性,其康平到整董段为优等栖息地,预测可能是亚洲象集中活动的区域。亚洲象种群、活动点、迁移路线及人象冲突调查结果验证了栖息地适应性分析预测结果。拟建思茅至江城高速公路与亚洲象的活动区域、迁移路线存在有许多交叉、重叠,分析认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会对沿线亚洲象及其栖息地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减少高速公路对沿线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供思茅至江城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辉 《绿化与生活》2022,(11):10-13
<正>密云区发现栗鸢;继去年密云区出现30只黑鹳种群之后,今年,顺义和平谷的平原地区再次飞临十余只黑鹳……这些珍稀濒危物种在北京频繁亮相,在为北京生态环境点赞。“黑鹳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现身并非个例。”市园林绿化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近十年来,以往无记录的震旦鸦雀在房山、大兴、丰台等地频频被发现,鸳鸯、褐马鸡、大天鹅、北京雨燕等物种在北京的分布区不断扩大,消失近80年的栗斑腹鹀重回密云,以前无记录的大足鼠耳蝠、小菊头蝠、香鼬等兽类也出现在北京。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007年11月,通过对安徽郎溪、泾县、广德、南陵、宣城、浙江长兴6个野生扬子鳄栖息地生境调查及对浙江长兴、安徽高井庙林场、上海崇明岛3个扬子鳄放归自然实验点的生态修复效果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野生扬子鳄捕食、穴居、繁殖、躲避等生活习性的8个生态因子:栖息地水域面积、水位、水质、土壤质地、岛屿规模、岸线坡度、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总结了扬子鳄栖息地生态修复的3大措施:水系梳理、地形改造和植被恢复;讨论了栖息地水源、土壤类型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生态修复的影响,建议栖息地生态修复选择丘陵平原交接混合区域,修复后限制环境污染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北京市内各个城区就植被覆盖对治理沙尘暴的效果开展调研。其结果: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近些年北京的植被覆盖度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现在北京的植被覆盖率还不是非常满意,占总调查人数的79.73%;有94.59%的受访者认为应当增加植被,其中有80.14%的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度来减少北京市发生沙尘暴的频次。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8日上午九点,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与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合作开展了救护鸟类科学放归和野外观鸟自然体验活动。其中,共放归了9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包括2只大天鹅,5只小天鹅,1只白腹鹞和1只苍鹰。据悉,这是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2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放飞救护的天鹅。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史洋科长及其他工作人员、野鸭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刘雪梅副主任、全国鸟类环志中心钱法文常务副主任,为读者科普科学放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事件: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承办,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庆举行,为期162天。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共有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相似文献   

20.
<正>春节前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迎来了一只"罕见"的水禽丑鸭,吸引了大批的摄影爱好者和市民观看。据了解,这是丑鸭首次在北京有观测记录,待天气渐暖时,丑鸭预计会继续往北方迁徙。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提醒市民:请文明观鸟,不要近距离拍摄,不要投喂食物,尽量减少对丑鸭正常活动和栖息地的干扰,让我们共同营造良好的观鸟氛围和生态环境,守护丑鸭在北京的"自由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