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草原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讨论了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原的制约因素、利用现状,根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适宜性利用对策,为永续利用草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然草原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讨论了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原的制约因素、利用现状,根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适宜性利用对策,为永续利用草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天然草原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讨论了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原的制约因素、利用现状,根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适宜性利用对策,为永续利用草原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草原在我国西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西部天然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根据草原在我国西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性,西部天然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天然草原的种类、植被类型、草原面积的变化、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状况,分析了佳木斯地区天然草原减少和退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该地区实现天然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并介绍了适宜发展人工草场的几种主要土壤。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开鲁县地处农牧交错带,由于该地区的天然草原利用状况较不合理,因此,对内蒙古开鲁县天然草原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省草原资源从西到东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土壤类型、植被特征和资源利用现状等因素,总体布局可划分为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区、中部丘陵草山(坡)区和长白山天然草原保护与开发建设区。西部天然草原保护与治理区包括白城、松原、四平的双辽、长春的农安等市、县,区内地势低洼,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西部地区位于松嫩平原的南部,有着大片的天然草原,同时,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也比较发达,是一个半农半牧地区。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提出,从地方到中央都逐渐认识到草原在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基本树立了草原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理念。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约4万公顷,但是大都集中在北部及西部地区,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土壤缺水沙化,极易诱发沙尘暴。因此,从环境保护的方面来说,加强草原假设、推动草原生态恢复是极为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坚固的绿色屏障,紧锁沙龙,固土蓄水,保障东南地区夏秋无洪水之灾,冬春无沙尘之患。  相似文献   

11.
<正>新源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为459296.3公顷,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和冬草场。新源县优质、广袤的草地资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原面临着超载过牧、退化等问题。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生态建设项目,使得天然草地植被、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天然草地资源的可  相似文献   

12.
1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辽宁省的草地资源包括天然草地及人工草地,就其利用方式有放牧草和割草。辽宁省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面积小,数量少。辽宁省西部以及西北部的草地面积大,放牧地连片集中,多为平坦的草甸草原类。  相似文献   

13.
概况甘肃省有天然草地2.05亿亩,而绝大部分是干旱草原和荒漠、半荒漠草原草地。中部和陇东地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西部(河西走  相似文献   

14.
<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大约占中国领土面积的25%。青藏高原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1/3,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放牧生态系统和最大的草原系统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牧草品种资源、家畜品种资源和珍惜野生动物资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是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有天然草地3.273亿公顷,占西部国土面积的一半,占全国草地资源面积的83.32%,是我国传统的畜牧业基地,也是长江、黄河的上游区和发源地。草地畜牧业一直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体产业之一,为边疆建设、牧区繁荣和中华各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的西部地区天然草地,  相似文献   

16.
退牧还草工程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业科学》2008,25(7)
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3亿hm2。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不合理利用等原因,我国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的退化,不仅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生态和国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02  相似文献   

17.
草原蝗虫是我国北方牧区草原的主要害虫。中国有4亿hm2草地,近20多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对草地的影响、气候的干旱、牲畜的超载过牧,使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的面积逐年扩大,有益野生动物和天敌昆虫资源种群数量逐年减少,造成了草原蝗虫的暴发成灾。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给这一地区畜牧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而且给这些地区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十分严重的困难。从1998年以来,草原蝗虫在锡林郭勒盟草原连年发生危害,并大面积暴发成灾,已成为广大牧区草原毁灭性的灾害之一;严重发生地区牧草被全部吃光,在牧草生长旺季的6~8月份使牲畜无草可食。在草原的蝗虫暴发成灾的地区形成土壤地表的裸露,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相对保持较好的天然草原仅有几块,锡林郭勒盟草原是其中最大的一块。锡林郭勒盟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靠近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距首都北京只有200km,是我国北方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长期以来,一直阻止来自中亚草原和我国西部沙尘的东侵,对京津唐及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搞好锡林郭勒盟草原蝗虫的防治研究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天然草原退化是北方草原地区一个严重的生态经济问题,超载放牧是引起草地退化最直接的根本性原因.对甘肃省肃南县红石窝乡的草原畜牧业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表明,草原产权制度与草地过度利用密不可分,产权制度设计的缺陷和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使草地的使用和保护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诱发了牧民掠夺式经营行为的发生,致使天然草原被长期过度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保护和恢复新疆阿克苏地区日益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天然草原,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阿克苏地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关于开展天然草原禁牧休牧及草畜平衡的实施意见>,并于2008年在全地区全面实施.现笔者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天然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且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绿色生态屏障。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北部和西部地区的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在我国甘肃地区也分着大面积的天然草地。由于长期超载过牧、乱垦、乱挖、鼠虫危害,加之近几年来全球性气候变干、变暖,使其草地生态系统趋于逆向演替,有一半以上已经退化,其中1/4严重退化,草原面积不断萎缩,草地产草量不断下降,天然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力整体下降的局面尚未得到改善。对此,本文以甘肃省天祝为研究对象,对其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及植被的组成进行研究,以期为甘肃天然草地的生态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