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优培九由江苏省农科院采用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通过两系法配组育成的亚种间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的中熟籼型杂交稻新组合,代号为65002。该组合于1999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两优培九”。  相似文献   

2.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作母本,“9311”作父本配制育成的集高产、优质、高抗性于一体的中籼组合。目前随大田水稻生产肥床旱育技术推广和普及,“两优培九”制种父本两段育秧和母本泥踏头育秧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种子生产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在2001年实行父母本采用旱育技术育苗,经两年试验示范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杂交稻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是我国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自1996年育成以来,经10余省121个基点试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为一体的特点。两优培九目前在全国引种、示范、推广面积已达313万公顷,在江苏、广东、湖南、江西、四川、陕西等15个省市、区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4.
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邹江石研究员主持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两系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水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我国继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两优培九自1996年育成以来,经10余省121个基点试种,充分显示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特点。《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广为报道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农民日报》将两优培九的培育成功列为1998年农业十大新闻。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国家杂交稻技术工程中心等百余名专家、教授现场观摩研讨认为,“两优培九增产潜力大、品质好,适应性广,其选育和大面积试种成功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杂交稻育种的诸多难题,例如产量和品质的矛盾、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等带来新的希望”。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已将两优培九列为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一季中稻的重点中试组合。1999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两优培九”。两优培九目前在全国引种、示范、推广面积已达23.3万hm2,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陕西等15个省(市、区)都有种植,其中湖北、江西、安微、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的种植面积都已超过或接近3.3万hm2。……  相似文献   

5.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筛选了两优培九单产9000kg/hm^2以上的最优组合方案821个,其对应的农艺措施为3月11—12日播种育秧,采用密度:25.72—26.52万窝/hm^2,施纯N235.43—243.62kg/hm^2,P2O5 79.20—84.0kg/hm^2,K2O 133.32—144.24kg/hm^2。  相似文献   

6.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用培矮64S×9311培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由于生育期较长,一般作中稻种植。我县于2001年引进两优培九在兴福镇神岗村连片示范种植76公顷,经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作物杂优站、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割实测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694.5kg,高产田块达737.68kg,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与扬稻(9311)配组而成.具有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两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已成为温州市海拔550m以下地区.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主栽品种。近4年来在我县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2万hm^2.平均单产达600kg以上。现对该组合在我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的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1996年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1999年经江苏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并命名。2001年通过国家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福鼎市种植,连续4年表现高产稳产。该品种茎秆粗壮,长相清秀,抗倒性强,中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两系,杂交超级稻“两优培九”并获得成,2005年进行了超级稻“两优培九”作单季晚稻栽培的“千亩”高产示范,通过选择适宜于高产的生态区域,选用两系超高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将各项技术措施进行综合组装,切实有效地将技术措施落实到农户到田块,实现了“千亩示范片”平均单产665.3公斤/亩,  相似文献   

10.
两优培九开发中心 ,是由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和两优培九技术专利权拥有者———江苏省农科院共同组建的旨在对两优培九进行产业化推广和开发的专门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合资成立了两优培九产业化经营单位———南京两优培九种业有限公司。两优培九 (原名 650 0 2 )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 64S为母本 ,931 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型新组合 ,自 1 996年育成以来 ,经 1 6个省 (市、区 )试验、示范、推广 ,充分显示了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 ,1 999年 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两优培九后期青枯死苗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两优培九是湖南杂交稻研究中心与江苏农科院合作,用培矮64s与9311杂交而育成的两系超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奉化市引进种植后,表现为分蘖力强,耐肥抗倒性好,穗大、粒多,稳产、高产,米饭适口,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强势组合。但是,该品种在奉化市种植。生育后期发生青枯死苗现象,影响其在奉化市的大面积推广,为此,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对水稻两优培九青枯死苗的症状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又寸繁一为牛产生应用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培杂丰2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征特性,指出培杂丰2是利用两系不育系培矮64S为母本、以优质恢复系R0245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高抗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易制种等优点,2006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同时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与制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两优培九杂交水稻是江苏省农科院"863"课题组用培矮64S与9311杂交育成的两系法亚种间高产优质杂交中稻组合,即"超级稻",已获国家专利,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1999年引进试种2hm2,取得9.38t/hm2的高产,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高1.58t/hm2,最高田块产量达11.8t/hm2.该品种在我县种植表现适应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两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氮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力更好地推广两优培九,进行了不同施N水平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并对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做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总粒数是决定两优培九产量最重要的性状;不同施N水平对两优培九产量影响极显著,每667m^2适宜N施用量为13kg左右,提出了两优培九的高产栽培策略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采用两系法配组育成的亚种间杂交中籼组合.  相似文献   

16.
1 组合来源 "两优培九"由培矮64S与扬稻6号配组而成,是湖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选育的两系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管好两优培九种子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水稻“86 3”课题组以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母本 ,中籼品系 9311为父本配制成的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 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1997年种植以来很受各地农户信赖。大面积产量 6 5 0~ 70 0kg/ 6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九 (原名 6 5 0 0 2 )是江苏省农科院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育成的两系杂交组合 (培矮 6 4 S/9311) ,1998年在全国 13个省区 12 9个点试种 ,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性。目前 ,在豫南一些县区作为优质稻大面积种植 ,深受农民欢迎 ,但没有掌握其栽培技术 ,很难达到高产。根据生产需要 ,笔者对两优培九的表现性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以期使两优培九在豫南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1 主要特征特性1.1 生育期长 两优培九在豫南全生育期长 14 2天 ,适合在豫南地区作为中籼迟熟稻种植。1.2 农艺性状好产量高 …  相似文献   

19.
用52对SSR引物对以培矮64S为母本的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5个亲本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1个杂交粳稻86优8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46对引物能在7个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对引物能将4个两系杂交稻与对照杂交粳稻区分开,且在86优8号的亲本中具有多态性;可区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两优122和86优8号F1及其亲本的SSR引物分别为34、32、31、30和14对;有16对SSR引物可用于区分4个两系杂交组合F1和亲本,引物RM206和RM286可区分5个组合和各自的亲本。应用其中1对引物RM505对两优培九进行鉴定验证,结果表明该引物能准确区分两优培九及其亲本。根据本试验中引物的多态性和特异性结果,有多种途径可鉴别这4个两系杂交组合。可通过RM13(或RM206、RM286等)、RM224(或RM337)、RM234(或RM252、RM505和RM565)和RM25(或RM217、RM248和RM585)等4对引物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和两优122分别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