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森林在不断生长,只要符合材种需要和经济收入合理的要求、林木应以逐次采伐为宜,一次性的主伐是不妥的。所以抚育伐应具有抚育保留木,利用采伐木的双重目的,在生产中应慎重处理抚育与利用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利用木材。抚育采伐应以取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经济用材为主要目的。一般只能适当密植,适时抚育采伐,既可利用新间伐材,又可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  相似文献   

2.
重点公益林如何进行抚育采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采伐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保留木抗性,改善林分内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的多种有益功能,提升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开展重点公益林抚育采伐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  相似文献   

3.
论森林抚育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伐除部分林木,促进保留木生长,缩短成熟期,改善森林卫生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生态平衡。并通过抚育伐(生长抚育)可以获得一部分木材,所以说森林抚育具有双重意义,即是培育森林的方法,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因此人们称森林抚育是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提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4.
孙剑 《农村科技》2010,(7):99-100
<正>抚育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至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为改善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需定期采伐一部分林木。由于抚育采伐是在林分未达到成熟时采伐部分林木加以利用,所以又称间伐。通过间伐可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和  相似文献   

5.
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是指从幼龄林到壮龄林末的一段时期内,在森林中定期重复地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其目的是确保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树种组成,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品质,增强林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将中幼龄林的抚育间伐分为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  相似文献   

6.
正森林抚育采伐主要指的是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间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其又被称之为抚育间伐以及中间采伐等。抚育采伐的目的在于确保树种与林木所处的优势地位,提高林木品质;促进林木生长,缩短工艺成熟年龄;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木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加强森林防护及其他有益的效应。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具有双重意义。一、林场树木的抚育采伐技术种类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森林采伐作业对保留木损伤率的影响,降低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中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实现现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油锯择伐作业中对保留木损伤率的影响,可知:采伐强度、林分密度和采伐木单株材积是影响保留木损伤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对择伐强度、林分密度和采伐木单株材积3个影响因素与保留木损伤率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择伐强度、林分密度和采伐木单株材积对保留木损伤率有显著影响,它们对保留木损伤率的贡献(解释能力)大小依次为:择伐强度(贡献率为34.7%)>林分密度(贡献率为33.4%)>采伐木单株材积(贡献率为31.9%).根据各影响因素对保留木损伤率的贡献大小,可以明晰作业、环境与树木之间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采伐作业对保留树木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森林抚育间伐的五大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育间伐,即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间内,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又称中间采伐。抚育间伐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目的树种及优良林木的主导地位,改善林分卫生条件,提高林木品质,缩短森林培育期限,增强森林防护功能,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抚育间伐也可提供大量的中、小径材,为此抚育间伐也是中间利用的手段。长期的林业生产实践证明,在森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适  相似文献   

9.
森林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简称间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进行定期伐去部分林木的措施。间伐既拓宽了保留林木生长的空间和营养面积,又改善了林分品质和质量,是更好地发挥森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一种技术措施。所以,探究和分析森林抚育间伐对于林木生长的影响,对构建健康的林业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抚育间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期间,对未成熟林分定期而重复地采伐部分林木,为留存林木创造良好生长条件,促进留存木生长发育,并是采伐木得到利用的作业。其意义在于育林过程中应疏间林木;育林期中可以得到部分中、小径材及薪材,即所谓中间利用。因此,间伐既是培育林木的方法,又是在育林早期利用林木的方法。次生林抚育间伐有两点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验证以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作为林分结构调整依据的有效性,为林分结构调整及抚育采伐中合理选择采伐木提供理论依据。以延吉地区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红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0块距离较远的标准样地,调查记录林分的基本特征并使用混交度、角尺度、密集度及大小比数4种空间结构参数来描述林分的空间结构,根据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四元分布的特点确定采伐目标树,按采伐优先级进行模拟采伐,比较伐前伐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伐后林分中树种的重要值未产生明显变化,林分的空间结构参数在均值分布上亦无明显变化,在一元分布上体现为密集度和大小比数减小,即林分的分布更为稀疏,林木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在四元分布上体现为满足更优林分结构(C=0.0,W=0.5,M=1.0,U=0.0)的林木占比增加。研究表明,按照林分空间参数多元分布确定采伐木并进行采伐,对林分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使林分的空间结构更接近理想状态,更加符合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林分目标结构,同时不会对林分的树种组成造成较大影响,可以为森林的经营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班 《新农业》2013,(15):40
抚育间伐又称中间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定期采伐部分林木的经营措施。通过合理抚育间伐,能够保证目的树种及优良林木的主导地位,改善林分卫生条件,提高林木品质,缩短森林培育期限,增强森林防护功能,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此外,抚育间伐可获得大量的中、小径材,提高林地经营效益。一、依据林龄抚育间伐当人工幼龄林或天然幼龄林郁  相似文献   

13.
抚育间伐能够在获取部分木材的同时,达到对密度较高的幼龄及中龄树木进行培育的目的。森林的树木种类繁多,倘若森林树木缺少定期采伐工作,森林内的生长环境会变差同时将影响林分的产量与质量。故而,工作人员需将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做到位。本文从森林抚育间伐的实际意义入手,而后提出了森林抚育间伐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目标的不断进取,推动森林生态保护,林业科学更加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商品杉木中幼林由于各种不同原因,林分生长差异很大,给抚育采伐设计株树、蓄积控制造成困惑。本文从林分起源、立地、经营不同的杉木林抚育间伐分析,提出抚育间伐应该以保留株数确定采伐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水曲柳是我国东北林区的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由于长期的不合理采伐,这一资源已近枯竭。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实验,对水曲柳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曲柳的高生长期与径生长期不同步,表现出先高生长,后径生长的现象。林隙自由生长木的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都远远大于林内丛生木的高生长量和胸径生长量。林隙木在后期的生长策略上表现为径生长占主导;相反,林内丛生木在后期的生长策略上表现为高生长占主导。对林分进行人工抚育,改善树木的生长条件,水曲柳的平均胸径达到24cm和32cm时的培育期可以分别比自然条件下(未抚育)的林分缩短15a和20a。  相似文献   

16.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森林抚育又称林分抚育,是指从造林起到成熟龄以前的森林培育过程中,为保证幼林成活,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组成和品质及提高森林生产率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森林抚育是森林培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抚育措施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问题。众多研究表明,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能够通过调整林分的密度结构,改善森林植被的生长环境,明显地增加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并促进林木直径的生长,增加大径材出材率和木材总利用量,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江西省分宜县作为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从2010年开始,实施了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森林抚育工作的成效明显,形成了良好的森林抚育工作经验,但是在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抚育伐是一种常用的采伐方式。抚育伐应慎重处理抚育与利用的关系。适时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对林内环境、对林分的稳定性、木材质量都有影响。对落叶松而言,应适度合理抚育伐,以达到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早期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初始期及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樟子松林分质量,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初始期及强度。结果表明:在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4~15 a,胸径达到8 cm左右时,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林分生长环境,保持良好林分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间伐强度采伐株数16%~25%,每公顷保留株数1 350~1 500株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中欧针叶林培育理论和技术,以秦岭林区落叶松和油松林为对象开展了抚育间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实施抚育间伐可以有效改善目标培养树的生长环境,促进培养木生长和形质的改善;抚育间伐后,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材积均比对照样地有明显增大。说明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抚育间伐方法和林木增产措施,可在秦岭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