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构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体系就应该重点解决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促使循环农业经济与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相辅相成。那么应该从完善农业服务配套体系;实现绿色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证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内清洁排放并且产品安全;提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一、提升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经济体系基础农业产业是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2.
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进行评价不仅能反映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果,也能为进一步完善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循环经济"3R原则"基础上,引入"可控制化"因素,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和农业生态可控化5大维度24个单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对黑龙江省2010—2012年的循环型农业发展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农业生态可控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从省内13个行政区域来看,哈尔滨、齐齐哈尔和大庆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而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七台河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提升,但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周村区委、区政府立足周村区域特色,以萌山水库生态综合治理为重点,集中区域,加大投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新型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城郊型、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初具规模,区域特色日益突出,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首都郊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总结分析首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首都循环农业发展对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整个首都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本质要求,推进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则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江苏省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条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论证了加快江苏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并从3个层面上探讨了江苏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可行模式和相应的支撑体系。1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1.1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200…  相似文献   

6.
循环农业,又称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体现。即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发展模式,达到资源的低开采、低消耗、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迅速恶化,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非持续性因素已经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甘肃省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发展农业经济的一种趋势。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来探讨甘肃省循环型农业体系构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试图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带动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单一的循环农业或现代农业都存在其自身的缺陷,通过对江苏省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循环农业发展思路—将现代农业与循环农业协调整合,从农业的生产方式循环、农村生态环境的可循环和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三方面入手,建立实现农业生产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现代循环农业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阳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沈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背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具体对策措施与建议,提出沈阳适宜区域生态循环型农业,以及立体种养型农业、品牌型农业、技术型农业、休闲娱乐型农业、资源型农业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选取9个指标,对生态环境选取5个指标,构建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9年商洛市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9年,商洛市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经济先呈稳步上升趋势,后期有所波动,生态环境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耦合协调类型多在轻度失调衰退类与濒临失调衰退类之间徘徊,仅2017~2018年上升至勉强协调发展类,后又降回濒临失调衰退类,说明目前商洛市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基于此,提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农业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项目组多年来承担的各种区域范围、资源类型等区域农业规划为实践蓝本,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农业特色、资源禀赋等情况,集成、创新了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建设性地提出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4种模式--多功能型、精细节约型、资源特色型和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的异同,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称为农业循环经济,相应的农业形态则称为循环型农业,其与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除了节约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外,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与内容,并分析了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耦合协调规律及空间关联特征,为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方法】基于2005—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时空特征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间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和“北高南低”的空间非均衡化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均表现出全局空间正相关,其下存在局部空间分异,两者间为空间正相关关系,高-高、低-低是主要空间集聚模式。【结论】应充分考虑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区域关联性和空间异质性,加强临近地区间农业生产协作与交流,提升区域协同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504-14506
结合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食的需求。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我国循环型农业发展的4大创新模式: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生态整合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各地要在不同的功能区选择或创造使用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以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源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为应对国际挑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于人类生存来说,农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前,由于我国的社会条件影响,导致我国的生产模式一直是粗放式的,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总结了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含义和建立方法等,对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河南省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既是农业发展新的理念和策略,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为例,在分析农业对河南经济的影响力和河南省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节约循环型农业应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节约循环型的增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设施,增强科...  相似文献   

17.
目前,传统农业已经很难满足现有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农业经济体系的改变成为了当今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就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展开了分析研究,旨在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为实现农业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农业循环经济正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战略切入点。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环节。没有农业的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建成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更谈不上建立循环社会。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山东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生态产业链为载体,以清洁生产为手段,初步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技术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使农业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农产品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农业经济韧性及其影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采用构建农业经济韧性测度体系方法,以四川省为例研究农业经济韧性的空间异质性,然后通过构建经济韧性指标模型,采用LM检验、Hausman检验、LR检验方法进行验证,研究农业经济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以地区市场规模、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环境规制强度等为主,建议采取对农业经济市场加以政策引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提升农业经济韧性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