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处理的沙打旺青干草中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初花期刈割 ,其青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 (P <0 0 1)高于盛花期 ;同样其粗纤维素含量极显著 (P <0 0 1)低于盛花期。搭架晒干其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 (P <0 0 1)高于小捆晒制和薄层摊晒 ,分别提高了1 18%和 2 18% ;粗纤维素极显著降低 (P <0 0 1)。因此 ,在初花期选择晴朗天气刈割 ,采用搭架晒干可获得优质、高产的沙打旺干草。  相似文献   

2.
青干草的晒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干草是牛羊等草食动物越冬的主要饲料。青干草的营养价值高于作物秸秆,一般禾本科青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在10%~21%左右,粗纤维含量约为22%~33%,即粗蛋白含量高于作物秸秆而粗纤维含量比作物秸秆低。天然牧草、野草野菜、水生植物以及人工种植的牧草都是晒制青干草的好原料。在秋季,有计划的晒制青干草,对于解决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过冬草料,保证安全过冬,降低饲养成本,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青干草的营养价值、营养成份高低,与刈割时期和晒制方法直接相关,下面介绍青干草的晒制方法。1适时收割应选择牧草养分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3.
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和沙打旺均为营养较丰富的豆科牧草,其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丰富,氨基酸平衡,是草食动物(特别是牛羊)的保健饲料。豆科牧草一般在盛花期刈割营养价值较高,但在晒制干草时需要一定面积的场地,且遇到阴雨天气易发酶变质,或在晒制时易大量落叶,营养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沙打旺牧草的一次刈割和二次分期刈割进行了对比,分别测量了青干草产量和翌年返青率,并对青干草质量进行了粗略评估,旨在寻找沙打旺牧草的最会刈害时间期,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刈割周期、施肥量对坚尼草产草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6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每次刈割后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坚尼草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刈割周期以40-60d为宜。刈次间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粗蛋白质含量随着刈割周期的延长而显著下降。参试的3个坚尼草品种干草产量之间差异极显著,但粗蛋白质含量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一)饲草适合调制干草的时间1.禾本科牧草。芒麦:在抽穗至始花期收割,调制干草,品质较好。披碱草:调制干草的适宜收割期在抽穗至开花前,若收割过晚则草质粗硬,营养成分含量下降。苇状羊茅:在抽穗期刈割调制干草,干草粗蛋白质含量13%~15%,粗脂肪3%~4%,收割过晚,则草质粗糙,适口性差。黑麦草:初穗盛期刈割调制干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伊盟伊旗6月10-20日,8月10日-20日分两次刈割打旺制成的青草粉产量与质量均高于传统的一次性刈割技术;干草粉产量提高31.7%,粗蛋白含量提高3.6个百分点,胡萝卜素含量提高59.7mg/kg,旺青干草可以使沙打旺叶片脱落率低5-10个百分点。在此改进沙打旺刈割,加工,收贮技术可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促进商品化,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昭苏马场燕麦草地适时刈割及青贮调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伊犁昭苏马场燕麦地分别于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刈割调制青干草,比较和分析不同刈割期对产草量及加工牧草品质的影响;并用7月份刈割燕麦草调制青贮,查明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7月份刈割燕麦草地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8月份刈割,但不同刈割期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8月份刈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适时刈割的燕麦草青贮的乳酸含量达到3.19%,p H下降至3.85。青贮的CP含量与原料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而NDF和ADF含量与原料相比分别减少16.13%和12.46%。结果表明,昭苏马场种植燕麦并适时刈割可提高产草量和品质,刈割燕麦草的青贮调制能保持原料草有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对四种不同刈割期的禾豆混播牧草,采用不同加工调制方法营养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刈割期的牧草采用不同加工调制方法的营养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粗蛋白质、胡萝卜素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以青贮草捆处理最高,综合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特征,认为牧草捆裹青贮为最佳牧草加工调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刈割时间(Cutting time CT)和晾晒时间(Drying time DT)是影响干草品质的主要因素,收获期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还是空白,研究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保存干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刈割时间(08:00h,12:00h,16:00h)对天然草地牧草进行刈割,刈割后在不同晾晒时间点(0h、2h、4h、6h、8h、10h、12h、24h、26h、28h、30h、36h、48h、72h)取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8:00h、12:00h、16:00h刈割天然草地牧草晾晒72h后均达到安全含水量,可以打捆贮藏,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DM含量和CP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天然牧草干草ADF含量、NDF含量、Ash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天内,刈割越晚返潮作用越明显,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应尽早刈割。由于光照作用,晾晒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达到安全含水量应尽快打捆,保障干草品质。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干草品质受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杂交狼尾草品种"牧特利"的生物学特性及刈割次数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株高及单株干重持续增长;群体叶面积指数大、分蘖期长、分蘖能力强是其显著的特征;留茬和刈割时间对再生性影响显著,以留茬15 cm为宜,拔节前刈割较佳;粗蛋白质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负相关(r=-0.953),粗纤维含量、茎叶比均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9,r=0.939);产草量以刈割1次最高,刈割3次最低,但品质则以后者最好,前者最差;晒制干草或青贮以刈割1次为宜,青刈利用以刈割2次为宜;牧特利兼具高产、优质、多次刈割等特点,是农田种草养畜理想的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2.
1998年4~9月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的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进行了不同播量、施氮量和不同刈割期对燕麦+箭﨎豌豆混播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比例间的牧草产量除第三刈割期外差异显著(P<0.05);不同播种比例间粗蛋白质、NDF含量差异显著(P<0.05),ADF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含量与箭﨎豌豆播种比例呈正相关(r=0.89).在土壤不缺乏氮素的情况下,施氮肥对牧草产量、品质影响不明显,但高施氮水平较低施氮水平牧草产量、粗蛋白质含量增加,而NDF、ADF含量下降.燕麦与箭﨎豌豆混播最佳刈割期为燕麦乳熟末期至蜡熟期,箭﨎豌豆下部豆荚全部充满时期;播种比例以燕麦50%+箭﨎豌豆50%最好,产草量、粗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都较高,而NDF 、ADF含量较低,便于调制优质干草.  相似文献   

13.
晒制青干草是农户养殖牛、羊等草食家畜最常见的一种饲料调制方法。而青干草的营养价值和营养成分的高低与青绿饲料的收割季节和晒制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晒制青干草应重点把握好青绿饲料的收割和晒制两大环节。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刈割高度对禾王草干草和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禾王草的最佳刈割时间。以禾王草为原料,比较1.0、1.5、2.0、2.5和3.0 m 5种刈割高度禾王草制作的干草和青贮的营养成分,及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禾王草干草刈割高度的增加,DM、NDF和ADF含量逐渐升高,相对价值指数(RFV)和CP及Ash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所有刈割高度的青贮p H均在4.2以下,1.0和1.5 m高度青贮品质较差,2.5 m青贮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高度(P0.05),乙酸含量最低,2.0和2.5 m青贮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低于1.5 m青贮(P0.05);禾王草青贮随着刈割高度的增加,RFV和CP及Ash含量显著降低(P0.05),NDF和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2.5 m青贮WSC含量显著低于1.0 m青贮(P0.05)。综上所述,刈割2.0~2.5 m高度的禾王草制作干草和青贮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对紫花苜蓿不同刈割时期各茬次的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计算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总可消化养分(TDN)、相对饲喂价值(RFV)、奶吨指数和奶亩指数等综合指标,并结合气象因子指标分析了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刈割时期总干草产量表现为:盛花期现蕾期初花期,各刈割时期干草产量均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而下降;紫花苜蓿的品质整体表现为初花期和现蕾期显著优于盛花期,各刈割时期均以第一茬品质最佳;随着紫花苜蓿茬次间生长天数的增加,其干草产量和奶亩指数增加;随着刈割时期内温湿度的增加,苜蓿品质劣化,表现为NDF含量增加而粗蛋白质、NFC、TDN含量以及RFV、奶吨指数和奶亩指数下降,茬次间最高气温30℃高温天数的增加是品质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对苜蓿青干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对不同刈割期和晒制方法处理的苜蓿青干草中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始花期收割的粗蛋白极显著的 (P <0 .0 1)高于盛花期并可获得较高产量。搭架晒干的粗蛋白显著 (P <0 .0 5 )高于小捆晒制和薄层摊晒 ,粗蛋白分别提高了 0 .82 %和 1.91% ;粗纤维显著降低 (P <0 .0 5 ) ,降低率分别为 0 .91%和 1.6 1%。因此 ,在始花期选择晴朗天气收割 ,采用搭架晒干可获得优质、高产的苜蓿干草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收获时期生态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牛建忠  史德宽 《草地学报》1998,6(2):139-146
本文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山东省无棣县38年气象资料和苜蓿适宜收获物候期分析,评价该地区苜蓿收获时期的生态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茬苜蓿和第三茬苜蓿刈割晒制干草是完全可以成功的,第二茬苜蓿很难刈割晒制干草。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确定辽宁地区苜蓿干草最适收获条件。试验以“康赛”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刈割期、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苜蓿干草产量、品质及越冬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期推迟,苜蓿的营养品质明显下降,干草产量明显增加(P<0.05)。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苜蓿的干草产量和越冬率变化不显著(P>0.05)。留茬高度越高,第三茬苜蓿的营养成分、越冬率显著提高(P<0.05),干草产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辽宁地区苜蓿干草初花期收获最佳,全年刈割3次较为合理,留茬高度5~8 cm,末次刈割留茬高度10~13 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近日,从中南部地区苜蓿青贮加工利用技术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宁夏苜蓿青贮技术试验取得成功。目前苜蓿收获和储存方法主要是晒制干草,在收割、运输等环节中,青干草容易受天气条件限制,严重影响饲草质量。青贮技术能够有效的保存苜蓿的营养成分。根据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含量测定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夏秋季节,各类青草繁茂。农家应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收割青草进行晒制,为家畜备足冬春饲料。1.收割适期:用作晒制青干草的植物,应适时收割,这样,晒成的青干草,才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并且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如果收割太早,产量会降低;收割过晚,则茎秆变硬,纤维素含量增高,降低饲料消化率。各种植物的最佳割时间是:豆种植物在初开花期或盛花期;禾本科植物,在抽穗或扬花期,饲料高粱和大豆,在籽实接近饱满时期;其它农作物副产品,也应及时割,及时晒制,以免叶片枯黄或脱落,使养分散失。2.晒制方法: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