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不同产地荆芥药材挥发油中均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丁香烯、棕榈酸、亚麻酸等13种成分,其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2%~87.67%,其中荆芥挥发油特征成分胡薄荷酮以6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36.99%),3号样品最低(24.26%);而含量较高的薄荷酮以2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44.00%),6号样品最低(16.61%)。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有13种相同成分,但各种成分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瑞丽市种植的椒样薄荷鲜样中提取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各挥发性化学成分经质谱扫描后得到的色谱图通过质谱工作站Xcalibur3.0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NIST08标准质谱图数据库对比检索,并对图谱进行综合分析,鉴定出43种主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在精油中的相对质量分数。4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30%,其中含量较高的7个成分分别是薄荷酮(14.01%)、薄荷醇(53.80%)、月桂醛(4.83%)、肉豆蔻醇(3.05﹪)、α-甲基戊醛(2.66%)、红樟油(2.54%)和4-乙酸基-1-萜品烯(2.58%),占挥发油总量的83.47%。这些主要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因地域和种植条件的不同,决定了椒样薄荷精油的香气品质差异。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瑞丽本地种植的椒样薄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妙峰山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妙峰山玫瑰花瓣于采收当天提取和储存4 d后提取所得精油的化学成分变化,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以GC方法对玫瑰精油中的香叶醇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以GC-MS方法对玫瑰精油其他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主香成分之一香叶醇的含量,由当日提取的14.91%,冰箱保存4 d后降至6.44%,室温4 d后降至3.11%;GC-MS共检测到89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75个,玫瑰花所含的低沸点成分特别是主体香气成分在储藏4 d后含量明显降低。由此可见:储存对玫瑰精油香气成分有明显影响,冷藏对玫瑰精油成分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美国样品为对照,用GC-MS法分析了陕西甘泉、麟游、旬邑、千阳及长安库峪、石砭峪、冯三等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椒样薄荷精油的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分别占组分总量的96%以上。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均为薄荷酮、薄荷呋喃、乙酸薄荷酯、薄荷醇、α-蒎烯、β-蒎烯、苧烯、1、8-桉叶油素、3-辛醇、水烩烯、异薄荷酮、新薄荷醇、石竹烯、胡薄荷酮、大根香叶烯、胡椒醇、绿花醇等,但其含量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使精油香气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差异。陕西甘泉、麟游、旬邑、千阳、库峪、石砭峪等较高海拔(1000~1500m)地区精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与美国样品接近,各香气成分比例协调、和谐,香气圆韵、温和,清甜纯正,香气品质优,达到国际优质标准,可完全与目前世界公认的优等精油产品美国精油媲美;而长安冯三等较低海拔地区精油由于薄荷酮含量过高而薄荷醇含量过低,精油的特征香气不明显,香味较淡,稳定性差,香气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5.
四种薄荷植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引种成功的四种薄荷:黑胡椒薄荷(Mentha×piperita cv.)、薰衣草薄荷(Mentha piperita‘Lavandula)’、菠萝薄荷(Metha suaveolens‘Variegata)’以及留兰香(Mentha spicata)的植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薄荷的植物学性状差异显著;黑胡椒薄荷和薰衣草薄荷的精油含有率较高,分别为0.42和0.34 mL.(100g-)1.FW,菠萝薄荷和留兰香的精油含有率低,分别为0.009和0.088 mL.(100g-)1.FW;黑胡椒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呋喃27.49%、薄荷醇27.47%以及薄荷酮18.76%等,薰衣草薄荷精油中芳樟醇51.11%和乙酸芳樟酯13.58%是其主要成分,菠萝薄荷精油中氧化胡椒烯酮的含量超过80%,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氧化胡椒烯酮39.66%和柠檬烯20.49%。目前引种的四种薄荷,黑胡椒薄荷精油尚没有达到国际该类产品的质量标准;薰衣草薄荷既可以提取精油,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菠萝薄荷只适宜作为观赏性品种种植;本地区引种的留兰香,不宜用于提取留兰香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g).精油中可影响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触角电位反应的化学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精油,称重法测试薄荷精油对二化螟幼虫取食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分析薄荷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对二化螟成虫的电位反应。【结果】薄荷精油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显著的引诱取食作用,当浓度为0.15625 mg/mL时,取食率为123.01 %。GC-MS结果分析从薄荷精油中共检测出27个化合物,化合物含量占总含量的81.965 %,含量最多的为长叶薄荷酮,为15.854 %。GC-EAD测定结果表明,雌虫对薄荷精油中的12种化合物作出反应,长叶薄荷酮的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薄荷精油中的10种化合物有反应,丁子香酚对二化螟雄虫的影响最为强烈。【结论】薄荷精油中的长叶薄荷酮和丁子香酚可能是影响二化螟幼虫取食行为的主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对生长在不同郁闭度林下藿香全株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32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薄荷酮、草蒿脑、D-柠檬烯、异薄荷酮、胡薄荷酮、胡椒酮等;主成分薄荷酮相对含量分别占高、中、低各郁闭度总峰的38.31%、54.75%和33.15%。高、低郁闭度林下种植的藿香主要成分为薄荷酮、草蒿脑和异薄荷酮,中郁闭度林下的为薄荷酮、异薄荷酮和胡薄荷酮。根据精油成分和产量,藿香适宜种植在北京山区高郁闭度、中郁闭度林下。  相似文献   

8.
杨金  赵兴雷  易平  黄笃树  吴娜  闵勇  刘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3-1566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铃烯、乙酸香茅酯、香叶醇、芳樟醇、异薄荷酮、β-波旁烯和香榧烯醇等。[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使驱蚊香草精油化学成分大量损失,但对沸点高、相对难挥发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好地富集作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能很好地保留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全国不同产地玫瑰花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产于国内六个省的玫瑰花精油进行提取,并采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玫瑰花精油含量范围为0.023%(v/w)-0.056%(v/w)。共鉴定出49个化合物,包括9种醇,17种脂肪烃,12种羰基化合物,3种杂合物,2种苯系物和6种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主成分为二十烷(0.84%~17.81%)、二十一烷(1.07%~26.65%)、2-甲基庚烷(0.12%~9.14%)、4,5-二甲基辛烷(0.17%~3.13%)、3-甲基己烷(0.27%~11.74%)、香茅醇(0.51%~9.53%)、芳樟醇(0.31%~4.01%)。[结论]不同产地的玫瑰花精油含量及化学成分均有差异。产地对玫瑰花精油的影响研究将为稳定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种源同地栽培的同质园试验和同一种源异地栽培的迁地试验,分析不同类别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的17种氨基酸、8种矿质元素、总生物碱、6种玛咖酰胺等含量的差异及化学分化式样,为玛咖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对玛咖化学成分含量比较表明:同质园试验的4个种源之间的差异小于迁地试验2个产地之间的差异,前者在5个指标成分含量上具显著差异,而后者达11个;种源和产地影响的具体化学成分不尽相同,其中最突出的是同质园试验不同种源之间在分析的8种矿质元素上均无显著差异,而迁地试验玛咖有5种矿质元素含量及总含量差异显著;四川红原栽培的6号种源(H_6)的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阿坝(A_6);不同种源和产地对供试材料的玛咖酰胺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主成分分析、分级聚类分析和相似度系数(夹角余弦值)比较均表明:相同种源迁地试验的2类玛咖在总体化学相似性上呈现显著的差异和分化,其差异/分化程度显著大于供试的4个不同种源之间的差异/分化程度。供试玛咖的化学质量主要受产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不同产地的土壤条件直接影响玛咖块根的矿质元素含量;而现有不同种源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玛咖规范化生产中,应更注重产地的选择和环境条件的控制,同时,应进一步分析不同种源之间的遗传分化及其与化学相似性的相关性,以更好地解析遗传/种源效应。  相似文献   

11.
何忠梅  王慧  包海鹰  白冰  刘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6-10648
[目的]研究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期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从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从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13种化合物是相同的。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17种萜类化合物,6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9种萜类化合物,12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2种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即栽培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11.60%)、α-石竹烯(13.49%)、石竹烯氧化物(8.57%)、棕榈酸(10.86%)和亚油酸(9.00%);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8.10%)、α-石竹烯(19.50%)、石竹烯氧化物(14.22%)、棕榈酸(21.45%)和亚油酸(13.66%)。[结论]该法测定出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这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别对3个种源北柴胡在同地种植后收获期的根、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可溶性多糖、醇溶性浸出物和地上部分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源北柴胡不同器官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禹州种源北柴胡的叶片总黄酮含量最高,为0.41%;建昌种源北柴胡的根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为2.1%,花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最高,为23.6%,地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挥发性薄荷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高端卷烟上的应用效果,利用溶剂脱水法、相分离-凝聚法将薄荷油制备为微胶囊香精,并添加于卷烟滤嘴中。溶剂脱水法和相分离-凝聚法所制得的微胶囊中薄荷油含量分别为11.96%、16.30%,将其应用于云烟系列卷烟制品中,具有增加烟香、改善舒适性和余味的作用。其中,云烟(小熊猫)、云烟(软珍)、云烟(印象红)的薄荷油微胶囊适宜添加量为10mg/支,云烟(印象棕)的薄荷油微胶囊适宜添加量为15mg/支。溶剂脱水法和相分离-凝聚法制备得到的薄荷油微胶囊按10mg/支分别添加于云烟(软珍)滤嘴中,烟气总粒相物中薄荷油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02mg/支、0.567mg/支。  相似文献   

14.
将新鲜的薄荷叶用蒸馏水洗净晾干、无菌捣碎、过滤等获得薄荷叶提取液。配置不同浓度的提取液进行抑菌试验,用贴片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比较不同浓度的薄荷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的薄荷叶提取液所产生的抑菌圈大小不同,薄荷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80%时的抑菌作用最强,浓度大于80%和低于80%抑菌作用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青钱柳生长的影响,将青钱柳一年生苗分别种植在园艺营养土、红土、品氏泥炭土等三种栽培基质中,测定其长势、成熟叶产量、叶片化学成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三种栽培基质对青钱柳株高、地径增长的影响在时间先后上具有区别,但总体增长没有显著差异;红土栽培的青钱柳主干节间距最大;园艺营养土栽培的青钱柳叶片鲜重干重显著高于另两种,并具有最高的叶绿素含量,但导致最低的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变黄中期湿球高低及稳温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烤房烟叶烘烤提供参考。[方法]在变黄期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只调整38和42℃湿球温度和稳温时间,对粤烟97品种中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中部烟叶变黄中期湿球温度控制在35.5℃、稳温25 h,42℃湿球控制35.5℃、稳温13 h的T2处理,变黄期失水协调性较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颜色橘黄鲜亮,色度、油分较好,总糖、还原糖、糖碱比较高,烟碱、含氮量较低,评吸得分最高,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烟叶的评吸质量。[结论]变黄期的湿球温度高低及稳温时间长短对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以及评吸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中温、中湿,38℃稳温时间较长的T2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油炸处理对胡椒鲜果中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影响,从不同油炸料油比、油炸温度和油炸时间进行研究。经检测分析鉴定出未经油炸处理胡椒鲜果精油中18 种化学物质,料油比1:1、1:1.5、1:2、1:2.5 和1:3 时胡椒精油分别检测出28、22、27、24 和25 种化学物质;油炸温度为90、100、110、120、130℃时胡椒精油分别鉴定出21、26、22、25 和23 种化学物质;油炸时间为1、2、3、4、5 min 时胡椒精油分别含有29、22、23、21 和25 种化学物质。研究发现,不同油炸处理均使胡椒鲜果精油的化学物质成分增加,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3-蒈烯、D-柠檬烯、左旋-β-蒎烯、α-水芹烯和α-蒎烯等。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在贵州黔西南烟区进行烟区植烟制度基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对烟叶产量有明显的影响,对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对后季作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黔西南烟区最佳基追肥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19.
椒样薄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椒样薄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措施(播期、密度、氮磷钾用量、最佳收获期等)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椒样薄荷精油高产(≥80kg/hm^2)优质的农艺措施优化方案为:播期10月23日-11月7日(即霜降至立冬),密度18.2-27.0万苗/hm^2,施肥量纯氮142.9-180.0kg/hm^2、P2O593.3-139.2kg/hm^2,最佳收获期为主茎10%左右的花蕾开花期。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曲靖市烟叶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对云南省曲靖市下辖9个地区烟叶生产点所取的90个中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曲靖市各地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差异不大,烟叶成熟度好,油分好,结构疏松,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各地区烟叶的化学成分无显著差异,化学成分含量总体较为协调,综合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以师宗县最为适宜建设烟叶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