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合理的森林经营是科学应对、低成本应对诸如冰雪灾害等气象灾害发生、灾害控制的有效途径。诸如冰雪灾害等气象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林种结构、树种结构、生态功能造成的损伤部分区域是不可逆转的,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安全和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全椒林业雪后的科学研究和森林经营工作应该高度重视如何减轻森林冰雪灾害,结合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从造林树种选择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2.
高岚  谭李嫔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232-235
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探讨了森林冰雪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系统、全面的森林冰雪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地反映了森林冰雪灾害广度和深度,以期为灾后恢复重建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遭遇了罕见的冰雪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给林业带来了重大损失。就冰雪灾害给林业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焦鸿渤  叶清    彭琳玉    许方岳    幸娇萍    王立夫    邢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3):158-167
雨雪冰冻事件是影响中国南方地区农林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基于负积温与气温低于0℃的降水量与实际观测的冰雪冻害发生频次之间相关关系分析基础上,确定影响江西省森林冰冻灾害的主要气象因子,并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森林冰冻灾害风险评估因子。同时,应用Morlet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分析江西省森林冰冻灾害风险的年际变化规律。基于负积温与最低气温低于0℃的当日降水量的平均隶属度、纬度和海拔的相关关系,构建了江西森林冰冻灾害风险区划地理函数,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自然断点法对风险等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955-2018年,江西省冰冻灾害发生次数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冰冻灾害发生与负积温和当日降水量密切相关,利用负积温与低于0℃的降水量的平均隶属度可以有效地评估森林冰冻灾害风险;江西省森林冰冻灾害风险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武夷山脉、九岭山脉、罗霄山脉、雩山山脉以及庐山等平均海拔>1 000 m的山区。该结论可为江西省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资兴市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介绍了2008年冰雪灾害对资兴市林业造成的损失,提出了恰当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并分析了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春天,茶乡大地婺源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冰雪灾害.山,覆盖着厚厚的冰雪;茶,遭受严重冰雪冻害;大片茶叶初制加工厂倒塌……人们焦急如焚.面对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茶农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财政的大力扶持和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成功抗击了"冰魔",迎来了茶产业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7.
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害,继而在我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云南西双版纳垦区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橡胶白粉病灾害,垦区百万余亩正在发芽抽叶的橡胶树全部染病.  相似文献   

8.
哈登龙  刘丹  石冠红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17-217,219
阐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提出了其冰雪灾害后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原则与植被类型设计,并介绍了人工修复措施,最后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南方冰雪、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遭受了世界性的粮食涨价、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经历了灾害的影响和苦痛,感受了奥运带来的欢乐与荣光,向世界展示了国家和民族的成熟和希望.2008,值得记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小班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健康的主要灾害之一,准确预测森林火险对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森林火险预报缺乏小尺度预报的问题,以MTCLIM模型、WindNinja软件为基础,通过研究森林资源小班气象因子的计算与生成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模块,实现了森林资源小班火险天气等级的快速预报.试验分析表明,该...  相似文献   

11.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冰灾后粤北常绿阔叶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比较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种类组成、径级结构、样方分布以及腐烂等级状态。结果表明:冰灾后迎风坡林分的CWD贮量为14.81 t/hm2,明显高于背风坡林分5.66 t/hm2的CWD贮量;且不同坡向林分的CWD存在形式有较大的差异,迎风坡林分中CWD存在形式以倒木为主,而背风坡林分则以枯立木为主;倒木的分解速度较快,主要处于中度分解状态,而大多数枯立木则处于轻度分解状态;迎风坡林分大径级树种由于积雪作用,形成大量倒木;而背风坡林分小径级树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大量枯萎死亡。冰灾引起的CWD剧增会严重影响森林演替的进程,其中倒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短期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而枯立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必要对其进行长期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邱治军  王旭  杨怀  张永明  王旭  周光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86-11288,11339
通过研究热带风暴对海南岛东寨港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人工红树林及角果木(Ceriops ta-ga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天然红树林群落结构的影响表明,热带风暴后海桑-无瓣海桑人工林树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平均值分别减少2.8%、14.3%、12.1%,枝下高增加60.0%;角果木-红海榄天然林的树高增加8.3%,东西冠幅、南北冠幅无变化,枝下高增加20.0%;热带风暴对人工林的影响比天然林大;热带风暴前后不同树种的树高增长顺序为角果木〉红海榄〉无瓣海桑〉海桑;对冠幅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角果木〈红海榄〈海桑〈无瓣海桑;对枝下高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角果木〈红海榄〈海桑〈无瓣海桑;在热带风暴的影响下,海桑-无瓣海桑人工林凋落的生物量损失平均为0.22t/hm2,干生物量损失平均为0.13t/hm2;角果木-红海榄天然林生物量损失极小。总体而言,人工林中海桑的抗风性优于无瓣海桑,天然林中角果木的抗风性优于红海榄,天然林的抗风性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分析了北京西山4种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北京特大暴雨历时16 h多,累积降雨量164.4 mm,存在3个高峰期,70%的雨量集中在21日11:00~18:00曰各林分内穿透雨的波动趋势与林外降雨基本一致,林内的最大雨强均小于林外最大雨强,可见森林植被对于降雨具有削弱作用;各林分内穿透雨的起始时间均晚于林外降雨,结束时间相较于林外降雨也有推迟,说明森林植被对于降雨具有延滞作用;各林分树干茎流截留率范围为1.4%~2.1%,林冠截留率为19.8%~29.5%。  相似文献   

14.
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为合理改善林分结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地区温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布点的方式在东北地区7座温带森林分布的主要山脉上设置了327个调查取样点,调查面积共计32.7 hm2。研究以26 348株活立木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基于大尺度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作用路径和大小,分析了温度、降水和林分优势高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在结构方程模型中:(1)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都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间有很强的相关性;(2)温度和降水对生产力没有直接影响,而是分别通过影响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作用于生产力;(3)林分优势高对生产力也无直接影响,通过影响林分结构作用于森林生产力,且影响比温度和降水更大。结论中国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生产力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气候和林分优势高是通过作用于林分结构间接影响森林生产力。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温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湖北省森林认证为研究对象,综合林权权利结构和森林认证驱动力两大要素,构建了一套湖北省森林认证影响因素调查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森林认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经营使用权、森林认证认知、经营让渡权、认证标识认可、森林认证态度是影响湖北省开展森林认证的五大主导影响因素。同时,就湖北省开展森林认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实现湖北省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在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造成的损失状况做了研究.对受灾林地19 128株林木(D≥1 cm)的受灾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不同径级和不同树高因子下林木的受损状况差异做对比.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爱损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径级差异和树高差异.低矮的树木(H<6 m)趋向于被压弯,而翻蔸和腰折易发生在高的树...  相似文献   

17.
日本山地森林小流域悬移质泥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山地源头森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泥沙自动取样器和自计水位计,研究了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及其与洪水过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森林流域的泥沙来源主要是林道、沟道、沟道两边裸露地;河川径流中悬移质泥沙浓度与总泥沙浓度间有很好的相关性;降雨时悬移质泥沙浓度随流量过程的变化呈现出顺时针变化的套索;悬移质泥沙的输出过程属于波浪式变化;悬移质泥沙浓度最大值与洪峰流量几乎同时出现,属同步型;悬移质输沙量主要取决于10 min最大雨量;场降雨量对悬移质输沙量的贡献较大;单场大暴雨造成的悬移质输沙量占全年输沙量的5%左右;悬移质年输沙量的30%是由为数不多的几场降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结构,用树木高度、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森林景观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的整体景观效果,并对森林群落结构因子与森林景观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森林群落结构因子只与森林景观的个别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森林景观因子由相应的森林群落结构因子所生成,森林景观效果是森林群落整体结构特征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体现。图1表2参16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林立地与结构的关系及其对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立地因子和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并解析主导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  方法  在浙江省10个县(市)选择少受人为干扰的毛竹林,设置52个样地,通过随机森林筛选出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在此基础上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主导因子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  结果  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和竞争指数是林分结构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土层厚度和海拔高度是立地因子中影响毛竹林生物量的主导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所预设的路径能够被接受,也能较好体现所采集的数据。立竹度、林分平均胸径、竞争指数和土层厚度的总影响为正,对毛竹林生物量有正影响。海拔的总影响为负,对毛竹林生物量有负影响。林分平均胸径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最大,为0.739。立竹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间接影响最大,达0.492。立地因子中,土层厚度对毛竹林生物量的总影响大于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对毛竹林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结论  毛竹林的主要构件因子立竹度和林分平均胸径与毛竹林生物量的关系最为密切。海拔高度、土层厚度和竞争指数主要通过影响毛竹林的构件因子,间接影响毛竹林生物量。在毛竹林经营中,应当综合考虑立地因子、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在充分利用立地潜力的基础上,调控毛竹林结构,提高毛竹林生产力。图3表3参40  相似文献   

20.
陆昕  胡海清  关岛  孙龙  魏书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449-7452,7455
森林火灾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重新分配,具有调节和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护某些物种生存的作用。该文对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减灾效益作出评价,提出科学的林火管理建议,希望在以后的大兴安岭森林防火实践中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