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晋单55号特征特性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晋单55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玉米研究室以自交系运XL红作母本、自交系运98-2-1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200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粮饲兼用、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的特点,可以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闽椒1号是以自交系79-5为母本、自交系68-2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组合,属早中熟品种,经品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在高温高湿下具有很高的综合抗病水平,适合华南地区春季及秋延春大棚保护地栽培。总结闽椒1号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番茄新品种金冠七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金冠七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2006年以自交系06-461为母本,以自交系06-3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种。母本06-461来源于83-72-6-3×04-113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06-381来源于01-136×01-137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4.
青椒新品种CM1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M102青椒杂一代新品种选用东北地方品种巨早851自交系851-03-01-03为母本,美国材料HL189经多代系选提纯获得的189-02-04-02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甜椒杂一代品种.  相似文献   

5.
1 品种来源 平椒系列辣椒新品种是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牛角型一代杂种。其中,平椒1号是以尖椒型自交系9799为母本,甜椒型自交系9713为父本配制的牛角型一代杂种;平椒2号是以尖椒型自交系9799为母本,甜椒型自交系9719为父本配制的微辣牛角型一代杂种;平椒3号是以尖椒型自交系99101为母本,尖椒型自交系9949为父本配制的浓辣牛角型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6.
濮椒7号是以2008年从海南地方品种引进经5代单株自交定向选择育成的自交系H0825为母本,以2008年从山东寿光引进黄绿长羊角椒经5代自交纯合而成的优良自交系P256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果面微皱有光泽,旋果,微辣,商品性好,炭疽病、疫病、病毒病的抗性优于对照平椒9199,早春大棚地膜栽培每亩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可达1 500 kg和3 500 kg左右,适于在河南及周边早春保护地栽培。2016年通过河南省鉴定。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新品种俊丽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00-901
西葫芦新品种俊丽3号是以国外引进材料中经多代系选而成的单株,再经连续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12-5为母本,以国外优良品系杂交后选出的单株,经多代自交分离、加代定向选择后育成的高代自交系G-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密植、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平均产量2 458.5 kg/hm~2;具有良好的区域适应性,是山西省中北部及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于2015年12月30日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8.
番茄新品种——金冠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生  唐宁 《新农业》2009,(8):29-29
金冠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2002年以优良自交系02-63为母本,抗叶霉病自交系02-2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番茄新品种;2004年通过专家鉴定,2005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审定.  相似文献   

9.
盛椒11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4):83-83
<正>选育单位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HF201-91×HF201-95。母本HF201-91是从日本杂交种中分离出,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父本HF201-95是从国内牛角椒中分离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  相似文献   

10.
制干辣椒新品种天椒1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辣椒新品种天椒11号是以自育自交系24-1-2-1-1-1-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34-1-1-1-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制干辣椒杂交种。在2013—2014年进行的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干椒平均折合产量5 739.0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谷线椒增产27.00%。天椒11号为线椒,从定植到红果成熟95 d左右,生长势中等。红熟果深红色,果面微皱,果长21.6 cm,果径1.54 cm,果肉厚0.19 cm,单果质量15.6 g,单株结果 61个,辣味强。适宜在甘肃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冀研8号是利用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8为母本,以优良辣椒自交系L16—2为父本配制成的杂交一代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早熟,果实牛角形,商品性好,单果重70g,味辣,抗病毒病,较抗疫病,适宜保护地和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产量49.6 ̄63.6t/hm2。  相似文献   

12.
旱玉5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于1999年以自选系太160-2为母本,耐深播长根茎玉米自选系LR1921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从出苗到适宜采收期(蜡熟期)需有效积温2550℃,在太原地区春播生育期大约115d。旱玉5号增产潜力大,生物产量高,活秆成熟。在各级示范试验中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并且抗多种病害,抗倒伏,抗旱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46500株/hm2。平均产量为9276.5kg/hm2。  相似文献   

13.
蓖麻新品种汾蓖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新品种汾蓖1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性系04MF-36-16为母本,以恢复系04S9-3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在2008年和2010年山西省蓖麻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2275.5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蓖麻2号(折合平均产量2144.7 kg/hm2)增产6.1%。脂肪酸含量68.25,出仁率73%,生育期112 d,适宜于山西、吉林、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无霜期120 d以上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忻糯3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N301为母本、自选系N401为父本,于2002年选育而成,通过2005—2007年的直接生产试验,3 a平均产量9 694 kg/hm2,比对照增产5.0%,比垦黏1号增产18.1%,于200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一般产量为0.8万~1.0万kg/hm2,最高产量可达1.2万kg/hm2以上;抗穗腐病、矮花叶病、青枯病等多种病害,营养丰富,既可作为干籽粒加工用,也可鲜食利用;适宜在山西省中北部地区种植,结合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从美国引入Hobbit优异种质,利用单交、回交、梯级杂交的方法成功育成适宜密植的半矮秆高油大豆品种(系)合丰42和超高产半矮秆大豆合98-1667,以及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系合辐04-4、合辐04-38、合辐04-46、合辐04-52、合辐04-60,这些高油品系脂肪含量在23.1%-24.2%,是未来高油大豆生产和高油育种宝贵种质。通过研究表明:Hobbit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矮源,也是高油育种优异大豆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玉米生产上病害发生危害严重,缺乏抗病丰产杂交种的问题,利用国内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组配基础群体,采用回交转育、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方法,以选育的抗病优良自交系‘X136-4’为母本,‘X232’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201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茎腐病、矮花叶病,抗穗腐病、粗缩病,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14%。区试平均产量9630.8 kg/hm2,比对照增产6.4%;生产试验产量9976.5 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6.8%;该品种的制种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在生产上提出了适期早播,因地合理密植,科学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表明,该品种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L-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海生  李秀珍  吴聚兰  张鑫鑫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026-1028,1039
L-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大豆雄性不育系MSP-287为母本、当地主推品种为父本进行天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好、综合抗性好,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豆2010002。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 739.8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2 544.0 kg/hm2)增产7.7%。蛋白质含量40.89%,脂肪含量22.13%。抗SMV-SC3,SMV-SC7和大豆灰斑病,适合山西省中部地区春播和晋南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18.
酿饲兼用高粱杂交种平杂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杂8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用高粱雄性不育系永1762作母本、恢复系平恢8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淀粉、赖氨酸含量高,成熟时茎、叶青绿,饲喂效果好,综合利用价值高,适应性广.在2003-2004年的国家高粱区试中平杂8号平均折合产量8 019.0 kg/hm2,较对照晋杂12和锦杂93分别增长5.3%和6.8%.在2004年国家高粱新优组合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512.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18.1%.适宜在甘肃、陕西、宁夏、河北、山西及辽宁锦州、朝阳等高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郑红2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22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江苏省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于2001年从徐01 -2-9开放授粉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高淀粉、抗病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原品系号为郑04-4-2.2008-2009年参加国家北方薯区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鉴定试验,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0763.5 kg/hm2、29313....  相似文献   

20.
桂木9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木9号是利用丰产性好的印度改良木豆品系ICPL 90008与抗病虫、植株高大的广西地方种木豆2号杂交,经7年7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木豆新品系。该品系具有分枝多、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用途广等特点,产量比目前推广的品种要高,公顷产量在2250~3000kg之间,适合作粮食、青饲料和生态树种。根据不同用途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和种植密度,科学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注意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