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新疆棉田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的空间分布型,于2012-2014年对新疆喀什地区棉田牧草盲蝽种群数量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5种聚集度指数、Iwao m*-m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判定牧草盲蝽成虫、若虫及整个种群(成虫和若虫)在棉田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牧草盲蝽成虫、若虫及整个种群的久野指数C_A0、负二项分布参数k0、丛生指数I0、聚块指数m*/~-1,表明三者在新疆棉田均呈聚集分布。且牧草盲蝽成虫和若虫的Blackith聚集均数λ2,说明二者在棉田的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Iwao m*-m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牧草盲蝽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α0、β1);Taylor幂法则分析结果表明,牧草盲蝽成虫、若虫和整个种群在棉田更趋向于聚集分布,聚集度依赖于密度。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86年8月至1987年7月期间:对南宁芒果扁喙叶蝉(Idiocerus incertus(Baker))春夏秋季种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按照Iwao方法和Taylor方法,应用M~*=α+βM和V=aM~b拟合原始数据,测定其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析了种群的聚集特征和原因,并应用分布型参数拟定了理论抽样数.本文提供的各项参数为该虫春、夏、秋季种群的防治、抽样调查和野外资料分析提供必需的生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株的空间分布及其抽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五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细菌性基腐病株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型,属一般负二项分布。病株空间结构以疏松个体群形式存在,个体群间是聚集的,个体群内是随机的。个体群平均大小为0.1~0.2m~2。利用分布型参数K、α、β值,分析了病株聚集的原因;探讨了平均密度与k值的关系;确定了理论抽样数。比较几种顺序抽样方法,以平行线法效果最佳。依(?)=41.5032Pe~(1·2603)关系可由病丛率来估计病株密度。  相似文献   

4.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株的空间分布及其抽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五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细菌性基腐病株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型,属一般负二项分布。病株空间结构以疏松个体群形式存在,个体群间是聚集的,个体群内是随机的。个体群平均大小为0.1~0.2m2。利用分布型参数K、α、β值,分析了病株聚集的原因;探讨了平均密度与k值的关系;确定了理论抽样数。比较几种顺序抽样方法,以平行线法效果最佳。依X=41.5032Pe1·2603关系可由病丛率来估计病株密度。  相似文献   

5.
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聚集强度指标和2种线性回归对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检验,对各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石榴园中的分布为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用Iwao回归法中的α、β参数计算出了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6.
在几年研究姜瘟流行规律的基础上,对姜瘟在田间周年流行时间序列中空间分布型的变化作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应用7种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扩散系数 C 检验结果表明,姜瘟在田间的扩散系数 C 都大于概率为95%的随机分布型 C 值置信区间上限;Taylor 指数法则检验得:S~2=2.4280X~(1·1722);(?)-M 回归方程为:(?)=1.0529+1.2597M,改进后的模型为:(?)=0.7933+1.8084M-0.1492M~2;I 值、Ca 值在整个姜瘟时间序列中始终大于0;(?)值、(?)/M 值始终大于1,这些检验结果表明姜瘟在田间呈聚集分布,但在极少数重病田当病蔸率达60%左右时,分布型呈随机分布,病蔸率达75%以上时,则趋均匀分布.抽样方法比较结果是以采用平行线、棋盘式和 Z 字型取样法为宜.文中还讨论了在不同发病率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7.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的M*-M回归法、Taylor幂法则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病叶的空间分布是随机趋向聚集的分布类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强度的大小与病叶密度的大小有关.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与病害自身特性或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抽样方法中.以双对角线抽样方法为最佳,其次是平行线和棋盘式抽样.同时利用空问分布的有关参数,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给出了不同病叶密度下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8.
柑橘木虱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秋季柑橘木虱不同发生密度果园调查取得的11组样本资料,应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等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柑橘木虱成虫在柑橘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明确,当m<3.463 8时和m≥3.463 8时,有其不同的聚集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Iwao的M*-回归检验方程明确了最佳样方大小;通过几种抽样方式比较,以五点式和跳跃式为最佳,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和最佳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9.
纹枯病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引入聚集度指数(I;C;Iδ和M*等)及平均拥挤度~平均密度系数的测定方法研究了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纹枯病株和丛的分布是:分布的基本成份是聚集的(α>0),即有明显的成团性。而集群内的分布是均匀的(β<1)。  相似文献   

10.
潜蝇姬小蜂幼虫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Iwao和Tayla’s回归模型以及6个聚集度指标(C、CA、M^*、M^8/m、I、K),对蚕豆田潜蝇姬小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属聚集分布,为田间调查及保护天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枣树Zizyphus jujube目前为新疆种植面积最大果树,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为枣树危害最为严重的有害生物。运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方程对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截形叶螨在枣树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对密度有依赖性,个体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通过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λ)分析得出,聚集原因是由害虫自身聚集行为和周围环境共同影响所致。同时利用Iwao回归分析中的参数α、β确定了截形叶螨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28.673/m+0.451)。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Iwao平均拥挤度m=α+βm,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了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在甘蔗地的空间分布。得出其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并且聚集是由于环境作用和此虫在冬季比较密集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刘政  孙艳  王少山  李国英 《植物保护》2010,36(6):125-127
应用平均拥挤度指标、扩散指数等6种聚集度指标以及Iwao回归法、Taylor幂函数法等方法分析了白星花金龟种群在玉米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白星花金龟种群呈现聚集分布特征,并且聚集程度较高;分析拟合了白星花金龟在玉米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菠萝灰粉蚧的雌成虫进行田间调查,应用David和Moore的聚集性指标、Cassie的指标C和Kuno的指标CA、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及聚块性指标m*/m 3个聚集性指标及Taylor的幂法则和Iwao的m* m的回归法对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其在剑麻株内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引起聚集的原因主要是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自身习性,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重要外来入侵害虫,危害刺桐属多种植物。本文调查研究了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的数量分布和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金脉刺桐嫩枝上靠近生长点(芽头)一端刺桐姬小蜂虫瘿数量较多,15 cm以内占90%以上,距离越远越少,其虫瘿数量比率(Y)和枝条长度(X)关系方程为Y=72.577e-0.138X。对频次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刺桐嫩枝上虫瘿主要以虫瘿集体形式出现。获得的虫瘿空间格局主要参数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聚块性指数M*/M等均显著大于1,表明虫瘿是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较强。建立的Iwao M*-M方程为M*=1.75+3.51M、Taylor幂函数法则模型为lg s2=0.554+1.828lgx珋。  相似文献   

16.
稻田蜘蛛优势种田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彪  秦守明 《昆虫天敌》1989,11(1):20-27
用四种方法测定稻田蜘蛛分布型,结果表现一致。混合种群为潘松分布,趋于正二项分布。四个优势种以草间小黑蛛为潘松分布,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拟水狼蛛均为聚集分布。应用Iwao(1971)提出的以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的关系为基础决定样本数的公式,求得混合种群理论抽样数n=25.6/(?)-1.7,表明随着蜘蛛数量的增加,所需抽样数依次减少。根据Iwao把序贯抽样过程中接受与拒收的两条直线公式,结合当地稻飞虱发生危害情况,建立了序贯抽样检定表,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保护利用稻田蜘蛛等有益生物,是害虫综合治理中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有必要开展对蜘蛛田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雌成虫侵入孔在葡萄树上的分布,测定了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 (Blandford)]雌成虫侵入孔的空间分布型。空间分布型拟合检验、聚集度指标测定、Taylor幂法则和m*-m (Iwao) 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光滑足距小蠹雌成虫侵入孔在葡萄地和葡萄树树体上均呈聚集分布,且都为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雌成虫侵入孔主要分布在葡萄树0~60 cm高度的主干上。  相似文献   

18.
陈观浩  梁盛铭 《江西植保》2010,33(3):122-123
运用5个聚集度指标和2种回归方法对柑橘潜叶蛾幼虫在化橘红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幼虫呈聚集分布,聚集与环境条件和柑橘潜叶蛾本身的聚集行为有关。在此基础上,应用Iwao的抽样模型建立了柑橘潜叶蛾幼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公式:n=(1/D)2(2.6535/m+0.0851)。并根据Gerrard的零频率模型建立了估计该种群平均密度的零频率模型:m=1.9159[-ln(1-p)]1.0135。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频次分布拟合x^2检验、Iwao的m=α+βm、Iwao的m=α+βm回归、Taylor的幂法则等8种方法,通过对7块麦田中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幼虫及其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瓢虫幼虫的单种种群还是混合种群,其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主要是由其自身习性所致。抽样方式以棋盘式抽样代表性较强,其它方式较差。  相似文献   

20.
对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表明,各项聚集度指标均符合聚集分布的检定标准。聚集的原因是由其自身的行为习性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引起的。应用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分析法测定出孪斑唇瓢虫成虫、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是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的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同时采用Iwao方法求出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