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尚涛 《吉林蔬菜》2016,(6):40-41
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随着姜连作和大规模的种植,在生产过程中病害有加重危害和扩大蔓延的趋势。生姜病害主要有姜瘟病、腐烂病、斑点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在我市对生姜生产威胁最大的是姜瘟病,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是当前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现将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芦笋褐斑病、茎枯病、立枯病、叶枯病、炭疽病、茎腐病、夜蛾类害虫、蚜虫、蓟马等危害症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兰花生产中常见的病害(炭疽病、白绢病、叶枯病、软腐病等)和虫害(蓟马、介壳虫和蚜虫等)的为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葡萄炭疽病的为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葡萄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苹果炭疽病对嘎拉、金帅、名月等易感品种的危害越来越大。尤其2017年年7月份后持续高温,降雨频繁,更有利于炭疽叶枯病的侵染。许多果农,尤其是前几年对该病防治较好的,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喷药次数没有增加,防治不及时,造成炭疽叶枯病大爆发,落叶严重。在2017年高温、高湿的气候  相似文献   

6.
香葱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香葱有着广泛的市场和不菲的价格.但香葱的几种病害一直困扰着人们,其常见病有叶枯病、炭疽病、白腐病、锈病、疫病.菟丝子病、黑霉病等.现将其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湘北地区有机南瓜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笔者观察,近几年湘北地区有机南瓜(图1)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白绢病、病毒病、蔓枯病、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叶枯病、疫病等,主要害虫有黄守瓜.为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特总结如下几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脐橙炭疽病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一般表现为慢性型、急性型、落叶型3种症状,以急性炭疽病和落叶性炭疽病危害重。诱发炭疽病发生的主导因素是高温高湿和长时间的降雨,因江西赣南地区这样的气候条件出现较多,稍不注意防治,易引起炭疽病的暴发而导致大量枯梢、落叶和落果,危害较重,果农应注意防治好炭疽病。1发生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9.
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地处黄河故道区域的安徽淮北地区近年来大面积发生的苹果叶枯病进行了研究。观察了该种叶枯病危害苹果叶片和果实的症状,鉴定出致病菌为炭疽菌,暂被称做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研究了苹果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波尔多液是应用范围最广、使用历史最久的果树上最常用的保护性无机铜杀菌剂,在目前果树病害防治上占有重要地位,能有效地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腐烂病、褐斑病、炭疽病、炭疽菌叶枯病等多种病害。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水溶液和石灰乳混合制成的一种天蓝色、不透明、黏稠状的悬浮液,呈碱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冷型草坪草病害发生种类及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庆椿  王东 《西南园艺》2005,33(3):15-17
在重庆市万州区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镜检,发现草坪草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是叶褐斑病和锈病,其次是德氏霉叶枯病(网斑病)和炭疽病,黑粉病、炭疽病、白粉病、镰刀枯萎病、腐霉病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通过对褐斑病、锈病的室内药效试验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斑粉脱、力克菌、三唑酮、百·乙、星灿、苗菌敌、根腐灵、多菌灵、绿亨一号均具有明显抑菌及防治效果;抑防锈病以斑粉脱效果最好,抑防褐斑病以苗菌敌和绿亨一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北省二季作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该区马铃薯生产中的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丝核菌病、炭疽病、环腐病这六大常见病害的病害症状与发病特点,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并结合药剂防治,为北方二季作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创新生姜栽培技术模式,以传统遮光栽培和裸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弥雾栽培对姜田小气候及生姜生长、产量和叶片水气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雾栽培可通过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植株冠层气温及叶温,增大叶片气孔导度,显著增强叶片的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弥雾栽培生姜植株地上部生长量虽不及传统遮光栽培,但根茎生长量较大,产量可达2 688.68 kg·(667 m2-1,较裸地栽培增产31.30%。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遮荫方式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同的遮荫方式与遮荫程度对生姜生长及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以覆草(麦秸)的处理植株长势较好,产量最高。其次以遮荫60%(插姜草)的处理增产效果较好,而不插姜草与过度遮荫则导致产量降低。因覆草省工省力、成本低廉、增产显著,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土壤容重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容重分别为1.49(CK)、1.36(T1)、1.20(T2)g·cm-3的3种土壤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容重较小的土壤,其孔隙度较大,最大持水量较高,有利于生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生长末期T2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和叶片数分别比CK增加17.9%、14.0%、35.2%和36.1%,单株根、茎、叶、根茎鲜质量分别比CK提高43.3%、24.4%、28.1%和35.2%,收获时CK、T1、T2的产量分别为2534.1、3017.7和3326.8kg·(667m2)-1,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此外,生姜根茎干物质、淀粉及挥发油含量随土壤容重降低而降低,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则相反,粗纤维、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则基本不受土壤容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斌 《长江蔬菜》2011,(22):69-70
在叶枯病的发病高峰期,对成蒜早2号和温江红七星的叶枯病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成蒜早2号表现出苗快、叶片生长迅速;二者叶枯病发病时间相同,为害程度相当,但成蒜早2号前期发病较轻,中间还有起伏,表现出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一些侵染性病害的影响,浙江省主要梨产区出现早期落叶严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砂梨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商业梨园主栽品种的田间调查发现,不同品种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不同。圆黄为黑斑病的易感品种,但对炭疽病的抗性较强;黄花和翠冠较抗黑斑病,但黄花炭疽病的发病率较高;3个品种的锈病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病菌侵染和落叶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菌侵染后翠冠和圆黄落叶较黄花早;受黑斑病菌侵染的叶片最易脱落,而梨炭疽病菌和梨锈病菌不易引起落叶,仅在后期形成穿孔。总体上圆黄早期落叶现象最为严重。受梨黑斑病菌侵染后,叶片诱导POD活性的增加来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8.
The rhizome, stem and leaf aqueous extracts of ginger were assayed at 10, 20, 40, and 80 g l−1 for their effect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of soybean and chive. All aqueous extracts at all concentrations inhibited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water uptake and lipase activity of soybean and chiv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the degree of inhibi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mental extracts concentration. The degree of toxicity of different ginger plant parts can be classified in order of decreasing inhibition as stem > leaf > rhizom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rhizome, stem and leaf of ginger contain water-soluble allelochemicals which could inhibit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soybean and chive. The rhizome is the main harvested part of ginger. The residue (mainly stems and leaves) of the ginger plant sh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field so as to diminish its inhibitory effect. 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specify and verify the allelochemicals produced by this pla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ginger allelochemicals are heterotoxic, and thus intercropping should not be practiced using ginger.  相似文献   

19.
菜用黄麻新品种福农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农1号是采用长果种黄麻泰字4号通过60Co γ射线219 Gy剂量辐射诱变,经多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菜用黄麻新品种。叶柄、托叶、花萼、蒴果绿色,腋芽发达,群体整齐。单叶互生,叶片长卵圆形,平均长为16.5 cm,宽为7.8 cm;叶缘锯齿,叶基一对锯齿尖延长成须状;叶柄绿色;托叶小、绿色。采摘嫩茎叶后株高可控制在130~160 cm,分枝数15个左右,茎粗1.60 cm。苗期生长缓慢,中后期生长迅速。全生育期(从播种至种子成熟)170~184 d(天)。嫩茎叶产量1 205.1~1 483.9 kg·(667 m2-1。经田间种植调查,对黄麻黑点炭疽病、立枯病和茎斑病的抗性优于对照翠绿、泰字4号和宽叶长果。  相似文献   

20.
氮营养与菜薹炭疽病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暹  陈晓燕 《园艺学报》2002,29(4):329-332
 研究了6 种氮营养水平处理对菜薹炭疽病及气孔密度、叶绿素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水平的植株气孔密度最小, 病情指数最低, 而过高、过低或不施氮营养, 特别是高氮水平下更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 病情指数增高。炭疽病菌可破坏叶绿素的合成, 诱导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 而适宜的氮营养水平可抑制炭疽病菌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和可溶性糖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