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通过田间试验,明确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喷雾法于2016-2017年在山东省海阳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d,有效成分用量75、100和125g·hm~(-2)处理防效为80.73%~95.40%,3次药后20d,防效仍达81.74%~93.34%,持效期较长,显著优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100g·hm~(-2))防效66.84%~71.72%,优于或相当于300g·L~(-1)氟唑菌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80g·hm~(-2))防效78.82%~87.66%。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悬浮剂是一种防治黄瓜白粉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在黄瓜白粉发生前或初期,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用量75~125g·hm~(-2)。  相似文献   

2.
旨在筛选防治黄瓜灰霉病的有效药剂,探讨生物糖脂对灰霉菌杀菌剂药效的影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不同杀菌剂对黄瓜灰霉菌的室内毒力,根据测定结果,选取3种抑菌效果适中的杀菌剂与生物糖脂复配后进行黄瓜灰霉病盆栽防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啶菌噁唑EC、30%啶酰·咯菌腈SC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显著,EC50值均小于1.00mg/L,分别为0.155 0mg/L和0.178 9mg/L,可作为有效药剂用于进一步的田间试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与生物糖脂混合施用后其防效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生物糖脂和所用杀菌剂复配具有增效作用,在生产中可以将杀菌剂与生物糖脂进行复配来更好地防治灰霉病。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以250 g/L嘧菌酯SC作对照,采用田间试验研究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氯苯醚酰胺SC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防效,最佳使用剂量为18.33~25.0 g/亩,防效均优于250 g/L嘧菌酯SC,且对黄瓜生长安全,是防治黄瓜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4.
西瓜白粉病是苏北地区西瓜保护地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等4种药剂在淮安市主栽品种"早佳-8424"上进行了西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2 000倍、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3 000倍、75%肟菌·戊唑醇WDG 1 500倍连续2次施药后,防效均在90%以上,75%肟菌·戊唑醇WDG 3 000倍和10%苯醚菌酯SC1 500倍2次用药防效分别达到82.02%和76.60%,而50%多菌灵WP800倍防治效果不理想,仅为45.12%。总体上看,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DG和10%苯醚菌酯SC3种药剂对西瓜白粉病的防治均有较好的防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及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在0.3255.256μg/m L;3次施药后7 d平均防效在84.07%93.10%,其中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超过90%。[结论]6种杀菌剂能较好地防治葡萄霜霉病,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较高,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Curtis) Wei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陕西省目前设施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需筛选有效防治该病害的药剂。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黄瓜靶斑病菌,并根据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效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咪鲜胺TC、20%苯醚甲环唑ME、30%苯甲·吡唑酯SC、200 g/L氟酰羟·苯甲唑SC、40%氟硅唑EC、26%苯甲·嘧菌酯SC和430 g/L戊唑醇SC对黄瓜靶斑病菌的生长抑制显著,EC50值介于0.124 6 mg/L和25.960 1 mg/L,其中96%咪鲜胺TC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为0.124 6 mg/L,可用于进一步的田间防效试验。而43%氟菌·肟菌酯SC对黄瓜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差,EC50值为5 974.384 2 mg/L,试验结果表明黄瓜靶斑病菌对氟菌·肟菌酯已有很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对番茄叶霉病、晚疫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复配型杀菌剂,评价该药剂对番茄生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几种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次药后14 d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最好,分别为83.81%、84.62%;其次是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和50%克菌丹WP,防效相当,分别为77.23%、77.62%。2次药后14 d对番茄晚疫病防效最好的是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防效为92.8%,其次是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防效较低的是50%克菌丹WP。[结论]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2%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胺SC复配型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叶霉病和晚疫病发病初期轮换交替使用,对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44-146
为明确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25,50,75 g(a.i.)·hm-2在两次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0.04%,91.12%和93.30%,在两次药后21 d的防效分别为83.47%,85.64%和87.75%,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好,持效期长,是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一种较好的复配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筛选出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研究结果表明:29%吡唑萘菌胺·嘧菌酯SC和43%氟菌·肟菌酯SC防效较好,药剂指导用量下防效分别为83.15%和80.42%。若将该2种药剂用量分别调整到750mL/hm~2和600mL/hm~2,防效可分别提升到86.52%和82.54%,可在高架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QoIs和DMIs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性,在山东省黄瓜主产区采集黄瓜白粉病菌菌株,测定不同地区及不同年份的黄瓜白粉病菌对常用QoIs和DMIs杀菌剂的敏感性,并在泰安岱岳区进行3年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除氟硅唑以外,城阳黄瓜白粉病菌对QoIs和DMIs 2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最低;淄川黄瓜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最高,对4种药剂的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7.29,19.66,27.40,250.00倍。与2011年相比,2013年和2017年常用QoIs和DMIs杀菌剂对泰安黄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均不同程度降低。泰安地区的田间防效结果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3年除吡唑醚菌酯外2类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017年几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和己唑醇的防效下降尤为明显。综合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地区黄瓜白粉病菌对QoIs和DMIs两类杀菌剂的敏感程度有一定的异质性,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泰安岱岳区黄瓜白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敏感度呈显著下降趋势,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也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11.
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上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不仅降低葡萄产量,还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白粉病高效安全杀菌剂,明确供试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种生产上已登记杀菌剂开展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评比试验;[结果]所有供试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5个化学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有效成分用量120.0 mg/kg和40%苯甲·吡唑酯SC有效成分用量228.6 mg/kg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且持效性较长;在3个生物杀菌剂中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的是10%多抗霉素WP,其有效成分用量111.1 mg/kg,末次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为72.5%和71.7%;[结论]上述试验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40%苯甲·吡唑酯SC和10%多抗霉素WP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应注意与其它供试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葡萄白粉病病菌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谭定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89-3890
[目的]明确2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200 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200 g/L NC-224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00 g/hm2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2 10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且对黄瓜安全.[结论]200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70%甲基硫菌灵·硫磺WP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适宜药剂,以黄瓜品种为试材,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用70%甲基硫茵灵·硫磺WP、70%甲基硫菌灵WP、50%硫磺SC以及15%三唑酮WP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硫磺WP对黄瓜白粉病有优良的防治效果,浓度为1350~1500mL·hm-2时防效最佳,连喷3次防效可达到82.58%~87.55%。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连续2次用药,可大幅提高防效。第1次用药后7天,30%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为70.34%,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速效性较好,防效整体略优于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其25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79.98%;第2次用药后7天,各处理的防效普遍达到85%以上,其中,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80倍液的防效分别高达96.37%和97.10%。田间应用时,推荐哈茨木霉菌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均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 224 g/hm2、500 g/L氟啶胺悬浮剂200 g/hm2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 g/hm2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80%。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仍可用于番茄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3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3种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30g/L戊唑醇悬浮剂在161.25g/hm2用量时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防治唐山秋瓜霜霉病的最佳药剂,以清水作对照,对6种供试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唐山秋瓜生长安全,且均对唐山秋瓜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米西达(120 g/hm2)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在90%以上,防效最好,且药效持续时间最长;72%克露WP (540 g/hm2)和大生M-4580%WP (900 g/hm2)防效次之,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维持在80%以上。建议在生产上各供试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唐山秋瓜霜霉病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8%氟硅唑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氟硅唑微乳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黄瓜白粉病始发期使用效果较好,适宜用量以有效成份69~90 g/hm2为宜,该药对黄瓜安全,无药害产生,对植株生长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菌丝体生长速率抑制法和盆栽喷雾法测定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16种植物病原菌的离体杀菌活性及其对9种植物病害的盆栽防效。结果表明,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特比萘酚对8种真菌(山茶灰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蜀黍赤霉病菌、茄链格孢病菌、火龙果溃疡病菌、香蕉炭疽病菌、橡胶炭疽病菌和冬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8种真菌的EC50为0.03~0.24 mg·L?1,盐酸特比萘酚对山茶灰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蜀黍赤霉病菌、茄链格孢病菌和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EC50为0.03~0.22 mg·L?1。盆栽活体实验结果表明,特比萘酚和盐酸特比萘酚对多种农作物真菌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浓度为100 mg·L?1时均能100%控制豇豆白粉病;在浓度为400 mg·L?1时均能够有效抑制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黄瓜靶斑病、黄瓜白粉病和玉米大斑病,防效达到9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