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我国特有易危种丽江百合(Lilium lijiangense)的种质资源保护、快速繁殖及园林应用奠定基础,以野生丽江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探究其最佳灭菌方法,鳞茎不同部位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以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丽江百合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结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江百合鳞片最佳灭菌方案为5%NaClO 8 min+75%乙醇30 s;鳞片分化能力为基部>中部>上部;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2.0 mg/L6-BA+0.1 mg/L NAA;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最佳生根结鳞茎培养基为1/2MS+0.1 mg/LNAA+0.01 mg/L IBA。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宜丽江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
为野生泸定百合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应用提供依据,以其鳞片为外植体,观察其不定芽的诱导、增殖以及生根培养情况。结果表明:野生泸定百合鳞片用0.1%升汞消毒15 min,效果较好;MS+6-BA1.0mg/L+NAA0.1mg/L为野生泸定百合鳞片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平均每鳞片分化芽数达5.4个;MS+6-BA 2.0mg/L+NAA 0.05mg/L为鳞片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7.66;1/2MS+IBA 1.0mg/L为鳞片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95.2%,平均根数5.3条,平均根长3.9cm。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保存、扩繁秦岭野生宜昌百合资源,以秦岭野生宜昌百合为材料,研究了鳞片和叶片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鳞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 6-BA+0.05 mg/L NAA,鳞片分化不定芽的能力为基部>中部>上部,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片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2.0 mg/L 2,4-D,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率为基部高,中部和尖部低,且基部与中部和尖部差异极显著;不定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05 mg/L NAA;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4 mg/L NAA+1.0 g/L活性炭(AC)。以上结果表明,鳞片和叶片分化不定芽存在明显的位置效应,6-BA和NAA配合对不定芽增殖有良好的效果,NAA和AC配合适宜生根。  相似文献   

4.
以毛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比较了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鳞片小鳞茎等诱导的影响,旨在建立毛百合鳞片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0.5 mg/L NAA+ 0.5 mg/L 6-BA,诱导率达到86.7%,分化系数6.7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0.1 mg/L NAA+ 1.0 mg/L 6-BA,增殖系数7.8;毛百合小鳞茎生根较容易,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0.3 mg/L NAA,生根率91.7%,平均生根数7.20.  相似文献   

5.
宜兴百合鳞茎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宜兴百合(Lilium lancifalium Thunb.)鳞片为外植体诱导小鳞茎的形成,并通过正交设计增殖鳞茎不定芽.结果在MS+1.0 mg/L 6-BA+ 0.1 mg/L NAA培养基上,鳞片以直接发生方式形成了鳞茎不定芽,诱导率为100%,平均不定芽数为5.5.6-BA浓度在0.4~1.2 mg/L范围内,鳞茎不定芽的增殖率随6-B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MS+1.2 mg/L 6-BA +0.2 mg/L IAA +0.1 mg/L NAA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为3.83,不定芽在1/2MS+1.0 mg/L NAA培养基上生根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东方百合‘Siberia’离体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质量浓度对芽的诱导、增殖、小鳞茎形成、叶片和叶柄再生及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5mg/L,分化率85%;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7mg/L+NAA 0.2mg/L,芽增值系数为3.83;不定芽形成鳞茎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 0.2mg/L+NAA 0.5mg/L+7%蔗糖,增值系数2.47。鳞片叶片的最适再生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1.0mg/L,分化率为92.5%;叶柄的最佳再生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5mg/L,分化率为83.3%;暗培养对鳞片叶片及叶柄的再生无显著性的差异,分化率均在80%以上;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mg/L,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7.
山西野生卷丹百合鳞茎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茎鳞片为外植体,探讨影响其分化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卷丹百合鳞茎鳞片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鳞茎鳞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培养中发现,小鳞茎在添加50 g/L蔗糖MS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添加40 g/L蔗糖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且小鳞茎生根率高,生根数量多。  相似文献   

8.
赵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44-1344,1346
采用不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葡萄水仙鳞片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鳞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1.5 mg/L+NAA 0.2~0.4 mg/L;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蛭石是葡萄水仙试管苗最佳的驯化移栽基质,在该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9.
以杂交石竹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的雄性不育株为材料,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增殖及不定根生成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5mg/L,8d后可诱导出不定芽;最适于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0.6 mg/L+NAA 0.1 mg/L,增殖倍数可达到10.2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3mg/L。将根长6~8cm试管苗移移植到温室炼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铁炮百合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的鳞片尧含苞待放时花蕾下的花梗为外植体,进行诱导生芽、生根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鳞片诱导生芽最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1 mg/L+2,4-D0.1mg/L;花梗的诱导生芽最适合的初代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5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3.0mg/L +NAA 0.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培养基为1/2MS+6-BA 0.1 mg/L+NAA 1.0 mg/L+活性炭0.1%;生芽率和生根率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兰州百合试管苗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消毒时间、鳞片放置方式,以及初代、继一代和继二代激素α-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等影响不定芽产生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1%的氯化汞最佳灭菌时间12 min,与鳞片内侧相比,鳞片外侧小突起、不定芽、小突起+不定芽个数也均以12 min消毒处理效果最佳;与鳞片外侧和近轴面向上放置相比,鳞片内侧和近轴面向下放置更有利于芽的诱导;最佳诱导和继一代培养基均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诱导培养30 d左右后不定芽数达7.00个,转绿率和发芽率分别为80.83%和55.00%;继一代发芽率和生叶率最高时可达45.02%和78.00%;兰州百合继二代培养时适当降低6-BA浓度,不仅不影响组培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反而使叶片数和不定芽数达到23.67片和5.67个,以MS+NAA 0.1 mg/L+6-BA 0.5 mg/L为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3种因素对兰州百合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兰州百合试管苗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消毒时间、鳞片放置方式,以及初代、继一代和继二代激素α-萘乙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等影响不定芽产生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1%的氯化汞最佳灭菌时间12 min,与鳞片内侧相比,鳞片外侧小突起、不定芽、小突起+不定芽个数也均以12 min消毒处理效果最佳;与鳞片外侧和近轴面向上放置相比,鳞片内侧和近轴面向下放置更有利于芽的诱导;最佳诱导和继一代培养基均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诱导培养30 d左右后不定芽数达7.00个,转绿率和发芽率分别为80.83%和55.00%;继一代发芽率和生叶率最高时可达45.02%和78.00%;兰州百合继二代培养时适当降低6-BA浓度,不仅不影响组培苗正常的生长发育,反而使叶片数和不定芽数达到23.67片和5.67个,以MS+NAA 0.1 mg/L+6-BA 0.5 mg/L为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细叶百合鳞片诱导与遗传转化组培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n)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本研究以细叶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对体系中外植体消毒时间及各阶段培养基的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氯化汞溶液最佳灭菌时间为8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 0.1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1 mg/L+ 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AA0.1 mg/L+ IBA 0.1 mg/L.  相似文献   

14.
以大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材料,研究确定诱导鳞片形成不定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百合鳞茎的中层鳞片启动与分化能力强,是最佳的外植体;以MS+6-BA1.0mg/L+NAA0.20mg/L的培养基诱导启动效果最好,启动率为86.7%,能培养具有较强分化能力的不定芽5.3个。  相似文献   

15.
香叶天竺葵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叶天竺葵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2 mg/L+2,4-D 0.1 mg/L;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5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 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6.
红花石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双鳞片法切割红花石蒜鳞茎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以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6-BA不同浓度配伍,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小植株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0.1%升汞溶液浸泡石蒜鳞茎10~15min消毒效果最好;MS+2mg/L 6-BA+0.2mg/L NAA是小植株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NAA 2mg/L+6-BA2mg/L是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2mg/L NAA对于小鳞茎的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东方百合"索邦"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方百合"索邦"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每块鳞片平均诱导4.3个不定芽,诱导率达69.23%;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4-D 4.0 mg/L,每段叶片平均分化3~4个不定芽,平均增殖率达72.5%;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0.3 mg/L和1/2MS+NAA 0.1 mg/L,每株平均长出8~12条根,根粗壮适宜移栽.不同部位的鳞片对不定芽诱导影响较大,外层分化能力最强,中层次之,内层最差;同一鳞片基部分化能力最强,中部次之,尖部最差;基部叶片增殖能力最强,中部次之,尖部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兰州百合再生植株效率,保存优质种质资源,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就初代有无不定芽产生对继一代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及α-萘2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在0.1~1.0 mg/L范围内对继一代、继二代和继三代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继一代中,3种激素浓度处理表现为有不定芽处理外植体获得率、转绿率均远高于无不定芽处理;不管培养多长时间,无不定芽处理都无生命体征,死亡率亦远高于有不定芽处理。因此初代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小鳞片是继一代培养的最佳材料。(2)继一代以MS+0.5 mg/L NAA+0.5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诱导培养33 d后,生叶率、小鳞茎数和叶片数分别为69.52%、6.67个和14.50片,但死亡率仅为13.02%;继二代以MS+0.1 mg/L NAA+1.0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生叶率、叶片数和小鳞茎数在最高时分别达到91.18%、21.00片和7.67个;继三代培养以MS+0.1 mg/L NAA+0.75 mg/L 6-BA为适宜培养基,生叶率和发芽率在各阶段均为100%和0%。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兰州百合再生植株效率,保存优质种质资源,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就初代有无不定芽产生对继一代试管苗生长的影响以及α-萘2酸(NAA)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浓度在0.1~1.0 mg/L范围内对继一代、继二代和继三代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继一代中,3种激素浓度处理表现为有不定芽处理外植体获得率、转绿率均远高于无不定芽处理;不管培养多长时间,无不定芽处理都无生命体征,死亡率亦远高于有不定芽处理。因此初代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小鳞片是继一代培养的最佳材料。(2)继一代以MS+0.5 mg/L NAA+0.5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诱导培养33 d后,生叶率、小鳞茎数和叶片数分别为69.52%、6.67个和14.50片,但死亡率仅为13.02%;继二代以MS+0.1 mg/L NAA+1.0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生叶率、叶片数和小鳞茎数在最高时分别达到91.18%、21.00片和7.67个;继三代培养以MS+0.1 mg/L NAA+0.75 mg/L 6-BA为适宜培养基,生叶率和发芽率在各阶段均为100%和0%。  相似文献   

20.
以台湾百合为实验材料,对其离体快繁技术做了初步探索。实验表明:诱导台湾百合分化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2,4-D(0.5mg/L)+NAA(0.1mg/L)+6-BA(2.5mg/L);诱导台湾百合分化不定芽的最适的培养基为 MS +NAA(0.1mg/L)+6-BA(1.5mg/L);促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 MS +NAA(0.1mg/L)+6-BA(1.0mg/L);最适生根培养基为 MS +NAA(0.5mg/L) +6-BA(1.0mg/L);诱导子房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 MS +NAA(0.5mg/L)+6-BA(1.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