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获得猪圆环病毒2型卵黄抗体消长规律,试验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免疫健康鸡群,收集高免蛋,用水稀释法和饱和硫酸铵盐法提纯卵黄抗体,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卵黄抗体的产生滞后于血清抗体,且卵黄抗体效价变化幅度小于血清抗体,卵黄抗体稳定性好,血清抗体最高效价可达5 000,提纯的抗体浓度最高为9 200μg/mL。  相似文献   

2.
选择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12头。3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每头仔猪均肌肉注射猪瘟活疫苗,试验组仔猪免疫后连续7d口服PHA(0.8mg/kg),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在免疫接种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基本相同,无免疫保护作用。首免10d后,试验组阳转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6.7个百分点(P<0.05);二免10d后,试验组阳转率比对照组提高8.4个百分点,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试验组抗体滴度≥64的比率比对照组高41.6个百分点,处于较高的抗体水平。表明PHA复合物与猪瘟活疫苗联合用于仔猪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其免疫效果比单用猪瘟活疫苗的效果好,显示PHA能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提高仔猪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产蛋鸡对犬瘟热病毒杭原的免疫反应及其血清抗体和卵黄抗体的消长规律及相关性,为制备卵黄抗体提供依据,将犬瘟热病毒接种Vero细胞和DF1细胞进行传代并测定其病毒滴度,选取细胞病变出现早,病毒滴度高的Vero细胞毒作为接种病毒抗原免疫蛋鸡。通过每10d进行蛋鸡免疫一次,四免后每30d加强免疫一次的方法进行免疫。免疫前和免疫后每10d采血分离血清和每5d收集鸡蛋提取卵黄抗体,用琼脂扩散法和间接ELISA法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血清抗体比卵黄抗体的滴度高,两者间呈正相关性,卵黄抗体出现较血清抗体迟3~5d,卵黄抗体在三免后3~5d就已达到较高水平,此时即可开始收集鸡蛋制备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肉鸡进行IBD活疫苗免疫的最佳日龄,90只肉鸡随机平均分成6组,分别于10、13、17日龄进行IBD活疫苗CH/80和法倍灵免疫接种,剂量为1.5羽份.免疫后10 d、21 d用IDEXX试剂盒检测ELISA抗体滴度.同时设对照组,分别于2、10、17、24、31、38日龄用IDEXX试剂盒检测ELISA抗体滴度.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于38日龄时进行新城疫(ND)抗体检测.抗体检测发现,各试验组免疫接种后10d ELISA阳性率均小于50%,免疫接种后21 d检测发现,A组和B组ELIS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4%和78.5%;C、D、E、F组ELISA抗体阳性率均为100%,而且抗体滴度明显高于A、B组;对照组IBD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大约每7 d为1个半衰期,至31日龄鸡群IBD抗体均为阴性;试验组和对照组38日龄ND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P>O.05).结果表明,试验用鸡于13日龄进行IBD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较好,两种IBD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4个免疫增强成分,采用1%添加水平添加到130日龄法国伊莎褐壳蛋鸡的日粮中,并用禽流感H5N1疫苗连续免疫鸡群3次,试验结果显示,4个免疫增强成分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前两次免疫效果显著,但当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5log2左右时,效果不是很明显;用制备的高效价卵黄抗体与疫苗同时接种未免疫过的海兰褐蛋雏鸡发现其能填补单独使用疫苗免疫时的抗体空白期,可提高紧急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免疫效价高的疫苗,获得高免血清并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本试验选用3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免疫后分别采血和分离血清,并用猪蓝耳病毒抗体PPA-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筛选出抗体效价较高的两种疫苗;免疫猪,制得高免血清对自然发病仔猪进行高免血清治疗试验。免疫兔试验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CH-lR株)免疫后血清抗体效价最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血清(简称高致病疫苗血清)抗体效价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CH-la株)血清(简称灭活疫苗血清)低,用后两种疫苗免疫猪,血清抗体效价均能达到1∶1280。自然发病仔猪高免血清治疗试验显示,注射高致病疫苗血清对蓝耳病的治愈率为88%,灭活疫苗血清治愈率为76%。结果表明高免血清是无菌、安全的,所得两种血清可用于临床防治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考察黄芪多糖(黄芪提取物)对猪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于猪瘟疫苗免疫前后15日,对50头65日龄的健康外三元杂交猪分组,按不同剂量添加饲喂黄芪多糖可溶性粉,饲喂时间为1个月;并于饲喂后分两次进行耳静脉采血,采用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检测法检测猪体内抗体水平,得出了在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的猪体内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添加量为日粮0.2%的黄芪多糖可溶性粉的试验组抗体水平最高,该试验证实了黄芪多糖对猪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8.
猪伪狂犬病疫苗是防控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猪伪狂犬病的发生,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为了解不同疫苗国产SA215毒株(A疫苗)、国产Bartha毒株(B疫苗)、进口Bartha毒株(C疫苗)的免疫效果,在病毒感染的阴性猪场和阳性猪场分别选择60头35日龄健康仔猪进行试验,分别于免疫前1 d、二免前1 d、二免后28 d采集血清做g E、g B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种疫苗在阳性猪场和阴性猪场中二免后均能产生有效抗体,但二免前A疫苗和C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比B疫苗效果要快,由此表明,A、C疫苗是生产中的首选疫苗。  相似文献   

9.
为评定无针注射器接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300头非免仔猪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3组用无针注射器分别免疫1头份、1/2头份剂量的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以及1头份剂量的ST~(TM)猪瘟活疫苗,剩下的3组将无针注射器替换成传统的有针注射器进行免疫。3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5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免疫后一周内观察猪有无不良反应。首免后第14天、二免后第25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CSFV抗体,计算每组猪抗体阻断率及免疫合格率,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无针注射器与有针注射器接种疫苗均未对猪精神状态、采食、运动造成影响,无针注射器接种部位炎症发生率也低于有针注射器;无针注射器免疫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有针注射器接种组,即使疫苗使用剂量减半也能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同时免疫效果,本实验采用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和PCV2灭活疫苗(LG株)两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混合注射35日龄仔猪,于免疫后间隔3周、5周、7周、9周采血,通过猪瘟病毒(CSFV)抗体检测试剂盒和PCV2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CSFV和PCV2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两种疫苗同时颈部两侧分点分别注射,还是用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活疫苗后混合免疫,免疫后3周CSFV和PCV2抗体均呈阳性,CSFV抗体滴度和PCV2抗体滴度于7周和9周达到峰值,与各疫苗单独免疫对照组抗体产生时间和滴度无明显差异。实验表明,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注射或采用PCV2灭活疫苗稀释CSFV活疫苗进行免疫,均不影响各自免疫抗体的产生。因此,可以将PCV2灭活疫苗作为CSFV活疫苗的稀释剂,采用一次性注射的形式同时接种这两种疫苗,为简化这两种病临床疫苗免疫注射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免疫接种和复方中药超微粉联用预防肉鸡呼吸道疾病的机制。本研究选择1日龄Cobb500肉鸡1 000羽,随机分为5个试验组,:试验组1和试验组2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5%中药超微粉,试验组3和试验组4按照每公斤体重0.5 g添加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试验组5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组1和试验组3在基础免疫基础上加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新流二联疫苗,试验组2、试验组4和试验组5仅进行基础免疫。分别于14日龄、28日龄、42日龄测定血清中IL-1β、IL-2、TNF和INF-γ含量,ND和AI(H5亚型Re-6和Re-7)抗体。结果表明,免疫接种和中药超微粉联用可保护肉鸡消化道、呼吸道,促进免疫器官发育,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含量。表明二者联用通过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以达到对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满足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制苗要求的毒株,选择河南省8个地区的8株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进行抗原性分析,将各分离株培养后用不同滴度的病毒原液和其分别稀释至同一滴度(4.233×104拷贝/μL)的病毒液分别制成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采血测定其抗体动态水平,以进行免疫效力评价。结果显示,8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中8#和12#分离株原液制备的疫苗免疫后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二免后1周抗体水平即高于1∶800,达到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的国家质量标准要求,3周时达到高峰,比对照商品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其分别稀释130倍和463倍后制备的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在二免后3周也能达到1∶800。提示,猪圆环病毒2型8#和12#分离株毒价高,免疫效力良好,是理想的疫苗候选株。本研究丰富了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毒株的种毒资源,为研制高质量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两种检测免疫猪伪狂犬病血清抗体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批伪狂犬病活疫苗分别免疫40~50 kg的健康敏感猪,每批疫苗免疫4头,每头肌注1头份.分别于免疫10 d、20 d后采血,分离血清.采用中和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LAT)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免疫10 d和20 d后,伪狂犬病中和抗体效价和LAT效价的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9.8、2.0,11.7、2.0;43.5、4.8,61.8、5.3.免疫20 d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免疫10 d后的4倍以上,而血清LAT效价为免疫10 d后的2.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制备IBD和ND二联卵黄抗体以及在计划鸡群的IBD和ND免疫程序时,都需要对鸡体内的IBD及ND抗体水平进行监测。通过对一群鸡按一定免疫程序高免IBD疫苗和ND疫苗后,利用鸡所产鸡蛋卵黄液和相对应鸡的血清测定IBD琼扩(AGP)抗体效价和ND凝集抑制(HI)抗体效价的对比试验认为:用卵黄液测定的抗体效价与用鸡血清测定的抗体效价呈一致关系,完全可用鸡蛋卵黄液代替鸡血清进行鸡体内IBD和ND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定无针注射器接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300头非免仔猪随机分为6个组,其中3组用无针注射器分别免疫1头份、1/2头份剂量的瘟倍安以及1头份剂量的STTM猪瘟活疫苗,剩下的3组将无针注射器替换成传统的有针注射器进行免疫。3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5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免疫后一周内观察猪有无不良反应。首免后第14天、二免后第25天分别采血、分离血清,ELISA试剂盒检测CSFV抗体,计算每组猪抗体阻断率及免疫合格率,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无针注射器与有针注射器接种疫苗均未对猪精神状态、采食、运动造成影响,无针注射器接种部位炎症发生率也低于有针注射器;无针注射器免疫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有针注射器接种组,即使疫苗使用剂量减半也能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圆支二联苗)与猪瘟活疫苗混合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圆支二联苗作为稀释剂稀释猪瘟(CSFV)活疫苗,稀释后的混合疫苗在室温放置0、1 h、2 h取样测定CSFV含量,结果显示放置2 h CSFV含量未下降,表明圆支二联苗作为稀释剂不影响CSFV含量。用圆支二联苗对仔猪首次免疫,首免后14 d用稀释后的混合疫苗二免,分别在二免后21 d和28 d利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肺炎支原体(Mhp)攻毒,结果显示圆支二联苗和CSFV活疫苗混合使用的免疫效果与单独使用圆支二联苗的免疫效果相当,针对PCV2的攻毒保护率均为80%,针对Mhp攻毒,混合疫苗免疫的仔猪肺炎病变减少率分别为73.1%和75.0%。此外,分别在混合疫苗和CSFV活疫苗免疫仔猪后不同时间采血,检测血清中CSF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混合疫苗免疫一次与CSFV活疫苗免疫一次后CSFV抗体水平相当。以上结果表明圆支二联苗可以作为稀释剂稀释CSFV活疫苗,一次性注射免疫,各疫苗免疫效力均不受影响。本研究为临床免疫程序优化及相关疫病的防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2型三联高免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制备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2型三联高免血清的试验。试验采用三种疫苗对试验牛只进行多次免疫后,对其进行颈静脉采血和分离血清,并对所制备的高免血清进行无菌检验和安全性试验,通过间接ELSIA检测血清中的猪瘟、猪蓝耳、猪圆环病毒三种抗体的效价。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猪圆环病毒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2056、1:1280...  相似文献   

18.
应用法氏囊弱毒疫苗GUMBOROPLUX对蛋鸡和肉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用于蛋鸡8~12日龄首免,间隔10d加强免疫后,可获得强毒攻击的完全保护;疫苗免疫后5d观察法氏囊变化,囊体比和囊指数在安全范围内;疫苗免疫不影响ND抗体效价滴度,对机体不产生苗源性免疫抑制用。法氏囊弱毒疫苗GUMBOROPLUX用于肉鸡,16日龄一次免疫,可获得强毒攻击的完全保护;疫苗免疫后5d观察法氏囊变化,囊体比和囊指数在安全范围内;疫苗免疫不影响ND抗体效价滴度,对机体不产生苗源性免疫抑制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将试验猪分为5组,在免疫口蹄疫疫苗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了0.5%粉碎白术、1.0%粉碎白术、0.5%煎煮白术、1.0%煎煮白术的试验日粮,然后对各组猪进行口蹄疫的常规免疫,首免前和二免后3周后分别采血测定口蹄疫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免前各试验组猪与对照组相比,除饲喂1.0%粉碎白术组外,口蹄疫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且低于试剂盒0.4的阳性标准,二免后3周的测定结果表明,0.5%水平的粉碎白术和0.5%煎煮白术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口蹄疫的抗体水平(P 0.05),试验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试验猪体增重的影响也不大;此外,首免前饲喂1.0%粉碎白术组的抗体水平均值为0.409,高于试剂盒0.4的阳性标准,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免后3周该组的均值为0.384,低于试剂盒0.4的阳性标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0.5%的煎煮或粉碎白术添加到基础日粮饲喂10 d,可显著提高O型口蹄疫疫苗二免后3周的口蹄疫抗体水平,生产中母源抗体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的影响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用鸡蛋蛋黄(直接稀释和经萃取两种方法)和血清监测禽流感H5N1(Re-1株)HI抗体,对三种方法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选择免疫抗体处于临界状态的产蛋鸡群进行加强免疫,然后将鸡群分为随机采样组和固定采样组跟踪疫苗说明书规定的免疫期进行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两组试验在免后21天抗体达到高峰.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HI值接近,在21天前卵黄抗体的上升滞后血清抗体的上升。免疫抗体达到高峰后三种方法监测结果呈强相关.个值分析血清与卵黄相差一个滴度以内的占绝大多数,均值经t检验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差异不超过半个滴度。因此,用卵黄进行禽流感HI抗体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