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繁殖前亲鱼的体质和性成熟度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对亲鱼的培育和挑选十分重要。1 亲鱼培育1.1 亲鱼来源 可由四方面获得产卵亲鱼:生殖季节盛期直接捕捞自然成熟亲鱼。(2)于生殖季节前从海里捕捞接近性成熟的亲鱼,在人工条件下暂养一段时间。(3)人工繁殖的黑绸鱼苗在水泥池或土池中直接养成亲鱼。(4)从网箱养成的黑鲷中挑选成熟亲鱼。1.2 海捕亲鱼的暂养海区捕来的亲鱼先用5~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依其外部特征区分雌雄,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鱼的最小型为全长245 mm、体质量610 g,最大个体为全长300 mm、体质量1450 g;产卵季节为4月10日~7月15日,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升温产卵型鱼类,产卵温度为20.0~28.8℃,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0.7~27.6℃;雌、雄亲鱼发育同步,个体大小和成熟年龄差别不大;雌鱼属于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超过3个月;24尾初次性成熟雌性亲鱼的总产卵量为3180.0×104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1.5×104粒;其产卵量和受精卵质量与水温的变化关系密切,受精卵的浮卵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相对衡定时,浮卵率相对稳定并维持在80%~95%的较高水平;受精卵平均卵径为(0.860±0.023)mm,油球径为(0.191±0.009)mm。  相似文献   

3.
石鲽的人工繁殖和育苗Ⅰ:促熟,人工授精及孵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国内首次进行的石鲽鱼人工繁殖试验,于繁殖期捕获的成熟亲鱼可在池中自然产卵,并且其人工授精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高于激素促熟亲鱼所产之卵。注射HCG和LRH—A对亲鱼的性腺发育有明显的促熟作用,而促熟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亲鱼的发育程度。石鲽鱼的精子离体10分钟后完全丧失了使卵子正常受精和孵化的能力,而卵子离体70分钟后仍可以有29.8%和38.2%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4.
赵鑫  黄凯  谢瑞涛  张盛  林岗 《水产养殖》2010,31(1):13-17
对江黄颡鱼人工繁殖和育苗进行了试验。以PG(鲤鱼脑垂体激素)、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催产药物进行混合催产,水温24~26℃,效应时间为20~24h,产卵率为90%以上。采用等渗液稀释磨碎的精巢进行人工授精,用塑料网片着卵板粘卵,在孵化池内孵化,平均孵化率为87%。研究结果表明:江黄颡鱼在广西的适宜催产季节为4月中旬至6月底,工厂化育苗的饵料可用丰年虫和适口虾料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8.人工授精用人工方法采集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过程即叫人工授精,邗江场进行四大家鱼苗种生产都是采用人工授精。在生产上需密切注意观察亲鱼发情动态,当亲鱼发情至高潮时,迅速捕起亲鱼进行采卵采精,并立即进行人工授精。我场主要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具体操作是:将普通脸盆擦干,然后用毛巾将捕起的亲鱼和鱼夹上的水擦干。将鱼  相似文献   

6.
鲤、鲫鱼和团头鲂繁殖虽较简单 ,但在生产中 ,养鱼户一次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受精卵也并非容易。往往春天水温回升 ,部分性腺发育好的亲鱼先行产卵 ,结果又因冷空气侵袭 ,鱼卵因丛生水霉而全军覆灭。根据我县鱼种场多年的成功经验 ,要提高亲鱼的催产率和受精率 ,应抓好以下措施。1.卵前雌雄分养 ,以防水温升高 ,亲鱼自然产卵。鲤、鲫鱼,在产卵前20d将亲鱼池排干池水。把亲鱼捕出 ,放在网箱中 ,然后在池中用竹箔或芦帘将池塘一分为二。加水后 ,将雌雄鱼分开暂养。团头鲂,在产卵前20d将雌鱼从亲鱼池捕出 ,放入另一个鱼池暂养。2…  相似文献   

7.
人工繁殖鲤鱼与“四大家鱼”相比,其难处首先是由于鲤鱼属多次性产卵鱼类,卵子发育不同步,易导致零星产卵,其次是鲤鱼对激素反应不如家鱼敏感,由于亲鱼成熟度不一,效发时间差异性较大,常常发生雌鱼排卵与雄鱼排精不协调,致使“白卵”多,受精率低。给生产造成损失,再者,鲤鱼卵易感染水霉,孵化率低,鉴于以上各种情况,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加强亲鱼培育,实行人控产卵。鲤亲鱼培育池,以面积1~3亩,水深1.5米左右较好,一般宜专池培育。秋季是鲤鱼性腺发育的重要阶段,要大量投以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让其吃饱吃好。冬  相似文献   

8.
5月中旬在乳山湾附近捕捞的梭亲鱼性腺发育良好,多数直接注射激素便可得到成熟的卵和精子。减少了培养过程,但在暂养的几天里往往会出现大量的死亡。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1月中旬前将鳜鱼亲本移入温室逐步加温,进行强化培育,使鳜鱼在3月底至4月初达到性成熟,从而达到提早繁育苗种、当年养成商品鱼的目的。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用于人工繁殖的鳜鱼亲鱼,可直接从天然大水域中捕捞。捕捞的亲鱼应逐尾严格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六台县金牛山水库从1993年开始进行大银鱼移植和繁殖工作,1996年获产量10.8吨,受精卵1640万粒。现将大银鱼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授精时间大银鱼人工授精应掌握在产卵盛期内进行,江苏六合地区大银鱼产卵高峰期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水温2℃~6℃。2亲鱼的捕捞与选择亲鱼最好在产卵比较集中的产卵场进行捕捞。捕捞网具为网目1.2~2.2厘米、网高1米左右的单层小刺网。黄昏时下网.次日清晨边起网边取鱼操作。在人工授精时要选择性腺发育到V期的个体,此时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充满透明的卵粒,臀蜡较小.提起头部后腹部下…  相似文献   

11.
美国西南研究中心对鲐鱼进行了诱导产卵,其方法有二种:①光照诱导;②促性激素诱导。光照诱导每年3~4月从海里捕来亲鱼,把它饲养在室内水槽里,每天用200瓦白炽灯进行4~16个小时光照,水温保持在20℃左右;同时,每天投喂剁碎的鳀鱼肉,经过2~3个月精心饲养,性腺达到成熟,成熟度指数为7~8,能自行产卵,但孵化率很低,只有5%。  相似文献   

12.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鱼亲鱼的培育,重点是投喂适口、数足的饵料鱼;亲鱼的选择用外观法并结合挖卵观察,催产采用一次注射PG(或RES)+混合A型激素,用自然产卵受精的方法;提高鳜鱼苗成活率在于开口时能供给个体适宜的团头鲂及各期饵料鱼。  相似文献   

13.
鮸鱼性腺发育人为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根据鮸鱼自然繁殖习性,模拟其自然繁殖生境,采用调控水温、光照,并结合注射生物激素,对舟山近海鮸鱼的性腺发育进行人为调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控水温、光照周期和注射外源激素能使鮸鱼由原来在9~10月份产卵提前到6月份产卵;而仅调控水温只能提前至8月份产卵;仅调控光照或仅在春季注射激素,不会使鮸鱼提前产卵。经调控后6月份产出的卵其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与9~10月份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对调控方法和对不同年龄亲鱼的调控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养殖的最大优点,是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比较简单。但由于它具有口腔含卵孵化幼鱼的习性,影响了雌鱼的生长。一般雌鱼在6个月,体重在200克左右就开始产卵,它没有固定的产卵季节,只要达到适宜的温度,平均一个月就可产一次卵。产完卵后即将卵含到口中孵化,受精卵在口腔中孵化约2周,在这期间的亲鱼由于含卵而绝食,放出幼鱼后开始摄饵,等恢复了体质又要产卵了,这样就影响了雌鱼达到商品鱼的规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近年来研究了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人工制作的陶瓷管道诱导大弹涂鱼产卵的实验结果。未经激素催熟的亲鱼放人产卵池内7—12d未见产卵。经一次激素注射催熟的亲鱼放人产卵池内第3天开始在管道内交配产卵和受精,未能产卵雌鱼的卵母细胞开始退化吸收。不同产卵池中管道的产卵率差别很大。卵子粘附在管道不同部位的数量和受精率均不相同。强迫配对的亲鱼虽有产卵,但卵子不受精。  相似文献   

16.
唐文联 《齐鲁渔业》2007,24(4):11-11
首先,除必须切实抓好亲鱼的常年和产前培育工作,使亲鱼有健壮的体质外,在催产繁殖时还要注意捕捞操作,这是减轻亲鱼伤亡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亲鱼池塘,还是在产卵池中拉捕亲鱼,拉网操作要快捷且协调一致,脚纲一接近岸边就迅速收网,搭盖好上下纲后马上将网中亲鱼  相似文献   

17.
影响异育银鲫人工繁殖的主要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育银鲫的适宜催产水温为18 —22℃之间。低于适宜温度下限, 温度影响较大, 不仅影响产卵、受精和孵化, 而且孵出的鱼苗体质较弱, 成活率较低; 高于适宜温度上限, 温度的影响则不十分严重。在繁殖季节, 已发育成熟的亲鱼, 捕捞转池会严重影响其催产和产卵。不同品系或不同年龄的亲鱼, 其对催产剂的需求量不同。1 龄的异育银鲫有部分达到性成熟, 可以催产并产出卵, 但只有体重在250 克以上的鱼, 其产出的卵才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8.
美国西北部哥伦比亚河及其主要支流蛇河和鲑河盛产鲑鳟鱼。亲鱼在河流上游小溪卵石中产卵,孵化后的幼鱼在溪流淡水中生活一定时间后顺流而下到达海洋,性成熟后又要进入河口溯流而上产卵繁殖。这些鱼具有强烈的回归性,亲鱼总要上溯到当初孵化的地点去产卵。为此总是不迷方向地逾越座座大坝,历经数千公里回到出生地。亲鱼在进入河口后就不进食。太平洋鲑在产卵后即死亡,大西洋鲑可能生产二、三次卵。  相似文献   

19.
斜带髭鲷室内产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斜带髭鲷在室内大量自然产卵的试验结果。实验表明:3龄亲鱼采用加强饵料营养,结合使用适当剂量的激素(TRHR-A_2、TRHR-A_3和HCG)进行催熟和催产,亲鱼产卵量大,产卵集中,卵质较好。使用57尾亲鱼(27尾雌鱼,30尾雄鱼),总产卵量6256.5×10~4粒,受精卵4504.5×10~4粒,平均每尾雌鱼产卵231.7×10~4粒,平均受精率66.7%,仔鱼孵化率 79.2%。  相似文献   

20.
张研 《河南水产》1999,(1):18-18
罗非鱼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3℃。一般在5月中旬以后自然产卵。为抢季节,充分利用光、热与饵料资源,提高养殖产量,可采取人工增温的方法,强化培育,提早春繁,使罗非鱼在4月中旬就产卵孵苗。具体技术措施如下:1 选育亲鱼。选择成熟度好的亲鱼在3月中旬放入产卵池内加强培育,产卵池可选用越冬池,一般每平方米产卵池放养6尾亲鱼为宜,雌雄搭配比例为2:1,或3:1,并定期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