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勇 《甘肃农业》2006,(11):280
政治系统的维持、发展或规范化、程序化,必须有充足的政治资源供给或投入。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挑战,我国有必要从资源存量的堆度,对政治资源的维系与拓展进行系统思考:防止政治资源的异变,井从政治利益、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三个层面去堆护、聚集和扩充现有的政治资源存量,生成增量政治资源,不断扩大政治资源的总量,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战略资源的研究,更好地了解我国战略资源在世界所处的位置,为我国的战略资源开发及其优化配置奠定决策依据。主要从战略资源全球获取、战略资源安全、战略资源战略等方面,运用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数量统计方法实施对战略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战略资源特别是能源矿产安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应积极推动战略资源全球化战略,加快实施“走出去”开发境外资源战略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彭阳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农业资源主要有冬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小杂粮;林业资源主要有苹果、山杏、仁用杏、核桃;牧草资源主要有紫花苜蓿;畜禽资源主要有黄牛、绵羊、朝那鸡;蔬菜菌草资源主要有胡萝卜、辣椒、黄花菜、双孢菇、杏孢菇、金针菇;中药材资源有党参、银柴胡、黄芪。近年来,全县农产品加工紧紧围绕当地优势资源,以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储量以及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现状,分析了走访调查的河北省保定市信息资源利用状况的相关数据,提出了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优化乡村资源配置,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从内生发展视角看,乡村资源包括外生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两种基本类型,内生性资源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基本形式存在。乡村内生发展的关键是有效配置与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尊重地方本土性,着力挖掘地方的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隐性的内生性资源。研究表明,只有积极培育农民自主性,真正赋权给地方,科学制定乡村内生发展规划,统筹利用好内生性资源与外生性资源,才能激活中国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一 循环经济,是指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活动过程。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节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10-17211
基于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60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2.81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10.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9.0分,综合得分为41.81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洪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资源平衡与效率、资源限定与时空拓展等方面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概念上对资源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效益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农产品增长量为判断标准,提出资源生产效益同时取决于资源生产效率和资源投入规模的观点,为我国继续增加农业资源投入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农业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规律和作用特点,确定了不同农业资源类型的运作策略及可持续利用的时空拓展途径与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1977-2019年太阳能资源评估研究文献的时间、研究区域和关键词,从资源计算、评估指标、资源区划3方面系统梳理太阳能资源评估的研究进展,分析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研究的不足之处,建议喀斯特地区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加强遥感卫星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喀斯特地区太阳总辐射计算中的应用、构建喀斯特地区太阳能资源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植物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结合形成基因组种质资源学(Geno-gemplasmics),对种质资源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上对基因资源的激烈争夺必然演化为对生物资源的争夺.通过对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系统、全面开展种质资源搜集、引种、驯化、繁殖、鉴定工作的思路.并建议建立分工明确的种质资源中期库及长期保存种质圃,实行信息化管理,以达到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海洋资源是指分布在海洋及海岸带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是与海水水体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资源,海水资源可以用于工业、农业及海水淡化获取淡水资源等方面,人类主要利用的海水化学资源包括海盐资源、海水溴资源、海水碘资源、海水钾资源、海水铗资源、海水铀资源、海水锂资源、重水资源等。当前我国开发海水及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开发技术落后等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协调海洋资源的管理、加大对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水及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陶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22-12023,12078
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主要承载资源,按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1986~2006年作为分析期,计算得出华东地区的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华东沿海地区经济资源是当地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而内陆地区土地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承载力相对比较均衡;②华东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距比较大;③华东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仍是粗放式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植物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计算机建立植物资源信息的管理系统是实现植物资源信息的科学化管理、合理经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植物资源种类多、变化快 ,及时的了解植物资源信息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数据管理手段 ,利用计算机建立植物资源数据管理系统 ,及时准确的提供植物资源的动态信息。新疆植物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新疆的南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土地沙漠化较为严重 ,这样就更为保护植被资源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加强植物资源的管理目前已是迫在眉睫 ,建立植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尤其是南疆的植物许多具有优良的抗旱、抗盐、抗寒、耐…  相似文献   

14.
信息社会,电子资源越来越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最重要资源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最初的电子资源建设相比,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分析了对图书馆电子资源有效利用的影响因素,从3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分别为加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增加有关电子资源检索方法的培训、完善高校图书馆网络设施和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长白山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得知该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是我国一座天然的立体资源宝库,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这些资源是谋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途径.文章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现状,提出了该区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今后合理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的物力资源包括传统性资源、现代性资源和辅助性资源,在发挥他们三者自身作用的同时,对其进行“一主两翼”的嵌入式整合,是提高图书馆物力资源建设水平,使图书馆用户获得良好体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甘肃农业大学原有"树木学"课程资源存在的资源匮乏、形式单一和缺乏系统性等主要问题,对长期在课程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积累的与"树木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其中可服务于"树木学"课程教学的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根据所开发出的课程资源的特点和呈现形式,将其归纳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5大类。通过教学实践证实,新开发的课程资源为"树木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教学文件、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放的教学空间、无限的教学资源和有利的师资保障。所开发出的课程资源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林业资源在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资源。本文首先研究了林业资源保护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深刻理解林业资源管理理念、加强监督林权企业、借鉴先进理论三点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的观点,并对林业资源保护中面临的森林防火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休闲农场运用农业与农村资源营造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资源的共同特征是"生物性".生物性资源引发季节性、地域性等六项基本特性和知识性、生态性等三项衍生特性.农村资源的共同特征是"生活性",引申出产业性、传统性等五项特性.休闲农业营造特色,最重要的是把握农业及农村资源的上述特性,设计游客满意的体验活动.体验设计因资源种类、地区特色、季节变化、游客属性之不同而异,须灵活变换.  相似文献   

20.
采用资源丰度指数评价法评价辽宁农业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统计数据及辽宁省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农业资源评价的一种新方法———资源丰度指数概念和模型,对辽宁省的农业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辽宁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