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型蚕用消毒剂“克孢灵”是广东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共同研制并生产的高效广谱杀菌剂。1990年初进行养蚕消毒室内试验,在肯定消毒效果后,1991年春蚕开始,进行“克孢灵”生产中试。现将“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研究及生产试验报告如下: 一、“克孢灵”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试验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1.消毒药液配备: ①“克孢灵”消毒药液配制:在含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克孢灵”杀灭家蚕病菌的效果,一九九一年,在省公司及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我们在县华侨场十一队选择十二户使用“克孢灵”进行养蚕消毒试验,同时还设置六户使用漂白粉作对照区,两区均按照中试计划、要求进行消毒养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与使用方法本试验从91年3月初开始至7月下旬结束,共饲养家蚕12批次,药物使用方法均按设计要求进行。 (一)材料来源: 1.供试材料: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  相似文献   

3.
新型蚕用消毒剂克孢灵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开放改革以来,我省的蚕区已由珠江三角洲向粤北、粤西、粤中的山区转移,养蚕业已从集体转为农户个体饲养。随着生产的发展,研制新的更为优良的蚕用消毒剂,以取代沿用已久的漂白粉等药物已成为生产的迫切需要。为了研制高效低毒、杀菌广谱、药性稳定、无腐蚀性、使用简易安全的蚕用消毒剂,顺德市化生所、华农大蚕桑系和广东省丝绸公司共同合作攻关。在实验室和生产工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进行对家蚕病原微生物消毒效果试验和生产中试,也得到满意的结果。现将克孢灵研制结果报告如下: 一、克孢灵的化学成份及其作用机制克孢灵为无色,无味、无臭、无腐蚀性  相似文献   

4.
将主要成分为ClO2的蚕用消毒剂克孢灵用作桑树叶面消毒,当药剂质量浓度在200 mg/L以下时,对桑叶叶质没有不良影响;以100 mg/L以下质量浓度药液对桑叶作浸渍消毒时未发现叶片外观出现异常。经50~100mg/L克孢灵处理的桑叶,其水分、糖、蛋白质、脂肪等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表明50~100 mg/L克孢灵用作桑树叶面消毒剂,对桑叶叶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蚕药“克孢灵”生产技术开发项目是广东省顺德市化学生物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星火”计划,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顺德化生所共同合作实施。经二年来实验室研究、试验和农村生产中试,已研制出新蚕药“克孢灵”,产品质量符合Q/SF 003—91《克孢灵蚕用消毒剂》的标准,并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技术资料齐全,1992年1月26日省科委在广州主持召开该项目的技术鉴定会。到会的有省科委、省丝绸公司、华农大科研处、省化学所、省测试所、省农科院蚕研所、省丝绸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100mg/L以下克孢灵无论是采前桑叶面消毒还是给桑前浸渍叶面消毒对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产卵量、蚕卵孵化率等茧质和种质未见不良影响;100mg/L采前桑园叶面消毒可显著提高虫蛹生命力。应用离子色谱法检测不同消毒方法叶面的药物残留,表明在有效浓度和正确使用的范围内,该药用作叶面消毒是安全和环保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三种桑叶消毒方法在农村实际应用防治原蚕微粒子病的效果进行对比,来探寻一种比较适合农村现实原蚕饲育情况的防“微”方法。三种防“微”方法分别为:用50ppm克孢灵溶液全程泡消桑叶;用0.3%漂白粉精溶液全程泡消桑叶和全程桑园喷洒防微灵,其中全程桑园喷洒防微灵效果最好,投入的劳动力最少,而用50ppm克孢灵溶液全程泡消桑叶和用0.3%漂白粉溶液全程泡消桑叶效果较差,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8.
郑燕 《广东蚕业》2012,(2):31-35
质型多角体病是一种家蚕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食下传染。质型多角体病多发于秋蚕期,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是继家蚕微粒子病之后又一被国家列为动物疫病的蚕病,是每年秋蚕生产的一大隐患。故研究开发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具有安全、高效、快速、环保的消毒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克孢灵的有效成分是稳定态ClO2。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导致微生物死亡;同时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克孢灵对家蚕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高效、广谱的灭活作用,其除了对家蚕微孢子虫有非常灵敏的作用外,对家蚕病毒病病原(NPB、CPB、DNV)、细菌病病原(灵菌、卒倒杆菌等)、真菌病病原(白僵菌、曲霉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通过用不同浓度克孢灵处理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悬液后桑叶接种、饲育,从而进一步考察了其对家蚕质型多角体裸露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克孢灵对质型多角体病毒粒子的灭活作用灵敏,用75mg/l作用15min就可以将发病率降低至5%,用100mg/l作用15min,就可以达到完全灭活的效果。试验表明ClO2对CPV病毒多角体和CPV病毒粒子的灭活效果相差很远。本研究为大田生产蚕用消毒药物的选择进一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防消灵对家蚕微粒子孢子(N·b),家蚕中肠型脓病多角体(CPB)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此蚕药可用于蚕室、蚕县、蚕体、蚕座消毒、桑树树体消毒、桑叶叶片浸泡消毒,对蚕体和制种无不良影响,通过我场1993年春季攻毒试验,蚕、蛹、蛾未镜检出微粒子孢子,无毒蚕种100%,防消灵用于蚕桑生产,特别是蚕种生产的消毒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我省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但蚕病的扩散漫延,对蚕茧蚕种生产危害很大,将会阻碍蚕桑生产的发展。为有效控制蚕病的危害,四川省蚕桑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消毒药物——防消灵,经我们在广安做了该药物对家蚕微抱子N·b,中肠型浓病CPV、白僵菌等三种病源杀灭效果的验证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的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1.
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对杀菌剂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测定了深绿木霉T2菌株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选择出了最敏感的杀菌剂-速克灵。同时通过紫外光照射挑选出突变菌株,并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800 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强的菌株:T2-1,T2-2,T2-5和T2-6。10次转化、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产孢数量的测定和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此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其中T2-6菌株显著优于其他3株。  相似文献   

12.
9月15日,由莒县华(?)丝绸有限公司研制的防治血液型脓病的新蚕药克毒灵、优质桑苗脱毒组培快速繁育技术和桑蚕自动上蔟配套技术等三项蚕桑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1仔猪进场前的准备1.1圈舍的准备进猪前1~2周要彻底清洗消毒猪圈、器具及隔离圈养2~3周,消毒程序:第一遍:天安消毒灵(或聚维酮碘),间隔4d;第二遍:毒克(或季胺盐铬合磺),间隔4d。1.2新进仔猪装运运输车辆在出发前和到达运猪地分别用天安消毒灵和毒克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另外,仔猪的装运密度不要过大,如需运仔猪过多可分层、分栏,  相似文献   

14.
防消灵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新研制的液粉兼用新型蚕用消毒剂,经过与白僵病孢子感染家蚕的消毒试验结果表明:用2龄起蚕体皮接种和蚕网感染白僵病原接种,毒对照区与药物消毒病原接种比较试验区,防消灵和1%漂白粉液(对照药物)消毒杀灭病原达到一致的100%失活效果。毒对照区的蚕儿全部发病变成白僵蚕。该药剂对微粒子、病毒、细菌等也有广谱、迅速的消毒效果,使用方法简单,装、运、贮方便,价格低廉,无腐蚀,无毒副作用,是现行消毒剂的换代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夏秋,在四川省三台蚕种场进行了25%绝螨王、60%增效达螨灵、20%三氯杀螨醇、75%克螨特、40%东果乳油、40%氧化乐果6种农药不同浓度,对桑红叶螨的室内和大田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克螨特3000~5000倍、20%三氯杀螨醇1500~2000倍对桑红叶螨的成螨及若螨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5%、95.62%、85.85%、88.31%。25%绝螨王、60%增效达螨灵对桑红叶螨有一定防治效果,但对家蚕安全期时间较长,达45天左右,建议不宜在蚕桑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1.把好防疫卫生关:鸡苗进来前,可制订系列防疫程序.一是所有工具和棚舍都要做到一清扫、二冲洗、三消毒.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以后,晒干,然后用双氧水或消毒灵喷洒,最好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7.5克加福尔马林15毫升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17.
(一)严格鹅舍消毒进雏鹅前2~3天,清扫育雏室并用消毒药液消毒,墙壁用2%石灰乳涂刷,或用0.1%新洁尔灭,3%~5%来苏尔;地面用5%漂白粉混悬液或0.5%消毒灵喷洒消毒。密封条件好的育雏室可熏蒸消毒(每平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密闭门窗熏蒸48小时。  相似文献   

18.
<正> 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省蚕种公司和重庆农药器械厂于1991年10月中旬在重庆市江北区召开了蚕桑消毒机具使用交流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为部分市、县丝绸公司、蚕桑局、蚕种场领导和业务人员共90余人。蚕茧生产部廖万木、蚕种公司潘杰同志在会上围绕推广使用先进机具,加强蚕桑消毒防病工作等问题发了言;南充、绵阳等地代表交流了使用蚕桑消毒机具的经验和效果介绍;重庆农药器械厂在会上对各种消毒机具进行了现场操作示范。  相似文献   

19.
在蚕桑生产中不正确使用化学消毒药品以及错误的工作方式常会损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通过分析蚕桑生产中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品特性以及蚕种生产手工操作环节的易导致工伤的情况,提出蚕桑生产中的加强劳动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各常用消毒药品的特性与蚕桑生产环节的特点,提出在室内外消毒、蚕室加温、蚕种生产、蚕种浸酸等环节应当采取的有效保护措施,切实维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蜗克灵诱杀柔园蜗牛试验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吕志强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周勤蜗牛是一种食性很杂的软体动物,寄生的植物种类很多,包括大小麦、玉米、豆类、烟草、各种蔬菜、柑桔及园林花卉等,也严重危害桑树,尤其近几年来,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桑叶产量大幅度减少,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