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寄生指环虫病的药物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环虫主要寄生于鱼类,少数寄生在甲壳类、头足纲、两栖类及爬行类。常见的有小鞘指环虫、页形指环虫、鳙指环虫、坏鳃指环虫、拟指环虫等。近年来,发现不仅在小水体,有些种类可在大水面对成鱼造成危害。本文对指环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新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我省的一些养鱼地区常有渔民反映指环虫病很难治,用了晶体敌百虫(有时浓度达1PPM)效果也不显著,仍有死鱼现象发生。笔者在生产实际中,治愈了多例指环虫病病例,现将指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鱼类指环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原 1.1分类地位 指环虫属(Dactylogyrus)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单后盘目、指环虫科的一属。本属种类众多,常见的致病种类有:页形指环虫(Dactylogyrus lamellatus Achmerov);小鞘指环虫(Dactylogyrus vaginulatus Tchang&Niu).  相似文献   

4.
指环虫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寄生于海水和淡水鱼类,少数寄生在甲壳类、头足纲、两栖类及爬行类,种类有900余种以上。指环虫病为水产常见多发病,主要靠虫卵及幼虫传播,多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水温20~25℃,不少种类指环虫能引起鱼类严重的疾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指环虫分布1.  相似文献   

5.
指环虫病为水产常见多发病,多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水温20~25℃,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指环虫病从几年前的鳗鱼高发,扩展到现在四大家鱼普遍发生,水产动物指环虫病泛滥。指环虫的平均寿命为1个月,每条指环虫平均每天吸0.5毫升的鲜血,鱼类的血液量约为体重的1%~3%,一条100克的鱼血即使是3克,6条指环虫可以静态吸光鱼血,由此可见指环虫的危害之大。  相似文献   

6.
指环虫病     
《中国水产》2011,(10):48-49
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的单殖吸虫寄生于鱼鳃而引起疾病。指环虫属的种类众多,主要致病种类有小鞘指环虫、页形指环虫、鳙指环虫、坏鳃指环虫,常造成鳃的严重损伤,可引起苗种的大批死亡。为我国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7.
于2011-2012年期间,对白洋淀水域4种经济鱼类(鲫鱼、草鱼、鲢鱼、鳙鱼)指环虫(Dactylogyrus)的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指环虫的重要分类特征——中央大钩和交接器进行了显微拍照。本次调查共发现指环虫12种(其中2种为未定种),在鲫鱼上发现6种,其中美丽指环虫(D.formosus)和弧形指环虫(D.arcuatus)为优势种。鲢鱼上发现2种,鲢指环虫(D.hypophalmichthys)为优势种。鳙鱼上发现2种,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为优势种。草鱼上发现2种,页形指环虫(D.lamellatus)为优势指环虫。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白洋淀4种经济鱼类指环虫的寄生情况,为白洋淀指环虫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余志勇 《科学养鱼》1997,(12):23-23
在欧洲鳗养殖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性鱼病当推单殖吸虫类的拟指环虫,若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大批死亡。一般防治用甲苯咪哩0.7ppm~1.0ppm药浴,但在土塘低密度养殖条件下,此疗法成本太高,不值得推广应用。为降低养殖成本,我们进行了内服甲苯咪隆对指环虫病的治疗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原理:甲苯咪唑属噻苯唑衍生物,易被消化道吸收,能通过血液分布于机体大部分组织;指环虫是靠固着盘附着在鳃丝,摄食鳃丝组织为生,药物可通过扩散或被吸食而进入虫体。二、过程:我们选择了三只感染强度在20~30条指环虫/尾…  相似文献   

9.
鱼类指环虫是一类常见的病害。指环虫的分别很广,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这种病,主要是在春季至初夏和秋季发生季节性流行,一般在鱼种阶段发病较多。水温20~25℃时是指环虫繁殖时期,当年小鱼种寄生5~10个指环虫就能致死。2005年兴化市中堡、沙沟、李中等乡镇以及盐城大丰地区曾大面积暴发流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2008年该病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已成为鱼类主要的病害之一。治疗寄  相似文献   

10.
白淑清 《水产科学》1992,11(4):24-27
我县是国家商品鱼基地,1985年以来,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池塘养殖密度逐步增高,外进鱼苗数量多,来源广,给鱼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县流行危害最大的鱼病数指环虫病。其病源有的来自南方鱼苗,如鲤鱼的坏鳃指环虫(Dacfylogyrus vasfafor)。1984年6月,我县从江苏省镇江市水产养殖场运入鲤鱼乌仔300万尾,分布在全县33个养殖点。由于当年该场鲤亲鱼曾患指环虫病大批死亡,我们  相似文献   

11.
取疑似指环虫感染的鳃片,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活体的指环虫乳白色,虫体指状扁平而长,用后吸盘固着在鳃上,身体不断地伸缩运动,试探与寻找着食物,移动时作尺蠖状动作,在玻片下个体指环虫可将身体伸得很细很长,约可达原长的4~5倍,由此即可确诊。在感染指环虫量不多的情况下,应多取几片鳃片进行观察,尽量让鳃丝能充分分开,以便于观察鳃丝基部的指环虫或个体比较小的指环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指环虫Dactylogyrus sp.寄生所引发的指环虫病呈高发态势,给淡水鱼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杀灭指环虫的药物通常毒性较大,中草药天然、污染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无药物残留,在防治淡水鱼类寄生虫,包括指环虫病中逐渐得到重视。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中草药防治淡水鱼指环虫病的临床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指环虫病的中草药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指环虫、三代虫生物学指环虫和三代虫均属于单殖吸虫纲,其生活史简单,无世代交替和宿主更替。指环虫是鲤科鱼类中最常见的单殖吸虫,其虫体较小,长度通常不超过2毫米,显微镜下可见一虫体前部有两对黑褐色的眼点,位于咽的两侧。指环虫为卵生,成熟个体中卵一经形成即产出,虫卵孵出毛蚴,感染宿主后,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vistulae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vistulae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拟指环虫病是整个鳗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而又最麻烦的寄生性疾病,拟指环虫隶属于蠕虫类、吸虫纲、单殖亚纲、鳗拟指环虫(Pseudodactylogyrus anguilla)。据报告,它是已发现寄生在鱼类所有指环虫中最凶狠、顽固的种类。由镜检可见,其头前端有四叶,头背侧有黑色眼点,体呈浅灰色,体长达1.5毫米以上。其后端有七对小钩和一个大锚吸盘,绕缠于鳗鳃内吮吸鳗鱼的血及组织液。  相似文献   

17.
鱼类指环虫是一类常见的病害。指环虫的分布很广,全国各地普遍出现这种病,主要是在春季至初夏和秋季发生季节性流行,一般在鱼种阶段发病较多。水温20~25℃时是指环虫繁殖时期,当年小鱼种寄生5~10个指环虫就能致死。2005年兴化市中堡、沙沟、李中等乡镇以及盐城大丰地区曾大面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鱼类指环虫病的防治效果,用黄柏、茯苓、百部、苦参、苦楝、贯众、青蒿,槟榔等中草药组成复方,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锦鲤放在不同浓度的复方中草药煎熬液中浸泡,控制一定的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表明:8 mg·L-1的复方中草药药液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最好,6 h内的杀虫率为20 %~50 %,24 h时对指环虫的杀灭活性最高,杀灭率达100 %。  相似文献   

19.
指环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在鳜鱼的养殖中较常见,鳜鱼染上此病死亡率较高,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较严重。过去一般用敌百虫进行治疗,但鳜鱼对敌百虫很敏感,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中毒死亡,所以鳜鱼一般不用此药。我们采用“指环清”对池塘中自然感染指环虫病的鳜鱼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鲤指环虫病的暴发与诊治鲤鱼指环虫病的病原为坏鳃指环虫,主要寄生在鲤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引起鳃组织的损害,造成鱼体呼吸困难而死亡。1995年9月下旬,四川三台和盐亭县两个湖的渔场网箱鲤鱼同时暴发指环虫病,该病来势猛、发病急,几天之内就引起鲤鱼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