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猪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骨髓涂片的形态观察发现,白细胞总数随卫气营证候演变而增高,血分证则下降,差异显著;中性粒细胞数随卫气营血证候演变亦增高,差异显著;骨髓相在营血证候时核明显左移。各证候中性粒细胞增生度活跃,数量增加明显,且形态改变有胞浆颗粒增大、核溶解或固缩等类白血病病征。对照组各症候病证表现与临证证候演变规律一致,提示风温病卫气营血各证候演变具有客观的血液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肺热气喘证是因风、寒之邪侵袭体表,肺气被束,致肺气郁而不得宣降而化热。风、寒之邪常侵袭体表,与机体正气形成正邪相争之势,若正气充足,则邪不可干,将风寒之邪逐出体外,机体如常;若正气不足,则留邪于内,风寒闭表,卫阳遇遏,久则郁热,致肺气宣降失常,形成肺热气喘之证,本证以咳嗽、气喘和风寒表实证并见为审证要点。1发病情况2018年3月,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1例拉布拉多犬,雄性,1岁,30 kg,已常规免疫,未去势。主诉:该犬平日饲喂犬粮,运动量少,发病2 d,精神不振,无饮食欲,喜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等运用四物消风散随证加减治疗犬阴虚血亏、肌肤失养所致血虚风燥瘙痒证,效果明显,现予以报道,供同仁参考。1病因病机患犬机体虚弱、久病耗伤营血、情志内伤(宠物犬长期圈养,独处,缺乏关照和牵溜)、冲任不调等均可引发。血虚久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淫风携燥留于肌肤,致皮肤瘙痒、破溃,甚者皮损反复,迁延难愈;津血同源,血虚耗阴,虚火内生而  相似文献   

4.
斑与疹,在小尾寒羊温热病中多发,其中疹见于营分证,斑见于血分证.疹常见于新感温病的风温病当中,病势缓和,及时诊治多可治愈;而斑则多见于伏邪温病的春温病、暑温病当中(风温病中亦发),病势相对重剧,多因延治、误治,或发病即呈危势而以死亡为转归者甚多,此成为本地小尾寒羊温热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有必要将斑、疹的形态特征、发病机制、治法方药及其预后判断,结合诊治案例述诸于此,供同行及养殖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治风先治血是中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治法。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指风证的治疗当注意养血活血。这一理论至今为临床所遵循,实践证明治血确有助于治风,而治风亦有助于治血。在血瘀证的治疗中,适当运用祛风药,常能使活血化瘀效果明显增强,其中的某些作用非活血化瘀药所能代替。为此,笔者提出:“治风先治血,  相似文献   

6.
<正>1辨证1.1辨证要点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  相似文献   

7.
荆防败毒散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和甘草.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笔者多年来,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颇多效验.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8.
论不荣则痛     
痛证,依“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理,验诸临床,效否参半。何故?此仅言实证致痛也。而因虚致痛者,临床并非鲜见,所谓“不荣则痛”也。前者言其实;后者言其虚。实者,泻之则痛解;虚者,补之则痛除。为了说明问题,本文除对虚证疼痛进行辨析外,还对同一部位之实证疼痛加以简述,虚实对照,以便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猪丹毒杆菌C43-1A、巴氏杆菌5A、巴氏杆菌PC44-8,选择10只荣昌幼猪,进行了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猪丹毒杆菌C43-1A、巴氏杆菌5A和PC44-8,通过划痕、静注、肌注试验,均能不同程度的呈现风温病证候或典型的风温病证候,其中以颈部肌肉注射巴氏杆菌PC44-8为好  相似文献   

10.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引起,或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而产生;或由劳役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病变,传至肺脏而咳嗽。前人有“五脏六腑皆令兽口空,非独肺也”之说。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张景岳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1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但由于四时气候变化及畜体感受外邪的不同,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的咳嗽。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又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  相似文献   

11.
<正>葛根芩连汤在《伤寒论》中作为太阳表证误下的变证而设,"表证尚在,医反误下,邪入阳明之腑,其汗外越,气上奔则喘,下陷则利",处方:葛根250g,炙甘草60g,黄芩100g,黄连100g,随证加减用药。若腹痛明显者,加白芍、当归,以理血止痛;若后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1秋季的特点主气为燥(秋高气爽),兼有热邪(秋老虎)、寒邪(昼夜温差大,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邪(秋风扫落叶),还有湿邪(昼燥夜湿,有露水)。2从中兽医角度看秋季鸡的咳喘证肺为娇脏,风、寒、燥、热等外邪极易侵袭肺脏,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相似文献   

13.
三承气汤是张仲景为攻下阳明腑实证而设,笔者将其运用于兽医临床,屡获良效。现将运用此3方的点滴体会陈述于下,以供同道参考,不足之处,望指正。(一)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重证该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主治大便秘结、腹胀满、腹痛、发热、脉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重证。本方原以“痞、满、燥、实”为主证;然痞为自觉症状,兽医临床则应以燥、实为主;燥者,乃因热邪伤津,呈  相似文献   

14.
歪嘴风治验     
1979年3月,我县六户大队第七生产队一老母马患破伤风,治愈不久又得歪嘴风,口流涎沫,进食困难。邀余往诊。此马衰老而孕,连患风症,治宜深究病机,循“风”求本,不能专以祛风为治则。由此,笔者设想本症应属中兽医所说的邪证,“夫邪者,所偏之谓也,  相似文献   

15.
中兽医治疗热证,是根据发热病因、病位、病机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法。猪牛常见热证概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前者主要指风寒、风热两类不同证型,如阳明胃热及燥实证、热灼营阴证、三焦火盛证等;后者则包括水亏火旺、气虚发热、食积发热、真寒假热、瘀血发热等。  相似文献   

16.
瘀血证及其治法与方药张挨双(山西省山阴农牧场一分场038400)一、瘀血证(一)“血行”的生理意义祖国兽医学非常重视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气运行不畅则成气滞,血停滞不行则成血瘀,津液停滞不行则成痰湿。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莫不如此。《素问·五...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兽医学认为:由破伤风杆菌引发的以四肢僵直牙关僵硬耳直尾硬为典型症状的家畜疾病为破伤风。中兽医则称之为"中风"(中兽医典籍中所记载的"肚脐风"、"揭鞍风"、"锯脑风"即是)。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各级各部门扶持发展畜牧业政策的倾斜,近年来房地产业、证劵、公司等大型金融投资机构投资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高涨。畜牧业规模养殖投入少则几十万上百万,多则上亿元。为引导社会各界理性认识、投资畜牧养殖业,笔者针对规模奶牛养殖成本进行了详细调查,希望能对投资者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役牛咳嗽病症,多见于役牛因肺失宣降、呼吸不畅、痰涎异物壅滞于肺或喉管而发生的病证[1]。该病是临诊中常见的症状,也是肺经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四季皆可发生,但春秋和冬季较为多见。该病或因役牛感受六淫之邪所致。肺主气,司呼吸,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当外邪从口、鼻、皮毛犯肺,致使肺失宣降清肃遂发咳嗽。在外感咳嗽诸证中,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多以风为先导,临床上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不同宜应详加辨认。或由于饲养失  相似文献   

20.
辨证论治,是中国医学(包括中兽医学)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其中,辨证又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因此,辨证便成为整个辨证论治过程的关键。而要正确地辨证,则必须弄清症、证、症候、证候及证候群等几个基本术语的概念,尤其需要首先弄清症与证的意义。在中医(包括中兽医)学里,关于症与证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