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高寒地区自然通风奶牛舍冬季通风不足,导致舍内湿度大、有害气体浓度高难排除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变频器、PLC、触摸屏等构成,实时监测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并利用MCGS组态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变频器实现风机的变频控制。试验表明系统可全天候条件进行变频控制,舍内相对湿度和异味感明显下降,解决了温度和湿度的耦合控制问题,有效缓解了冬季奶牛舍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地面形式对我国自然通风奶牛舍气体排放量的影响。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荷奶牛培训中心2个典型的带有放牧场自然通风奶牛舍,牛舍地面分别为漏缝地板和实体地面,使用CO_2平衡法计算通风换气量,同时测试分析舍内冬季温室气体和NH_3的排放量。结果表明:1)采用改进的CO_2平衡法计算的自然通风牛舍通风量与奶牛的生产阶段有关;2)漏缝地板牛舍内CO_2、N_2O、NH_3和CH_4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实体地面牛舍(P0.05),2栋奶牛舍内CO_2和CH_4浓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2=0.37~0.65);3)漏缝地板牛舍的NH_3和CH_4排放量显著高于实体地面牛舍(P0.05),其NH_3排放量分别为19.83和11.45 g/(HPU·d),CH_4排放量为117.22和32.66 g/(HPU·d)。漏缝地板牛舍的N_2O排放量和实体地面牛舍无显著差异,其排放量分别为0.12和0.11 g/(HPU·d);4)温度可以显著影响舍内NH_3排放量,舍内温度与氨气的排放量呈现正相关关系(R~2=0.76)。实体地面奶牛舍内温室气体和NH_3的浓度和排放量均低于漏缝地板奶牛舍,主要原因是实体地面的清粪次数明显高于漏缝地板。因此,漏缝地板牛舍需要增加粪坑中粪尿的清除次数,以此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奶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24℃。夏季气温高又是微生物繁殖的旺盛季节,青草难以保鲜,青储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发生霉菌中毒或其他消化性疾病,故有“夏季奶牛难养”之说。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夏季奶牛仍然可以养好。⒈调节舍内温度夏天气温较高时,首先要把牛舍门窗打开,增加舍内空气流动;其次要用井水冲刷饲槽、粪沟及墙壁;三是要安装电风扇,疏散牛只,牛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厘米,并给牛体直接淋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⒉注意降低湿度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舍内通风要良好,使牛舍和拴牛处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⒊调整日粮营…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小规模的奶牛饲养量占到奶牛存养总量的60%以上,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养殖户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存在着饲养不规范、管理粗放等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对策,希望对养牛户能有所帮助。牛舍宽敞通风透光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或在庭院中搭建牛舍,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条件得不到满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有的则难挡风雨。让奶牛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严重影响其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为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农户应该到村镇规划的养殖区内建造适合奶牛生长的牛舍,要求牛舍夏能防暑降温、  相似文献   

5.
大型牛舍冬季温湿度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牛舍内空气环境是影响奶牛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温湿度范围是减少疾病、保证奶牛正常生产的必备条件。文章以香坊农场奶牛场为试验基地,绘制出室外温度为-20℃时牛舍内不同温度所需通风量随相对湿度变化曲线图;得出牛舍温度在1-10℃,湿度RH为70%-90%时其通风范围为2.64-5.5m3·s-1,对冬季牛舍温度、湿度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寒地区冬季奶牛舍内部空气流场CFD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高寒地区冬季带有卷帘的自然通风开放式奶牛舍内部空气流场的分布情况,进而改进舍内低温高湿的环境,在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飞鹤牧业克东原生态牧场牛舍气流进行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方法,根据现场实测值和相关参数查询,对高寒地区冬季奶牛舍某一时刻的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使用CFD对牛舍内温、湿度场模拟是可行的。舍外空气进入牛舍后,在与牛体周围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温度升高近6℃,相对湿度增大至91%以上。在热压的作用下,由出口排出,在带走水蒸气的同时带走了大量的热,是导致牛舍内温度偏低的主要原因。现有的牛生活区域平均温度在-15℃,相对湿度在91%以上,属于低温高湿的环境,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应通过增大送风量或增设其他采暖设施改善现有环境。  相似文献   

7.
1 保证牛舍宽敞,注意通风透光. 户养奶牛大都利用旧房做牛舍或在庭院中搭建,牛床往往凸凹不平,舍内通风换气和夏季防暑降温难以保证,光照不充足,有的牛舍甚至暗无天日,有的则难挡风雨,让奶牛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严重影响其健康,降低了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奶牛舍在寒冷地区应用时保温隔热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建筑热工评价和奶牛热应激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寒冷地区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2种牛舍的围护结构热阻进行测算,对牛舍内夏季的热环境参数进行测试并采用温湿指数和奶牛皮肤温度指数对奶牛的热应激程度进行评估,基于已有研究对牛舍内冬季的热环境进行理论预测,对寒冷地区应用不同建筑形式的奶牛舍的舍内热环境舒适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开放式和密闭有窗式牛舍的屋面热阻值基本满足要求,但侧墙热阻值均显著低于该地区要求的墙体低限热阻值;2)在夏季,2种建筑形式的牛舍在寒冷地区均可提供较舒适的舍内热环境,舍内奶牛热应激问题不显著;3)冬季应用时舍内温度均无法满足要求。开放式牛舍应用于我国寒冷地区时无法提供适宜的舍内热环境,建议采用密闭有窗式牛舍,要求其墙体热阻值≥ 1.137 m2·K/W,屋面热阻值≥1.459 m2·K/W。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牛舍环境能够促进肉牛生长发育,保障肉牛健康福利,提高经济效益。牛舍内环境主要受到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噪声的影响。我国北方冬季牛舍内外温差大,是制约北方地区肉牛养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综述了我国北方肉牛舍中常用的保温供暖技术、通风技术、照明技术、光伏技术以及智慧环控技术,旨在为北方地区的肉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与分析冬季新疆双坡式拴系饲养自然通风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为有效控制牛舍中的温湿度及部分有害气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舍内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NH3浓度,H2S浓度和CO2浓度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舍内空气日平均温度分别在不同高度层的0.5、1.5和3.0m中,依次为3.33、4.54和6.36℃,其中,3.0m显著高于0.5和1.5 m(P <0.05),0.5、1.5m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内相对湿度平均值分别为98.5;,97.2;及99.3;,各层相对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CO2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 083、2 102和2 021 mg/kg,各层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NH3浓度平均值分别为0.02、1.02和1.70mg/kg,各层浓度间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H2S未检测出.[结论]新疆冬季双坡式拴系饲养自然通风肉牛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NH3浓度等环境因素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温度对其他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是难以实现减少有害气体的目的,必须从牛舍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健康肉牛,提高肉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奶牛耐寒怕热,适宜生长温度为8~16℃。外界温度超过30℃时,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25%~50%,抵抗力减弱。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必须抓好以下“八点”。 1.降低环境温度夏季防暑降温可在牛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缘植物,攀爬墙壁,减轻房顶太阳辐射热传入舍内。牛舍外墙可用石灰水或白色涂料涂成白色,增强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减少牛舍对热量的吸收。或在屋顶盖上20厘米厚的草苫,泼洒凉水,保持湿润,以利降温。也可采取加大换气扇功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巷式通风,使流经牛体的风速加大;或每天中午12时以后,用高压喷雾器进行空间喷雾,视舍内温度情  相似文献   

12.
为精确掌握温室型奶山羊舍冬季舍内外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对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温室型奶山羊舍冬季羊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测试。结果表明测试期间舍内平均温度为0.48℃,平均相对湿度为61.84%,舍内外平均温差12.12℃。温室型奶羊舍的温湿度环境参数能够满足生长所需的环境要求,建议采取增加机械通风等方式适当加强羊舍的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省郑州地区乳牛舍热工设计要求的冬季低限热阻、夏季低限热阻和低限总衰减度为评判依据,对河南农业大学乳牛舍外围护结构冬季总热阻、夏季总热阻、总衰减度和总延迟时间进行测算,评价了其保温隔热性能,认为在河南省及其气候相似地区,有窗封闭式乳牛舍外围护结构的冬季保温性能足以达到奶牛的要求,而夏季的隔热性能却远远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因此仅依靠改变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难以使防寒和防暑兼顾,应该在基本符合冬季保温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畜舍的开放程度,保证夏季有足够的自然通风面积,同时降低建筑投资,才是乳牛舍设计和建筑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附加阳光间型鸡舍保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缓解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结合散养模式设计附加阳光间型鸡舍,冬季利用太阳辐射清洁能源提高舍内环境温度,同时增加舍内的通风换气量,有效降低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分别选取12月份打开公共墙上门洞和1月份整体密闭的方式,对鸡舍环境温湿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打开门洞方式下舍内的平均湿度比密闭方式下低8.5%;在晴天10:00—16:00鸡群外出时间段,阳光间内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15℃以上,完全符合鸡的适宜生产温度条件,避免了散养鸡冬季外出活动因低温气候条件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5.
清除奶牛舍中的粪尿是一项繁重工作,能否及时清除粪尿直接影响到舍内环境卫生的好坏,以致影响产奶量和奶牛健康状况。由于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结冻期长,使奶牛舍实现清粪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成为主要难点。而且采用机械式清粪方法所用设备复杂、投资大、磨损快、故障多、效率低,加之受供电条件限制,目前在北方地区基本没有推广使用。根据用户要求,我们在黑龙江省勃利种畜场改建一栋百头奶牛舍,采用排粪暗沟坡度为3%的水冲式清粪方法加上其他措施,经过近一年的使用收到良好效果。在冬季舍外气温低于-30℃时,舍内温度保持在4—6℃,相对湿度在60—75%,舍内环境卫生明  相似文献   

16.
环境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北方寒冷地区规模化泌乳牛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标准化泌乳牛舍保温、采光、通风、自由卧栏、通道、采食饮水设施等方面提出设计方案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北地区卷帘牛舍冬季地面结冰,造成奶牛行走不便、打滑、跪地甚至伤害牛蹄、乳头,以及无法使机械刮粪系统正常作业,影响舍内卫生等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模拟该地区6组矮墙设计方式下卷帘牛舍地面温度场的分布,并对其中3组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矮墙高度和外保温方式对矮墙附近的地面温度场有很大影响:1)矮墙高度对地面温度的影响程度大于墙体保温措施的应用,矮墙高度由0.5m增加到1.5m时,距矮墙2m范围内的地面温度可提高1.0℃;2)矮墙高度与墙体保温具有交互效应,采用1.2m矮墙加外保温时与1.4m矮墙无外保温时的地面温度基本相同,综合考虑矮墙高度和设置保温层对夏季通风和建造成本的影响,建议采用1.2m矮墙加外保温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以重点政策倾斜,结构调整战略业已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奶牛.肉牛带区域规划和冻精政策性补贴等必将推动繁育体系建设和肉牛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家畜饲养殖向节粮型品种调整以及膳食结构改变的需要,养牛业将成为一个大产业,春季气温多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一、奶牛首先要搞好牛舍建设,因地制宜建造冬暖夏凉的牛舍,冬季要做好保温,使舍内保持在5℃以上。每天定  相似文献   

19.
一、保暖防风为减少奶牛体热的散发,应将奶牛饲养在有门窗的暖舍内.牛舍的窗户要用塑料薄膜封闭,窗户的玻璃应擦干净,以利采光.初冬,牛舍要注意防止贼风,最好不让牛直接受风.  相似文献   

20.
(上接第5期第23页) (三)牛舍建筑 1.成乳牛舍 成乳牛舍在奶牛场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健康和产奶量。 (1)舍内设施 拴系式成乳牛舍内主要设施有:牛床、颈枷、清粪通道、粪沟、饲料通道等(图10)。 ①牛床:牛床是奶牛吃料,挤奶(舍内挤奶)和休息的地方。奶牛在一天内约有50%的时间是躺着的,因此牛床必须保证奶牛安静地休息,保持牛体清洁,便于挤奶操作并容易打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