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吉林地区大豆主要栽培品种吉育71在不同年份中,物候期、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虫食粒率等因素和气候因子的关系。得出结论:吉林地区大豆生产受气候条件影响较为严重,播种后日平均气温的提高可促使出苗期提前;日照时数的增加可导致生育期的延长,增加体内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百粒重量;鼓粒期降雨严重影响着大豆百粒重和2、3粒荚数及单株粒数;整个生育期内的降水量影响着大豆的主茎节数和株高。在气候因子中,生育期内的降水量是影响大豆株高及主茎节数的重要因素,成正相关;日平均气温也是影响株高的一个因素;日照时数的长短影响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庆阳市宁县和盛镇湫包头村(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盛科研基地)进行了大豆鼓粒期初期摘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摘顶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都形成了影响,能够有效增加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产量,较不摘顶分别增加18.1%、21.8%、21.8%和13.2%,能够有效降低无效荚数的比例,较不摘顶降低2.91%。说明大豆鼓粒期初期摘顶能够促进产量形成,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施用炭基肥料对大豆农艺状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基肥料是根据作物种类不同,依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和规律,利用生物炭与化肥进行混合而治成的复混肥料。以商豆1099为试材,研究了4种炭基肥料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炭基肥料对大豆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不同,不同炭基肥料处理对大豆底荚高度、分枝数、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大,对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的影响不大。对产量的影响中处理4增产最高为12.32%,单产3 117.15 kg/hm2,其次是处理2,单产3 067.80 kg/hm2,增产10.55%。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黄腐酸钾复合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东台市开发区蟒河村开展了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处理,施用黄腐酸钾复合肥作基肥,大豆长势较好,可有效延长大豆灌浆时间和叶片功能期,籽粒饱满,单株有效荚数、单荚粒数、百粒重显著增加,增产率和新增纯收入分别达23.1%、271.9元/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机硅浸种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大豆产量、根系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用有机硅浸种在苗期可以促进大豆的根系伸长,增加根瘤数;叶面喷施有机硅可降低株高,增加大豆主茎有效节数,提高大豆的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适宜浓度可以降低大豆瘪荚率,从而增加大豆的产量。叶面喷施有机硅的用量30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研究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春大豆翻秋的行、株距为20cm×6.7cm,秋大豆20cm×7.4cm)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春大豆的产量,较常规种植(CK)增产22.2%~80.26%;也可以显著地提高秋大豆的产量,较CK增产9.20%~20.57%。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和行距的缩小,大豆株高增加,结荚部位提高,分枝数减少,单株荚数、粒数及粒重降低,但单位面积荚、粒数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晋大52、晋大57及其杂交后代群体共101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对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相关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分枝、瘪荚数、分枝荚数、1粒荚数、2粒荚数、3粒荚数、4粒荚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株质量与分枝荚数、2粒荚数、3粒荚数、总荚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荚数、株质量、2粒荚数、3粒荚数、分枝荚数和主茎荚数对于产量的贡献率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育种材料的最优杂交组配和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用地理纬度相似的中国辽宁省、美国俄亥俄州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分别和中国辽宁省20世纪20年代老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共有趋势是主茎荚数、单株荚数、3粒和4粒荚率、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粒茎比、收获指数明显增加。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和分枝数显著降低。美国新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同期的中国新品种。而中国新品种的百粒重显著高于美国新品种。施肥水平对不同年代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也有一定影响,且美国新品种在高肥条件下比中国新品种表现出更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近20年来中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株高、有效节数、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底荚高度略有增加。分枝数、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百粒重变化不大。株高、有效节数、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各性状对单株粒重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三四粒荚数.兼顾株高、有效节数、百粒重是该区大豆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薯豆套作模式下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并随大豆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趋于升高,而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趋于下降,荚粒数、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密度对套作马铃薯株高及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而商品薯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大豆密度为15万株/hm^2时,大豆、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是2136.03、42462.5kg/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同一条件下同一品种、不同条件下同一品种和同一条件下不同品种大豆的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个体间的荚数和粒数等七项与产量有关的性状指标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分枝数、分枝荚数以及个体间的荚数和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生产上要加强田间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大豆的整齐度,以达到大豆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998年两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三田农场用不同剂量的壮丰安对大豆(合丰35)进行种衣剂混用拌种或初花期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壮丰安延迟大豆出苗期,但不延迟大豆熟期;2)壮丰安可以增加大豆分枝,提高分枝产量;3)壮丰安可以提高主茎荚数和主茎粒数;4)壮丰安可以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3.
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12个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对达到显著差异的6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影响百粒重的5个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的提高受到株高、每荚粒数、主茎节数和结荚高度的限制,而单株荚数的增加会带来百粒重的增加.在大豆杂交种的选育过程中,在保持一定单株荚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荚大、粒大、粒重的个体,并注重品质性状,有望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焦大"磷酸二氢钾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以鼓粒期喷施1 500 g/hm2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5.10%。  相似文献   

15.
对2003-2014年陕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分析,发现区试参试品种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不大,平均增加2.14%,每年递增不到0.2%,但最高产量平均比对照增产18%,每年递增1.5%。为了给今后陕西省大豆高产育种提供指导,对12年来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的高产品种的产量和9个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与对照对比,发现多节、多荚、多粒和高粒重性状的选择是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发现,大豆高产品种产量仅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单株粒重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显著正相关,在品种选育时可以选择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多的品种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相关性分析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夏大豆育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上农艺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区域试验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抗倒性是影响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生育期受密度的影响不大。在植物学性状方面,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问长度之问为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之间为负相关;随着密度增加,株高、底荚高度和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秆重和茎粗减小。在经济性状方面,密度与每荚粒数、百粒重、产量之间为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之间为负相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减少,而百粒重略有增加,每荚粒数变化不大,群体产量呈增加趋势。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亚有限大豆表现出较高的耐密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大豆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河南安阳市农业科学院2011年大豆区域试验当中的15个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以单株荚数最大,其次为单株粒数、分枝数,百粒质量和株高对单株产量影响则较小,节数影响最小。在安阳市生态条件下,大豆高产育种的策略应确定为:在稳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基础上,侧重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分枝数多的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生物炭基肥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炭基肥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化肥处理为对照,设置生物炭基肥3 t (T1)、3.75 t(T2)、4.5 t (T3)和5.5 t (T4) 4个处理,研究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根瘤数量、根瘤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生物炭基肥能够提高大豆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根瘤数和根瘤菌干重,且在生育后期,生物炭基肥效果显著,T3处理的大豆每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0.41%、5.54%和7.84%,经济收入增加230.88元/hm~2。施用生物炭基肥能够延缓根系衰老、增加根瘤菌数量和重量,提高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终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较为合理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豆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红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4):29-29,56
大豆结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大豆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可以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降低结荚高度,减少秕荚数,增加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产量,其中以喷施磷酸二氢钾300g/667 m2,比对照增产13%,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