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自压吸气增氧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制了自压吸气放水管,设计4种田间灌溉排水模式,分析自压吸气增氧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灌排模式中,增氧灌溉处理水稻的生长及产量均优于不增氧处理,但不同灌溉模式下增氧对促进水稻生长的效果差别较大.增氧对常规灌溉模式下水稻增产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增氧灌溉对常规模式下水稻分蘖前期分蘖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对灌溉模式Ⅱ水稻分蘖后期分蘖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精准灌溉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灌溉施肥技术是精确施肥和精确灌溉相结合的产物,精准灌溉施肥关键技术涉及到作物生长信息检测、营养液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光谱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的植物生长信息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营养液的配制及使用过程中的调节是精准灌溉施肥系统的核心,目前主要有基于电导率(EC)值的营养液管理方式、养分添加的营养液管理方式和基于作物模型的营养液管理方式。在精准灌溉施肥决策方面,研究农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与土壤、气象、管理措施的定量关系,为生成不同尺度的变量处方提供了依据,并对精准灌溉施肥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肥、气、热是保持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土壤作为作物生长发育的基质,其中的气体状况直接影响到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及根区有机质的分解,进而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土壤肥力作为土壤的基本属性之一,直接影响着作物生长发育的快慢,进而影响作物最终的产量。因此,土壤的通气状况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加气灌溉是以水为载体,通过一定的加气设备向作物的根区通气,从而解决了根区微环境的缺氧状况,进一步满足根系有氧呼吸以及土壤中微生物对氧气的共同需求的一种节水增产灌溉技术。本文介绍了加气灌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加气灌溉对作物的影响以及加气灌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机理,最后总结了加气灌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气灌溉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农业灌溉水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灌溉水温度是作物生长系统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实践表明,微灌节水灌溉系统适宜的灌溉水温变化与调节对于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一种新的蓄流分离式灌溉技术和工作方式及特有灌溉运行特点,提出了微灌系统的灌溉水温提升的技术方法,并对蓄流分离灌溉方式的水升温机理、时间场、水温变化特点及升温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活化水技术可使水的理化性质发生显著改变,提升水分子活性,其中磁化、去电子、增氧等灌溉水活化技术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促进农田作物生长及增产,并且因其具有低耗能、无毒无害且高效快速的特点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磁化、去电子、增氧三种较常见的灌溉水活化技术对普通水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及其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同时着重介绍了磁化水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效果,并指出其中存在问题,以促进活化水灌溉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这对正处于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质量下降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设施农业采用无土栽培方式,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了碳、氢、氧主要由空气和水提供外,其它营养元素都必须通过灌溉营养液来提供,营养液供给技术是无土栽培技术的基础.该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麦植株遮挡对微喷灌均匀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麦等密植作物不同生育期株高和冠层覆盖度对微喷带灌溉均匀度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试验方法,根据小麦生长规律设计不同的株高和种植密度,研究植株遮挡对于微喷带灌溉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使用微喷带进行田间灌溉时,其灌溉均匀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微喷带水力性能影响和作物生长状况影响2部分;2)微喷带的水力性能是保证小麦微喷带灌溉均匀度的基础;3)作物生长状况对微喷带灌溉均匀度影响显著,在田间灌溉中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的密度及覆盖度,调整微喷带的运行压力,提高灌溉均匀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增氧-调亏灌溉对芦笋根系生长的影响,以芦笋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在70%~80%轻度水分胁迫下进行不同增氧处理,对其不同生长阶段的根系生长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对芦笋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增氧-调亏灌溉,能促进其生长中后期根系发育,并提高其根系活力。与对照相比,幼苗期处理能提高其49.2%的根冠比,幼年期处理能增加27.3%的叶绿素含量和27.3%的根系活力,成株期处理能提高其32.4%的根系活力,在采笋期进行的水分胁迫且增氧能增加芦笋15.16%的株高和15.48%的茎粗;采笋期处理可促进芦笋根系的横向生长,扩大56.8%的总根表面积、19.9%的根平均直径、39.0%的总根体积和39.5%的根尖数。因此,增氧-调亏灌溉的协同作用能够刺激其根系生长,进而促进芦笋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农业灌溉方式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单片机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射频技术及模糊控制,研发一套应用于滴灌、喷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方式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农田土壤水分含量和空气温湿度、风速、太阳辐射等信息,计算出作物腾发量和土壤湿度,并以这2个变量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然后根据作物不同时期的生长信息及专家经验,制定数据库和规则库对输入量进行模糊推理;最后解模糊,输出作物需要的灌溉时间,得到灌溉决策,对作物进行精准灌溉。为避免大量布线,系统还采用射频技术,实现对灌溉电磁阀的无线控制。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滴灌技术是覆膜栽培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滴入土壤,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周围,是目前最为节水、省工的灌水方式。该技术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对提高土壤平  相似文献   

11.
温室栽培趋向于采用无土栽培方式,除了碳、氢、氧主要由空气和水提供外,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他营养元素都必须通过灌溉营养液来提供。针对目前国内温室作物的营养液供给系统不能按照作物的生长需求调配营养液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营养液智能供给系统,详细介绍了营养液供给系统的控制原理、组成结构及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精准农业灌溉技术是以大田耕作为基础,按照作物生长过程的要求,通过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对作物的每一个生长发育状态过程以及环境要素的现状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监控,采用最精确的灌溉设施对作物进行严格有效地施肥灌水,以确保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需要,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农业灌溉设施。  相似文献   

13.
负压灌溉是利用压力差控制土壤含水量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灌溉技术,它与传统灌溉明显不同。本文详细综述了负压灌溉条件下不同类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负压灌溉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生理特性、养分吸收与利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且就负压灌溉对作物生长研究进行了展望。这为实现农业生产水分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要进行有氧呼吸,加氧灌溉是根据作物生长中根对氧的需求状况下通氧。试验设计了机械加氧、化学加氧和不加氧3种处理,机械加氧A组又分6个处理小组,化学加氧B组又分3个处理小组。每个处理小组做3个重复试验然后取平均值分析。试验检测了超级稻根系和植株的若干生长农艺性状指标,得出两种加氧灌溉均能显著促进根系和植株的生长。其中机械加氧处理组A4组在实穗粒数上高于常规处理组37.6%,在千粒质量上高于常规处理组7.4%。研究结果为加氧灌溉技术在超级稻栽培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土壤耕作层不同深度O_2含量对黄瓜各生育期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在大棚内采用不同增氧灌溉方式(A2:每2h加氧灌溉,A4:每4h加氧灌溉,A8:每8h加氧灌溉,CK:不加氧处理)对盆栽黄瓜各生育期进行增氧处理。测定土壤耕作层不同深度O_2含量和黄瓜各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根系农艺性状、根系健康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根系活力、根系农艺性状、根系健康指数等指标在黄瓜幼苗期表现为A4A2A8CK,而初花期和结瓜期表现为A2A4A8CK。2)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耕作层O_2含量与根系活力,根系农艺性状,根系健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耕作层O_2含量与根系各指标相关系数:初花期结瓜期幼苗期。由此推断,土壤耕作层O_2含量对黄瓜各生育期根系生长有重要影响,在黄瓜幼苗期适量的O_2更利于根系的生长,而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充足的O_2能有效的促进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6.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而进行灌溉排水,使之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达到节水高产目的的一项技术措施。目前各地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有水稻控制灌溉、水稻非充分灌溉、水稻薄露灌溉、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水稻叶龄模式和水稻旱育稀植等。本区经过多年推行的薄露灌溉技术,彻底改变了农户长期淹灌的状况,有效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条件,调节了田间小气候,使之土壤经常露田落干而通气增氧,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多年来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农产品的良好生长,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传统灌溉方式。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目前计算机节水灌溉技术现状,接着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硬件及软件,最后简单地阐述了计算机在节水灌溉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对计算机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中的进一步应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资源紧缺状况的不断加剧,农田普遍无法进行充分灌溉。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作物如何实施限额灌溉,是缺水地区首先面对的技术问题。 1、根据作物调减灌时 当作物供水不足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以适应逆境生长。  相似文献   

19.
增氧灌溉对秋黄瓜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增氧灌溉对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大棚秋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增氧灌溉技术进行大棚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幼苗期到结瓜期,秋黄瓜的主根长、须根数、鲜根质量、干根质量对比结果均为T1T2CK,且T1与CK相比,3个阶段的主根长分别高出35.37%、50.13%、46.23%,须根数分别增加142.25%、14.66%、65.89%,鲜根质量分别提高80.93%、45.75%、22.30%,干根质量分别增长125.81%、19.67%、64.12%。可见,幼苗期后,加大对秋黄瓜耕作层土壤氧气补给力度,更有利于秋黄瓜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进行非充分灌溉,通过不同方面研究土壤和作物水分亏缺的诊断方法,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灌水指标。对目前非充分灌溉的土壤、灌溉、作物等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的阐述,讨论了非充分灌溉决策指标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来看,应用叶水势、茎直径变化、冠层温度等作物指标来精确诊断作物的水分状况,已逐渐成为非充分灌溉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其基础理论、监测方法及不同作物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因此,单纯从一种灌溉决策指标出发确定灌溉量是不全面的,如何建立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地区、作物的灌溉指标体系将是今后中国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