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NaHCO3浸泡与发芽条件对大豆中植酸含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探讨不同发芽时间下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植酸与总锌分子质量比值(PA/Zn)、植酸与总铁分子质量比值(PA/Fe)的变化。以大豆籽粒为试材,去离子水预浸泡为对照,通过单因素试验(NaHCO3浸泡浓度、浸泡时间和发芽温度)与正交试验(L9(33))对发芽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优发芽条件下,测定不同发芽时间时植酸含量、植酸酶活性、总锌和总铁含量。结果表明:用0.50 g·L-1NaHCO3浸泡处理的大豆,植酸含量在发芽0 d时比对照降低11.94%;发芽4 d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发芽温度33℃、浸泡时间3 h和NaHCO3质量浓度0.20 g·L-1的最优条件下,发芽4 d的大豆中植酸含量降低至(7.92±0.02)mg·g-1,与原料相比,降幅为45.75%;发芽开始时(0 d),0.20 g·L-1NaHCO3浸泡处理的大豆植酸酶活性高于对照,随着发芽的进行,2种浸泡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最优条件下发芽3~4 d时,0.20 g·L-1NaHCO3浸泡处理的发芽大豆中植酸含量、PA/Zn和PA/Fe值均比对照低。表明:大豆籽粒发芽前使用NaHCO3浸泡可显著改善发芽大豆中Zn与Fe的生物利用率,其中Fe的生物利用率可达最优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外源硒(Na2SeO3)处理条件下发芽大豆总硒、有机硒含量以及脂肪酸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评价发芽大豆蛋白质营养。试验设置5个Na2SeO3浓度处理[0μg/ml(CK2)、9μg/ml、12μg/ml、15μg/ml、18μg/ml),以不发芽大豆为对照(CK1),培养3 d测定发芽大豆的各...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在大豆固体培养基中接种富硒灵芝液体种子进行发酵产游离氨基酸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索到较佳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发酵培养时间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富硒灵芝对大豆固态发酵培养较优组合条件:即大豆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灵芝富硒液体种子液,接种量10.53%、发酵温度29.34℃,发酵时间6.68 d后,发酵大豆中的游离氨基酸可达280.56 mg/100 g,与优化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169.55 mg/100 g,相比提高了64.64%;有机硒的含量可达0.036%,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1倍.初步探索到灵芝对大豆固体发酵产游离氨基酸工艺条件,为开发大豆既富含游离氨基酸,又含微量有机硒的高营养价值食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郭莹莹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21-14723,14826
[目的]筛选富硒灵芝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的碳源、氮源以及发酵条件对富硒灵芝菌丝体干重、总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亚硒酸钠含量为0.01%的条件下,优化培养的条件为:葡萄糖含量4.0%,马铃薯浸出液含量20%,蛋白胨含量1%,KH2PO4含量0.3%,MgSO4含量0.15%,在pH7.0、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28℃和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富硒灵芝的菌丝干重为15.28 mg/ml,有机硒的含量为4 115.36μg/g。[结论]试验确定了富硒灵芝发酵培养的最佳方法,为富硒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辐照对大豆发芽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是大豆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试验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晋大53、晋大70和晋大74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γ射线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胚轴长以及对大豆发芽后子叶和胚轴中大豆异黄酮、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后大豆的发芽率提高,胚轴生长速度加快;说明辐照能够提高大豆子叶和胚轴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而对子叶和胚轴中的皂苷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3个大豆品种冀豆12、浙春4号和天隆一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NaCl(盐)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大豆幼苗植株生长的影响。种子萌发试验表明,高浓度盐处理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冀豆12表现相对较好。大豆2叶1心期,以100 mmol·L-1 NaCl浇施大豆幼苗1次,2 d后重复1次,并测定抗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干质量均有所降低;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不同品种各指标的升降幅度各不相同。综合种子萌发及苗期耐盐性,试验初步判断冀豆12比其他2个品种更耐盐。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外照射诱导菌种的方法可使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增加。首先考察了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和功率对灵芝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及多糖含量的影响,发现小功率、短时间的照射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并可提高菌丝体多糖的含量,而大功率、长时间的照射则会对灵芝菌丝体产生相反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紫外照射提高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的最优条件,即用20 W的紫外灯照射灵芝菌种10 min,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可达9.57%,比未经紫外照射的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提高了3.45%。另外,将未紫外照射和在最优条件下紫外照射的灵芝的菌丝体多糖进行抗氧化能力比较,发现二者清除·OH和O_2~-·自由基能力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NaCl胁迫下,于大豆发芽期间添加亚精胺(Spd),探究其对常规发芽大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检测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外源Spd可显著缓解NaCl对发芽大豆生长抑制效应,相对于单独NaCl处理,联合Spd处理2、4 d时发芽大豆芽长分别增加22%和25%, GABA含量分别增加16%和92%。与对照相比, NaCl处理及其联合Spd处理发芽大豆中GABA合成关键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从而促进GABA富集。添加氨基胍后,经NaCl、Spd和NaCl+Spd处理4 d时发芽大豆中GABA支路贡献分别占GABA总量的19.4%、42.7%和44.0%,发芽大豆经Spd处理其GABA支路途径对GABA积累的贡献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对110~140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肉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540只110日龄文昌母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周期30天,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 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试验期满后,测定试鸡生长性能,采集试鸡血浆、胸肌样品,测定血液与胸肌抗氧化指标、胸肌肉质性状、肉感官评定及货架期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大豆异黄酮组试鸡的生长末重与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降低(P<0.05);2)灵芝孢子粉显著提高试鸡胸肌宰后24 h的pH(P<0.05)、降低剪切力(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胸肌宰后45 min的a*值(P<0.05),提高胸肌宰后24 h的L*值和pH(P<0.05);3)灵芝孢子粉组试鸡的肉汤鲜味评分显著提高(P<0.05);4)灵芝孢子粉可显著降低文昌鸡胸肌宰后24 h的丙二醛(MDA)与宰后45 min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0.05);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试鸡胸肌宰后45 min和24 h的MDA含量(P<0.05);5)饲粮添加灵芝孢子粉与大豆异黄酮显著降低了文昌鸡血浆MDA含量(P<0.05),灵芝孢子粉还增加了血浆谷胱甘肽含量(P<0.05)。综上,500 mg/kg灵芝孢子粉和300 mg/kg大豆异黄酮预混剂均可提高文昌鸡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肌肉品质。二者比较,500 mg/kg灵芝孢子粉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10.
灵芝多糖含量检测条件及其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81-4282,4285
优化了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并且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490 nm,显色时间20 min,显色温度100℃;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50 ml/g,在此条件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为2.58%。  相似文献   

11.
何滨  李莹  徐志霞 《农技服务》2013,30(7):777-778
为确定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灵芝多糖的提取率,对水浸提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及固液比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浸提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15;浸提温度对多糖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浸提时间和浸提固液比。灵芝多糖提取率最高的品种为信州种。灵芝多糖提取率最高的地区为吉林长白山。  相似文献   

12.
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检验方法,通过梯度试验,比较了不同发芽前处理、发芽床以及不同发芽温度等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其发芽的最佳条件及首末次计数时间.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适宜于纸上(TP)发芽;最适浸种温度为20℃,浸种时间为48h,发芽温度为20~25℃;首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7d,末次计数时间为置种后第14d;光照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子萌发受锰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锰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发芽势等的影响,适宜的锰浓度处理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增加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大大提高了活力指数,也使大豆根的鲜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的硒对大豆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硒处理浓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发芽势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硒浓度处理提高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增加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提高了活力指数,也使大豆根的鲜重有所提高,其中硒的浓度在0.05 mg.-1时,对大豆种子萌发最有利。但是过高的浓度对大豆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胁迫时大豆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处理大豆种子,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低于60mmol/L时,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较小,而NaCl溶液浓度高于90mmol/L时,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发芽第3天大豆的α-淀粉酶活力最高,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α-淀粉酶的活力呈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大豆种子萌发条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富含GABA的发芽大豆和糙米为主要原料,制作功能性谷芽豆乳。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基础上确定了谷芽豆乳配方,并优化了豆乳的风味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当豆水比为1 g∶7 m L、发芽糙米粉与发芽大豆比例为1 g∶10 g、发芽糙米生粉与熟粉比例为1 g∶1 g时,谷芽豆乳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GABA含量达到18.56 mg/100 m L。当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15%时,豆乳稳定性最好;蔗糖和炼乳添加量分别为5%和6%时,豆乳风味最佳。发芽糙米粉的加入赋予了豆乳特殊的色泽与香味,蔗糖与炼乳的加入使豆乳口感爽滑,风味更佳。  相似文献   

17.
滴灌大豆不同灌水量的产量与水分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西南部的杜蒙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处理的大豆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大豆生育期耗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日耗水强度在结荚期达到最大,且各处理这一时期的日耗水量分别为4.3、4.8、5.1、5.4、2.3 mm·d-1;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大豆滴灌与不灌相比可使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超过某一值后,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并不明显;根据不同水分处理对大豆的产量和生长状态的影响,确定滴灌大豆适宜的灌水量为1090 m3·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沼液抗旱剂的重金属安全性及对大豆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东农52大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正常养分环境条件下,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豆开花期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自研制沼液抗旱剂对大豆Tr和RWC的影响.[结果]牛粪为原料实验室发酵沼液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可直接应用于农业;在土壤水分含量为25.4%时(田间持水量的65%),沼液抗旱剂不同稀释倍数处理增加大豆开花期叶片RWC分别为8.54%和8.39%;在土壤水分含量为19.5%(田间持水量的50%)时,与喷施清水对照处理相比,不同施用浓度沼液抗旱剂均能增加大豆RWC,增加幅度最大为17.16%;不同水分条件下,各处理均能降低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其中T1和T2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探讨沼液抗旱剂在干旱环境下对大豆生长代谢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生物种衣剂对大豆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物种衣剂不仅可促进大豆种子的发芽 ,而且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的生长及增加胚根和胚轴的重量 ,以 0 .10~ 1.0 g.kg-1种子的包衣浓度为最好 ;促进大豆苗期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提高根系活力 ,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利用率 ;提高大豆体内 CAT和NR的活性 ,降低 POD的活性 ,表明生物种衣剂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抗衰老性和抗逆性 ,促进氮素的吸收 ,从而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李苏红  王俊伟  邵洋  刘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27-13529
[目的]探索使糙米的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达到最佳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浸泡条件和发芽条件对糙米的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40℃浸泡温度条件下糙米吸水快,在20~24 h后水分趋于饱和,吸水率达29.0%~32.0%。糙米发芽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48 h、发芽温度35℃、发芽时间24 h。糙米中GABA含量的最佳富集条件为: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对确定糙米发芽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揭示发芽过程中吸水率、发芽率以及GABA含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