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优化甘薯种质抗茎腐病鉴定技术,通过分析不同的接种方法和菌液浓度对甘薯种质抗性的影响,建立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标准,为甘薯抗病育种奠定基础。利用组培瓶蛭石薯苗擦伤接菌法和最佳接种菌液浓度(1.1×107CFU·mL-1),对最具代表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并与田间抗性品种比较进行验证,室内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表明新抗性鉴定技术的鉴定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靠性。进一步对65个甘薯材料进行抗病鉴定,发现绝大部分材料表现为感病或中感,7份种质(YD7002、DY7082-1、浙紫薯1号、TF1118、DY7032、南薯88和浙紫薯4号)对甘薯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文章建立了甘薯抗茎腐病的新鉴定技术,鉴定和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表现稳定抗性的种质,为甘薯抗茎腐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对于甘薯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砧系列砧木抗葡萄根瘤蚜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离体根和田间盆栽接种鉴定法对新选育的4份葡萄砧木品种进行葡萄根瘤蚜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砧3号、抗砧5号抗性与SO4、5BB相近,表现为高抗,接种后根瘤蚜迅速死亡或停滞在1龄阶段,盆栽鉴定未发现有根瘤及蚜虫存在;抗砧1号在盆栽鉴定中未受蚜虫侵染,但室内鉴定中种群增殖2.4倍,侵染率达46.0%,抗性等级为2级,表现为低抗;抗砧6号室内鉴定中受害程度超过易感品种巨峰,盆栽鉴定中与巨峰相当,表现为易感。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新老品种比较试验,找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马铃薯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为马铃薯生产的稳步发展打下基础。1试验基本情况1.1试验材料马铃薯种薯:东农303、旱大白、鲁引1号、津引8号、克新4号、花525、嫩薯7号、休皮略、春天9个品种。由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绥化市东富乡  相似文献   

4.
云南粳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云南20世纪60年代到2013年以来引进或育成的188个粳稻品种(系)开展稻瘟病抗性测定分析。【方法】采用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合室内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的方法进行抗性评价分析。【结果】田间自然病圃鉴定表明,其中146个品种(系)感或高感穗瘟,占鉴定品种(系)的77. 66%;利用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室内进一步接种在田间叶瘟和穗瘟均表现抗病的32个材料,发现楚粳13号、凤稻16号、岫03-8和合系20号等13个品种表现良好的抗性。楚粳23号、楚粳25号和凤稻21号等12个品种表现出抗叶瘟但感染穗瘟;而昌粳8号、昌粳9号、昌粳11号和丽粳4号等4个品种则感叶瘟但抗穗瘟。【结论】田间表现抗病且室内接种表现良好抗性的品种,可用作开展抗病育种的抗源材料;叶瘟表现感病,但穗瘟表现抗病的4个品种是否持有抗穗瘟的基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贵州省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2013年笔者在黄平县低海拔地区对贵州省主栽1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抗病性试验研究,鉴定结果表明,13个参试品种抗性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中抗的有2个品种,分别为20-4-5和威薯002;表现为中感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Z-30、BP03-005和Z-24;表现为感病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滇黔薯6号、V04-31-12和20-4-9;表现为高感的品种有5个,分别为中薯1号、荷兰8号、米拉、中薯5号和BPHF101。  相似文献   

6.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及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晚疫病,对1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接种晚疫病菌试验比较及防治药剂室内平皿测定和田间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性有明显差异,坝薯10号与豫张薯5号是较抗晚疫病的品种,而中薯5号、中薯4号、紫花白851、鲁引1号、本9305-3和具夏坡帝为中抗,其余为易感晚疫病的品种。室内平皿测定灭克、安克和霜霉疫净对晚疫病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田间药效试验安克、灭克和霜霉疫净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83%和81%。  相似文献   

8.
不同梨品种对黑斑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两种方法,研究16个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感染程度不同,无论是田间自然发病还是人工接种鉴定,华酥、黄花、早美酥、丰水抗性均最强;爱宕、金水2号抗性最弱。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一些表现为高抗、中抗、感病的品种,在人工接种黑斑病孢子悬浮液后,分别表现为抗病、感病、高感,说明自然选择压不同,品种的抗性表现也随之不同。不同梨品种在接种病菌后,对病菌的抗扩展能力也不同,华酥、黄花、早美酥、丰水抗扩展能力最强,富源黄、爱宕、金水2号、七月酥抗扩展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黄淮地区主推小麦品种对根腐病抗性的初步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根腐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以小麦根腐病病原菌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LK030093分离物为接种菌株,对黄淮麦区主推的8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室内盆栽苗期抗性和田间病圃成株期抗性鉴定,并采用病情指数法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在室内盆栽接种鉴定中,仅郑麦9962表现为抗病,平安8号和周麦24表现为中抗,淮川916、西农919等33个品种表现感病,平安3号、济麦23等53个品种表现高感,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1.12%、2.25%、37.08%和59.55%;在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中,洛麦22、泛麦5号表现为抗病,郑麦9962、阜麦936等19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周麦27、济麦20等3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兰考906、石麦12等33个品种表现为高感,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25%、21.35%、39.33%和37.08%。可见,黄淮麦区主推品种对小麦根腐病的整体抗性较差,需要尽快加强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用蔓割病菌对27份甘薯新品种(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福薯8号、郑群紫1号等15份表现高抗至中抗;金山630、维多莉等12份为中感至高感。用甘薯瘟2个菌系对10份南方区试甘薯新品种(系)分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广薯182、龙薯18等6份表现感至高感;龙薯16和金山679为专化抗性;泉薯76和广薯155表现抗病;广薯155对两病具较强的双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宜于晚疫病流行的山区对20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中薯3号和无花种等15个品种表现感病-高感,病指达79.6-99.4,占参试品种的75%;闽引14和中心24等4个品种表现中抗-高感,病指58.9-16.9,占参试品种的25%;其中闽引14与我省主栽品种克新3号相比,具有类似的抗病能力,且产质更好,是一个具有推广使用前景的外引品种。  相似文献   

12.
宁夏马铃薯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宁夏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主栽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4个马铃薯主栽品种开展了抗病性研究.田间自然发病结果表明,中心24号、宁薯4号、云薯6号、虎头、内薯7号、新大平属于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室内接种表明,新大平、晋薯7号、中口24号、云薯6号、虎头、宁薯4号等6个品种表现为抗病.  相似文献   

13.
茶树新品种材料抗病虫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鉴定法和室内接种法对15份茶树品种及新材料进行了茶云纹叶桔病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0310、0308、0302和乌牛早等4份供试材料,在田间自然感病与室内接种致病上均表现抗茶云纹叶枯病;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法对茶跗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鉴定结果:0303、0304、0305、0306、0311、碧香早等6份材料抗茶跗线螨;但15份供试材料均表现出高感或易感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湖南省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引进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克200373-218产量最高,达21 900 kg/hm2,比对照东农303增产44.6%,达到极显著水平;克新17号和克新19号产量分别比东农303增产5.0%、3.0%。根据综合表现,克200373-218、克新17号和克新19号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均适宜在湖南省种植;克新18号、克200373-205、红皮、马尔科均较对照减产,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共鉴定了16个粳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温室人工接种结果表明,16个供试品种中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4、3、6和2个;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在两地有一定差异,其中在永修鉴定结果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1、3、3、6和3个,在修水鉴定为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品系)分别有3、2、3、7和1个。综合人工注射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的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有着显著性的差异,对稻曲病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小叶迟熟、浙科优2854、Ⅱ优7954、池优65,但多数甬优系列品种感稻曲病。本研究结果可为江西双季稻区晚稻"籼改粳"品种布局及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嘉禾优01-1对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嘉禾优01-1对稻瘟病的抗性在福建省采用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013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感(MS)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抗(MR);2014年田间鉴定表现中抗(MR)叶稻瘟,中抗(MR)穗颈瘟,苗期室内人工接种鉴定表现中感(MS);2年综合评价为中感(MS)稻瘟病。  相似文献   

17.
张彪  黄军艳  刘胜毅  赵美霞  汪承刚  董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14-12718,12723
[目的]建立一种室内可重复、快速准确鉴定大豆对灰斑病抗性的方法。[方法]利用大豆灰斑病1号和7号生理小种及6种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并建立了大豆灰斑病抗性的菌丝块接种快速鉴定方法。[结果]在28℃、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的条件下,Minimal培养基生长的菌丝块接种抗感大豆叶片,菌斑面积明显不同,且鉴定结果与已知抗感品种报道的灰斑病抗性一致。[结论]菌丝块离体叶接种鉴定具有不受生育期和环境条件限制、可重复性强的特点,是大豆灰斑病抗性室内鉴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豆品种接种SMV叶片POD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采用成株感 SMV1号、 3号株系大豆品种合丰 2 5、丰收 12 ,抗 SMV1号而感 SMV3号株系品种东农 81- 4 3、铁 6 915(东农 ) ,抗 SMV1号、 3号株系品种东农 93- 0 4 6、东农 92 - 0 70 ,在隔离网室内采用盆载试验 ,于对生真叶期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分别接种 SMV1号、3号株系 ,以未接种健株为对照 ,在大豆鼓粒初期测定分析叶片 POD同工酶。结果表明 ,抗感品种未接种健株叶片 POD同工酶谱带没有明显差异 ,POD活性品种间略有差别 ,但 POD活性与抗性没有相关。分别接种 SMV二个株系后 ,各品种 POD同工酶谱带数目不变 ,一些酶带活性发生变化。合丰 2 5、丰收 12接种 SMV后 ,叶片 POD同工酶活性增强 ,且接种 3号株系增加得大。说明 SMV毒性越强 ,植株感病越严重 ,POD活性变化越大。因此 ,叶片 POD活性的增强是植株感病的生化症状。东农 81- 4 3、铁 6 915接种 SMV1号株系后 ,叶片 POD同工酶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接种 SMV3号株系后 ,叶片 POD同工酶活性增强。说明同一品种对二个株系的抗性不同 ,POD的变化也不同。东农 93- 0 4 6和东农 92 - 0 70接种二个株系后 ,POD同工酶没有明显变化 ,接种 SMV3号株系后 ,POD活性略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哈密瓜品种苗期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新疆哈密瓜不同品种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的抗性差异,提供筛选抗耐病性材料的新来源,通过室内喷雾接种法,对30个哈密瓜主栽品种和后备品种(系)进行了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新金雪莲为高抗品种,病情指数为2.73;新密25号等12个为中抗品种;新密杂7号等12个为中感品种;金凤凰等5个为高感品种,最高病情指数为52.30;没有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3个新品种中,早大白抗病性较强,产量最高为38.490t/hm^2,但口感略差于延薯四号和东农303;东农303抗病毒病强但对晚疫病抗性不如延薯四号,大薯所占比例较大,易夺高产;延薯四号抗病性较好,但小薯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在生产上要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