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2和T3)、生物有机肥基质与化肥配施(T4和T5)、空白对照(T6)等6个处理,研究商洛低山丘陵区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夏玉米的主要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果穗性状(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胞间CO2浓度和凸尖长有所下降;(2)与生物有机肥基质处理(T4和T5)相比,对应的生物有机肥处理(T2和T3)可进一步改善光合性能及果穗性状、提高夏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钱串籽多肽活性有机肥是由肇东市庆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是一种有机肥和生物相结合,含有活性多肽,含有效活菌的肥料。具有激活农作物生长基因,可以改善水稻品质、增强水稻抗病性、增加水稻结实率和穗粒数,并且能够活化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全元生物有机肥、普通有机肥、常规施肥的施用对比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对马铃薯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全元生物肥植株生长稳健、不易早衰和发病,施化肥增加产量,因此,生产中应注意全元生物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肥,达到增加产量、控减化肥施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种植番茄6年的连作土,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下增施AM真菌(AM)、普通生物有机肥(CF)、新型生物有机肥(NF)及AM真菌分别配施普通生物有机肥(ACF)、新型生物有机肥(ANF),探索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在连作土中常规施肥处理(CK2)的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与CK2相比,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AM、CF、NF、ACF、ANF)均略增加了pH值,提高了有机质(OM)、微生物量碳、速效养分(AN、AP、AK)、交换性镁(EMg)及交换性钙(ECa)含量,提升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等品质参数,各指标均以AM真菌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ACF、ANF)的效果较佳。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表明,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均降低了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CK1、CK2相比,轮枝菌属(Gibellul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斗管囊霉属...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产力的提升效果,从地下部角度分析并阐明草地生产力提高的微生物生态学机制,为构建高产草地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呼伦贝尔地区采用原位定位试验(连续2年施肥)比较了不同施肥方式(不施肥、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与不施肥(CK)或者普通有机肥(OF,9 000 kg·hm~(-2))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BOF,9 000 kg·hm~(-2))可以显著提高草地地上部生物量。非量度多尺度(NMDS)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CK、OF和BOF)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而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施用生物有机肥显著增加了Archaeorhizomyces和木霉属(Trichoderma)的相对丰度,而显著降低了Ophiosphaerella的相对丰度。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属的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Archaeorhizomyces和木霉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Ophiosphaerella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利于提高草地地上部生物量。[结论]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来达到提高草地生物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农业科学》2019,(8):54-58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施肥模式(不施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茶树专用控释肥、生物有机肥+普通化肥、生物有机肥+控释肥)对中茶108茶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一次性施用茶树专用控释肥能够达到化肥1年4次施用的增产效果,而单独施用生物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在2017年有减产现象。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好,与普通化肥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茶叶产量分别增加12.9%、13.8%。在经济效益方面,与化肥分次施用相比,施用控释肥、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净收益分别显著提高5.6%、26.5%、36.3%。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有机肥+普通化肥和有机肥+控释肥能优化茶叶品质,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含量和酚氨比,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施肥方便性、茶叶品质和农民纯收入方面综合考虑,有机肥+控释肥处理是最优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生物有机肥对长绒棉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和增施生物有机肥3个处理,于棉花吐絮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棉花产量、生物量和养分吸收。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长绒棉产量及构成,促进增产增收。其籽棉产量最高,为316.79 kg/666.7m2,较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显著增加18.27%、6.58%,纯收益为2 584.69元/666.7m2,较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显著增加3.82%、4.92%。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长绒棉养分吸收量,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相比,其吸氮量增加26.93%、18.39%,吸磷量增加28.30%、17.02%,吸钾量增加2.07%、4.32%,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2015年和2016年在滨海盐碱区旱作玉米上,研究了3种生物有机肥(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阳牌)不同施肥量(600、900和1 200 kg/hm~2)和施肥方式(撒施、沟施)对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和沟施生物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滨海盐碱旱作玉米的籽粒产量,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采用撒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900 kg/hm~2,其中,施用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明显较高。采用沟施方式施肥时,微力高牌、施利康牌和和阳牌生物有机肥的适宜用量分别为900、1 200和1 200 kg/hm~2,其中,施用和阳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用微力高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施利康牌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或和阳牌生物有机肥900 kg/hm~2处理的玉米产量较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沟施效果优于撒施。降水对旱作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影响均较大,相同施肥条件下,平水年各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贫水年。  相似文献   

9.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109-112
为探明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4个处理,探究辣椒单果重、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BOF处理辣椒的单果重比CK1、CK2、AOF处理平均增加了91.6%、17.8%、26.5%,产量平均提高了114.7%、9.6%、15.6%.BOF处理的辣椒素和Vc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BOF处理的经济效益和产投比最好,分别为65081.8元/hm2和16.4.因此,设施辣椒生产中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在设施辣椒生产中应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减量施肥技术措施对寒区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肥料减施和水稻高产高效的应用技术提供依托。于2015~2016年采用基肥施用过程减少氮肥施用量占施肥总量5%和10%比例,采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营养补偿措施将减量施肥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和生物菌剂的不同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较,结实率和穴实粒数指标显著增加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减量施肥10%+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分蘖末期植株生长发育指标无差异水平;于齐穗期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指标较CF处理指标高1.02μmolCO_2·m~(-2)·s~(-1)、0.15 mol·m~(-2)·s~(-1),叶绿素含量、倒1叶面积、倒2叶面积、倒3叶面积和倒4叶面积指标均与CF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其指标分别高于常规施肥处理5.8%、7.4%、7.1%、11.6%和6.1%;采用减量高效施肥营养补偿措施节省肥料10%,产量增加5.1%。减量施肥10%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钱串籽多肽活性有机肥是由肇东市庆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是有机肥与生物肥相结合,含有活性多肽和有效活菌的肥料。可以改善作物品质、增强抗病性、增加结实率和穗粒数,提高产量,增加公顷效益。1试验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减氮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和镁肥对建三江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稻米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究减量施肥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中氮肥减少20%并增加(归复记)生物有机肥及镁肥,提高了稻米的碾磨、外观及营养品质,对两品种的食味评分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施肥及耕作技术集成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处理2)、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深耕(处理3)、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处理4)、施通用高浓度复合肥(处理5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作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他们对木薯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及种植方式相比,不同施肥及耕作栽培技术集成处理均可提高木薯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处理1的木薯产量增幅达到35.81%,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木薯最优的施肥及耕作栽培模式是技术综合集成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肥+盖膜集雨水+深耕(处理1)。  相似文献   

14.
分析生物有机肥配合深松对农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从而探索适宜的生物有机肥以及耕作深度,进而优化土壤环境,促进作物产量的不断提升。以辽宁省辽阳县的冬小麦、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冬小麦,设置3种施肥模式,即常规施肥(D1)、生物有机肥替代10%氮肥(D2)、生物有机肥替代20%氮肥(D3);副区为夏玉米,设置2种耕作方式,即传统深耕(A1)、深松耕作(A2),分析不同处理对农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氮肥配合深松处理的土壤容重低于传统耕作施肥处理;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随之增加,土壤养分在深松耕作的影响下无明显提升;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期土壤微生物碳和氮有所提升。与传统耕作配合施肥处理相比,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产量有所提升,分别达到39 256、36 618 kg/hm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过程中,采用有机肥替代10%~20%氮肥,并配合深松,可以增加农田土壤肥力,促进作物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大白菜因化肥过量使用而造成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露地栽培旺春大白菜为试材,共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化肥平衡施肥(T1)、化肥减量3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3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化肥减量4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化肥减量4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7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不同程度提高了各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较当地常规施肥根系活力提高了15.5%~40.3%,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5%~37.5%,且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T5处理较CK2增产0.04%~20.91%,其中T3处理增产率最高为20.91%,其经济效益增加9.04%,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肥料贡献率,化肥减量3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提升效果最显著。T3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CK2高0.91百分点、81.00%和9.61%,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硝酸盐含量降低11.53%~21.52%,VC、总黄酮、硫苷含量T3处理显著高于CK2,总酚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矿质元素含量较CK2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提高更明显。对15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以T3处理化肥减量30%并配施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其次为T2>T5>T1>T4>CK2>CK1。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不仅增加了种地成本,同时也造成了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进行了庆东农科生物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与其它肥料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庆东农科生物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较庆东农科掺混大豆专用肥和常规掺混肥增产、提质、改良土壤、抗倒伏、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7.
济薯25、秦薯5号两个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使用不同肥料后产量之间差异显著,施用控钾型腐殖酸控释肥较农大生物有机肥及当地施肥(豆粕有机肥)(CK)增产极显著,使用农大生物有机肥比当地施肥(豆粕有机肥)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生物有机肥对冬瓜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冬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菌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生防菌剂与腐熟有机肥按比例混合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通过盆栽试验对生物有机肥防治冬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生物有机肥可以降低枯萎病的发生率,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效果越显著.将不施肥加病原菌处理(CPC)的防效指定为0时,施用生物有机肥的3个处理(BOF1、BOF2、BOF3)防效分别是42.27%、52.92%和70.15%,均高于防效为31.91%的有机肥处理(OF);在有效养分相同的情况下,BOF2处理的植株株高、茎粗、叶宽和鲜质量均高于OF处理,达到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促生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病原菌)的数量减少,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不施肥不加病原菌(CK)和CPC处理.表明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同时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促进水稻绿色发展.以水稻品种晶两优华占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BOF)、灭活后的生物有机肥+80%常规施肥(AOF),连续2年开展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籽粒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CK2和AOF相比,BOF处理的穗粒数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0.4和13.2、11.7和15.9个百分点;BOF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较CK1、CK2和AOF处理分别增加了38.4、14.2和12.0个百分点,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了17.0、11.8和10.9个百分点.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进而达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筛选出适宜当地甘蓝栽培的生物有机肥种类,开展3种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试验,探究生物有机肥配施适宜的化肥对甘蓝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减少30%,配施75 kg/hm2中农绿康绿地康生物冲施肥的处理(T8)效果最优,产量较不施肥和农户常规施肥分别增加77.75%、47.92%,适宜在当地甘蓝种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