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闽西薯脯生产加工中常用苯甲酸钠作防腐剂,所得制品水分含量必须在14%以下才能得以保存半年以上。这种制品质地干硬,且因含水量低产品得率不高。为改善薯脯品质,改用新型防腐剂甘露醇进行薯脯的加工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静丽 《蔬菜》1994,(2):29-29
食用菌饯脯的加工鲜的食用菌不便贮藏,若加工成饯脯,则可促进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平菇蜜饯1.选料与处理:选优质平菇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菌盖较大的一分为二。2.烫漂及硬化:将平菇放...  相似文献   

3.
银杏汁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力 《中国果菜》2004,(3):34-34
银杏果仁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是一种倍受人们青睐的营养饮品。以银杏果为原料可加工罐头、脯饯、饮料等多种产品。下面介绍银杏汗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牟水元 《蔬菜》2007,(1):33-33
一、胡萝卜脯加工方法 胡萝卜脯在色泽上比原料更鲜艳,并除去了大部分胡萝卜的特有味道,酸甜适口,市场销售利润可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果脯是我国传统的名优食品,利用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制成系列"蘑菇脯"食品,更是色鲜、味美、营养丰富,不仅为食用菌的利用增辟了新的途径,而且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新型保健食品,现就"蘑菇脯"的加工技术简介于后:一、制作工艺(一)选料优质原料是制成优质蘑菇脯的基础.因此,制脯蘑菇必须选菌伞中等、色鲜而未变褐、无病虫害的鲜菇作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6.
红薯多出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路  周红翠 《蔬菜》2003,(2):17-17
红薯,又名甘薯、地瓜,据专业加工显示,将红薯直接加工成粉团出售,可比卖鲜薯提高经济效益2~3倍。但怎样提高鲜薯出粉率呢?根据本厂加工经验,主要有以下技术环节。一、适时采收红薯采收过早成熟不够,出粉率低;采收过晚易受霜冻,也影响出粉率。一般我地采收适期为:早熟品种以9月10日-20日,晚熟品种以下霜前3~5d出粉率最高。因为此时气温适宜,红薯粉碎后粉浆发酵快,出淀粉多。如果起薯时间过晚,气温降低,薯块内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出粉率就会降低。尤其是把鲜薯加工成薯干,出粉率就会大大下降。二、尽量缩短贮期农村中有先贮…  相似文献   

7.
低糖平菇脯的研制工艺刘振华,高书岐(山东省滨州农业学校食品加工专业256624)平菇是进行腌制、干制速冻、罐藏、脯饯类等加工的优等原料。笔者经过多次实验,研制出了低糖平菇脯的加工工艺。现介绍如下。1工艺流程选料→整理→洗涤→烫漂→护色→硬化→抽空→糖...  相似文献   

8.
《吉林蔬菜》2007,(3):61-61
黄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大众化蔬菜,其不仅能鲜食,烹调各种菜肴,而且加以加工罐头、饮料、脯饯等多种食品,下面介绍黄瓜饮料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士泉  张洪路 《蔬菜》2009,(3):26-28
红薯(又称甘薯),是人们公认的绿色食品。但由于种植面积广,产量高,鲜薯上市又相对集中,势必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及鲜薯卖难的问题。其实,只要开发出优势产品,就地加工便能增值。目前,我国红薯加工制品及种类都很少,市场缺口大。加工红薯制品成本低、技术简单,只要按收购商提供的规格、要求即可加工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红薯制品。  相似文献   

10.
仙人掌脯营养丰富,每百克嫩茎中含维生素A220mg,维生素C16mg、蛋白质1.6mg、铁2.7mg。灰分中含24%碳酸钾。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仙人掌含纤维素较多,食用后能抑制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能减缓人体血液对葡萄糖的摄取,对胃炎、结肠炎、糖尿病、肥胖症、高胆固醇、动脉硬化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下面介绍仙人掌脯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张翠英 《蔬菜》2007,(3):31-31
如何把种用、食用和加工用鲜薯进行科学贮藏,是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贮藏,既可调节市场供求,又可增值20%~30%。一、贮藏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不分用途混合贮藏一些农户家中只有一个窖,食用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薯混合贮藏在一个窖内,不仅造成品种的退化、病菌的传播,影响种薯的种性,同时对商品薯的商品性、食用薯的品质及加工薯的加工价值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子在各地广为栽培且在世界水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李子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但其不耐贮运,采后损失严重。这一问题要靠改善贮藏条件和进行果品加工来解决,而后者尤为重要。要加工就得选用适宜的加工品种,在现有众多的优良加工品种中,美国广泛栽培的欧州李(Prunus domestica)种内的一个品种群——脯李(Prune)十分引入注目。现据部分资料对其作一粗略介绍。一、脯李的地理分布及其在美国的生产、销售概况世界上脯李生产最多的是美国,其次为南斯拉夫、法国、阿根廷、澳大利亚、保加利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展示国内外薯业发展最新成就,促进薯业国际贸易和交流,加快薯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农业部定于2010年4月15~17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展会立足于展示成就、增进交流、促进贸易、服务生产,将全面展示国际和国内涉及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等薯类作物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主要内容:一是展览展示。组织国内外薯业企业以实物、演示、图片、资料等多种形式展示目前世界薯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展览分为6个区域:国家/地方展区、育种与繁育、设备与技术、薯类及其产品、生产资料、特色烹饪。二是产业论坛。举办“中国国际薯业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行业管理机构、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代表介绍最新产业政策、技术和薯业发展动态,探讨中外薯业合作,展望中国薯业未来发展前景。三是新产品发布。为新品种、新技术、新型生产资料、新型加工设备、新型加工产品提供发布平台,邀请海内外采购商到会参观、洽谈。四是烹饪表演。展示各地特色薯类菜肴及薯类食品。农业部将于2010年4月举办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相似文献   

14.
南瓜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还含有铁、钙、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其为原料可加工成南瓜糕、片、脯等许多产品。下面介绍几种南瓜制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柑桔和甘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且产量大,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生产桔薯复合脯可增加这两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萃     
蔬菜加工三大新走向①蔬菜蜜饯崭露头角胡萝卜脯、南瓜脯、西红柿脯、甘薯脯等相继面世,甚至连西瓜皮、辣椒也加入原料行列。蔬菜蜜饯微甜、微酸、微辣、微咸,营养全面,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②蔬菜面点异军突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面粉与蔬菜汁泥拌和烘制而成的蔬菜面包,  相似文献   

17.
太和樱桃脯是安徽省地方名特食品。传统加工工艺需要时间长,成品色泽较暗,营养成分损失较大。采用脱色、二次糖煮新工艺可提高成品质量,维生素C含量可提高40%,加工时间仅为传统加工的1/4。综合利用樱桃加工系列食品可提高加工利用率,其经济效益比单一生产樱桃脯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18.
山药又名薯芋,山薯等,属薯芋科,以地下块茎供食用,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胆碱等。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很高,自古药菜并用,具有良好的降血压.降血脂、养心肝、补脾胃之功效,并具有抑癌作用,是一种医用价值很高的滋补强壮剂,又可加工成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将山药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西北旱作区种植的优质抗旱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CK),对国内外引进的11份马铃薯新品种(系)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丰产性、抗旱性及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两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属于中晚熟。品种(系)‘14W-3’‘陇薯23号’‘天薯17号’‘天薯18号’和‘DSS-21’的抗病性较强;‘14W-3’‘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和‘京张薯1号’抗旱性较强;‘陇薯23号’和‘DSS-21’口感优,属于鲜食型品种;‘陇薯23号’和‘天薯18号’属于低还原糖型品种,品系‘DSS-21’属于淀粉加工型品种。综合评价分析,品种(系)‘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性状突出,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在西北旱作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苹果脯可以采用果肉组织紧密、坚硬的等外果、残次果为原料。苹果脯的加工一般有减压真空煮制、多次煮制、常压一次煮制和蜜制等方法。这些方法,有的机械投资高、技术要求严格;有的费时、费工,需要设备多;有的糖分渗透不完全、制品易返砂、干缩等。现介绍适于农户加工的、简单易掌握的变温煮制法。变温煮制法,是根据改变果实内部水汽压力,使糖分快速进入果实内部的原理,进行果脯加工的一种方法。热烫苹果经清洗、去皮、切分之后,于100℃水中热烫10~15min。为保持成品色泽金黄,苹果在去皮、切分、去核时,要在0.2%亚硝酸溶液之中操作,热烫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