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湘南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的过程中,通过对湘中黑牛(安本F1代和F2代)母牛进行繁殖性能调查研究,并统计湘中黑牛母牛的发情季节、初配月龄、妊娠期、受胎率、成活率、所生犊牛各生长阶段体重体尺和泌乳期泌乳量。结果表明:湘中黑牛母牛初情期在8月龄,性成熟为12月龄左右,发情季节大都集中春秋两季,初配月龄在14~18月龄之间,发情周期18~24d,产犊间隔12个月。安本F2代母牛所生犊牛初生体重体尺数据略高于安本F1,其断奶后各阶段体重体尺数据也高于安本F1,安本F2代母牛泌乳性能要优于安本F1,表明安本F2代母牛繁殖性能优于安本F1代母牛。  相似文献   

2.
犊牛从断奶直到第一胎产犊前习惯上称为育成牛(或后备牛),更确切地说,从断奶后到配种年龄(6~18月龄)称育成牛,从配种怀孕到产犊期间(18~27月龄)称青年牛.后备母牛饲养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发育、第一次发情、配种、产后奶产量.  相似文献   

3.
1出现早孕母牛的原因 母牛的初配应在青年母牛的体重发育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一般在18~24月龄。一些生长发育较快的母牛,根据体成熟的状况,可以适当提前1~2个月进行配种,提前过多即为早孕。  相似文献   

4.
对佛山市一家大型猪场 30 0头长大母猪各胎产仔数的统计 ,及其与初配月龄、胎次、配种月份和配种情期的相关分析表明 ,胎次和配种情期数对长大母猪窝产仔数的影响较大 ,初配月龄和配种月份对窝产仔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对19头生长发育及性机能正常的黑白花青年母牛进行了人工诱导泌乳试验,结果能在母牛一生中增加一个泌乳期。此泌乳期的产奶量达到3028.5公斤;泌乳开始后分别在30~116天内怀孕(平均66天),受胎率100%;产第一胎后(第二个泌乳期)的平均产奶量为6270.8公斤,比对照组的5257.29公斤高1013.57公斤,差异极显著(P<0.11);第二、三胎的奶量均在7000公斤以上。人工诱导泌乳后的青年母牛生长发商及犊牛初生重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母牛配种过早,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产奶量少,其所生犊牛体质弱、出生体重小、不易饲养。因此,正确掌握公、母牛的初配年龄,对改善牛群质量、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和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义。犊母牛出生后各个器官生长速度基本一致,6月龄前后  相似文献   

7.
犊牛从断奶后到产犊前习惯上称为育成牛(或后备牛).更确切地说,从断奶后到配种年龄(6~18月龄)称育成牛,从配种怀孕到产犊期间(18~27月龄)称青年牛.后备母牛饲养好坏,直接影响到奶牛的发育、第一次发情、配种及产后奶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在生理特点及其营养需要,后备牛一般可划分为犊牛期(初生~6月龄)、育成期(6~18月龄)和青年期(18月龄~第一胎分娩)3个年龄组。碘缺乏症、钴缺乏症和牛鬣狗病是严重影响后备牛发育的三种疾病,各疾病在各阶段表现不一,诊断与治疗方法也不同。1临床症状1.1碘缺乏症成年牛:母牛甲状腺肿大,皮肤干燥,被毛脆弱。妊娠母牛发病后,胎儿早死、流产,妊娠期延长。青年母牛性器官成熟延缓,性周期不规律,受胎率降低,泌乳性能下  相似文献   

9.
肉用母牛是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母牛。育成期是母牛的骨骼、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体形变化大。6~9月龄时,开始发情排卵,一般在18月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70%时可配种。肉用母牛的饲养目标是在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达到一年一胎的基础上,提高母牛泌乳性能和哺育犊牛的能力,进而生产质量好、断奶成活率高的犊牛。因此,就必须在母牛的成长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养。做好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母牛的繁殖机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选择体况良好、无生殖系统疾病的成年且体重相近的经产空怀母牛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对照组不添加菜粕,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10%菜粕。整个试验分3个阶段饲养,第一阶段包括空怀和妊娠前期,第二阶段妊娠中期和后期,第三阶段泌乳期,每个阶段过渡期15d,整个饲养期13个月。结果显示:试验组安格斯母牛妊娠率和产犊率均比对照组低10%,试验组犊牛发病率比对照组高12.5%;试验组犊母牛初生体重和1月龄犊母牛、犊公牛体重以及2月龄犊公牛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体尺各指标各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菜粕饲喂安格斯母牛对犊牛体重有不利影响而对其体尺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试验组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第一次配种天数和产后配种妊娠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菜粕推延了安格斯母牛发情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安格斯母牛妊娠中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菜粕可影响其健康状况,推延产后发情配种和妊娠时间,且不利于公、母犊牛1、2月龄体重。  相似文献   

11.
1.配种时不要把公兔捉到母兔笼内,防止环境改变,使公兔精力分散,延误交配时间。2.配种前,需将公兔笼中的食盆、水盆移出笼外,再将母兔放入笼中交配。3.掌握公母兔初配月龄和体重,通常母兔7~8月龄、公兔9~10月龄才可开始交配,由于不同品种生长速度不同,即初配体重有差异,故强调月龄,未到月龄不要配种。4.公母兔比例及配种次数。公母兔比一般为1∶8~10,壮年公兔一天可配2~3次,连配3天休息一天,青年公兔1天配种1~2次,连配两天体息1天。公母兔使用年限以3年为宜,如果体质健壮配种年限可适当延长。5.做到集中时间交配,把适宜繁殖的母兔在4~6天内…  相似文献   

12.
1、牛 牛的初配年龄要根据牛的品种、营养状况、管理水平和个体发育综合确定。一般早熟品种,公牛在18-20月龄.母牛16~18月龄;中熟品种.公牛在18-20月龄,母牛在18~22月龄;晚熟品种.公牛20-23月龄.母牛在22~24月龄。黄牛较水牛略早。母牛最佳利用期为10—15年。母牛的发情周期黄牛为21天,  相似文献   

13.
1.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用严格消毒,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2.急于求成。不少养奶牛户在犊牛出生不足18月龄、体重仅有250公斤时就配种,造成第一胎常发生难产,阴户破裂,继发子宫内膜炎,影响下一胎正常繁殖。3.超量挤奶。一些养奶牛户从奶牛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时方停止挤奶,结果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影响到泌乳量的提高。4.干奶期减料。不少养奶牛户误”认为奶牛不挤奶时应喂差些,故大幅减少精料喂量,结果造成奶牛临产前呈现下等膘情,产犊费时,犊牛体质弱,母牛产奶量低。5.系桩拴养。大多数养奶牛户不分四季把母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佛山市一家大型猪场300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群的分析,发现母猪的初配月龄、配种月份和配种情期数等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即母猪的初期月龄多集中在7、89、月龄(占73.5%);10~12月份配种的母猪较多(占34.1%);长大母猪一般在第1情期配种即可受孕(占81.1%),配种2个情期后,约94.9%的母猪已经受孕。  相似文献   

15.
饲养杂交肉牛,如果能抓住犊牛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后的饲养及后期催肥,就可使其快速育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1.抓杂交犊牛初生重。增加杂交犊牛初生重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选用良种公牛如海福特、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短角牛等,与本地体型较大的黄母牛进行改良配种。因为  相似文献   

16.
王根林 《农家致富》2004,(12):37-37
犊牛一般指6月龄前的小牛,后备奶牛一般指6月龄到产第1胎的母牛。习惯上将6—12月龄的后备奶牛称为育成牛.而将12月龄到初产的牛称为青年牛。在犊牛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续第2期第38页)青年牛指7月龄到初产的奶牛,为方便饲养管理,又习惯按生理阶段划分为育成牛(7月龄~初配)和青年牛(初配~初产)两个群体。该阶段的母牛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母牛的繁育和未来的生产潜力关系极大。因此,对这个阶段的母牛,必须按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和所需营养物质进行正确饲养,以实现健康发育、正常繁殖,保证配种和产犊时的合适体重和体型。尽管育成牛  相似文献   

18.
赵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57-1159,1259
通过对江苏省某奶牛场895头中国荷斯坦成年母牛第1~6胎共1 967次的首次配种月龄、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产犊泌乳月龄等繁殖性能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繁殖性能与部分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胎次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和干奶天数(P<0.01),显著影响妊娠期和305 d校正产奶量(P<0.05)。随着胎次的增加,受胎情期数、干奶天数逐渐增加,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泌乳天数逐渐下降。产犊季节极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305 d校正产奶量、泌乳天数(P<0.01),显著影响产犊间隔(P<0.05),对干奶天数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春季产犊受胎情期数最高,冬季产犊的奶牛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夏天产犊妊娠期最短。受胎情期数与首次配种月龄、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泌乳月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首次配种月龄与产犊到受胎的时间间隔、产犊间隔、泌乳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正1幼牛的消化生理特点幼牛是指犊牛(出生至6月龄哺乳期的小牛)和育成牛(犊牛断乳后至配种或初胎分娩前的牛,也有将12月龄至初胎产犊的牛称青年母牛),是牛群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幼牛阶段生长发育快,生理功能变化很大,如果饲养管理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成年后难以补偿,直接影响成年后的体型、健康及其生产性能。因此,在幼牛阶段的营养与标准化饲养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犊牛出生后2~3周龄,是营养、环境变化最大的时  相似文献   

20.
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我国南方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特定阶段荷斯坦奶牛生长发育及体态结构的变化。[方法]对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的279头荷斯坦奶牛(49头犊牛、35头青年牛、195头成年牛)进行体尺测量,将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生理阶段的体尺指数,用SPSS 15.0软件分析体尺指数在各生理阶段、成年牛胎次间的变化,并绘制散点图对场内犊牛和青年牛的体高、体长、胸围指标进行拟合。[结果]牛只年龄越大,体型越长;犊牛生长发育均衡;青年牛不同月龄体尺发育不均衡;成年牛因胎次的不同其体态结构呈现出无规律性,但要注意对产胎多的母牛加强补充骨骼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结论]为奶牛场的犊牛饲养管理、青年牛培育及饲养管理、成年牛的选种选配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