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等三个地理位置不同的茶叶生产单位产量递年变化率与部分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气象因子与茶叶产量相关程度随地域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异的结论。气候越宜茶,相关程度越小。地域性气候不同,气象因子中作用于茶叶产量的主导因子也往往有异。复合因子比原单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增大。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小气候观测站的建立,茶叶物候生长期的观测,从中寻找气象因子与茶小绿叶蝉的关联性,建立茶小绿叶蝉的发生发展气象预测及防治方法,为科学控制茶园虫害,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升级,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3.
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按照中央支持保大灾、保基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探索气象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为进一步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扩大保险品种范围,实行政策扶持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保险创新模式,建立茶叶种植生产风险防控体系,积极扶持茶叶产业的发展。浙江省绍兴市今年对具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叶种植基地开展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以下简称"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的试点工作,现将试点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我所茶叶气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春茶开采期测报研究,求算出种类型品种茶树越冬芽的萌动起点温度及萌动至开采期所需的有效积温;提示了各种型品种春茶开采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三种春茶开采期预报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已通过技术鉴定。2.求算出闽东茶区各轮茶叶产量的农业气象模式,初步探明闽东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3.初步探明温度与幼龄茶树热旱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我县三大“拳头”产品之一,年产量列全国第七位,全省第三位,是我县山区主要经济来源。近十年来,我县茶叶生产发展很快,产最与70年代初期相比,已接近翻番。但由于茶叶生产受到各种因子的影响,其年际产量仍有波动。本文仅对影响茶树生育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组合因子的方法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摸拟方程。  相似文献   

6.
各种自然灾害将影响茶叶的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减少受益。因此,根据茶叶在生产过程中对气象服务条件的需求,利用C#编程语言的开发,制定出茶叶生产气象服务系统。能有效的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识别、分析其影响天气的分型、做开采期的预报、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推进产品制作和短信一键式发布,有效减少了气象服务中的人力成本的投入,从而行之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灾害预警能力,大力提升茶叶生产气象保障服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红星茶场有9.26南高产试验茶园,1975年开始,连续七年亩产干茶超千斤,是国内、外罕见的。我们对茶叶高产的恢业气象进行初步分析,通过数理统计,找出影响茶叶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因子及其时段,应用 BACIC 语言编写程序在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建立产量预报模式。一、春茶产量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8.
南平市松溪县是闽北主要绿茶产区之一,分析松溪县茶叶种植的气象条件,并针对茶叶生长中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提升松溪县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刘娜  陈立勇 《茶叶》2021,47(1):9-11
以江苏省1980-2018年茶叶单产资料为基础,利用HP滤波法对茶叶产量进行分离,对相对气象产量进行产量年景分级,分成丰产年、平产年和歉产年三个年景,分析产量年景发生概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省茶叶丰产年发生概率26.8%,平产年概率44.5%,歉产年概率28.7%,平产年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歉产年和丰产年发生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福建省茶叶生产的水平,本文主要对福建省茶叶生产气象要素及气象保障服务进行研究。文中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分析了茶叶生产要素,并提出了气象保障服务措施,如,细化茶叶气象服务、加强防御灾害的能力、完善茶叶生产栽培技术,希望可以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9月份干旱与第四轮茶产量的关系。定量地探讨第四轮茶产量与当地降雨量和湿润度等的农业气候条件的基本关系;研究在茶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引起第四轮茶产量波动的气候原因,以及气象因子波动对第四轮茶生产影响程度。试图从农业气象的角度为合理评价广东第四轮茶的农业气候资源,采用高产稳产的栽培措施以及进行产量预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微大。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9月份干旱与第四轮茶产量的关系。定量地探讨第四轮茶产量与当地降雨量和湿润度等的农业气候条件的基本关系:研究在茶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引起第四轮茶产量波动的气候原因,以及气象因子波动对第四轮茶生产影响程度。试图从农业气象的角度为合理评价广东第四轮茶的农业气候资源,采用高产稳产的栽培措施以及进行产量预测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茶叶生产好比是一座“露天工厂”,大片茶园均在露天山坡上,自然气候条件对茶树的栽培、生长、发育、采摘、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讲究科学种茶,首先要掌握茶树喜温、好湿、耐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影响茶叶生产的气象因子(主要包括:水、热、光三个方面)。光是日照,热指温度,水是降水量,还有空气的湿度。这三个气象因素任一种失调,都会导致茶叶的减产,甚至引起茶树的死亡。而且茶树对光的要求,喜  相似文献   

14.
武夷肉桂酚氨比与气象条件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叶中的茶多酚与氨基酸是决定茶叶的二种很重要物质,它们的比值即酚氨比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构造了包含温度、日照与相对湿度等因子的气象综合指标,探讨了酚氨比与气象综合指标之间的统计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在肉桂茶树的引种、扩种、茶园小气候的调控、茶叶适制性的评估等方面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龙井茶开采期的农业气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井茶开采期大多在春分与清明之间,但年际间变动较大。影响开采期的因子主要有气象、土壤条件、茶树品种特性、修剪和台刈的时间、采摘技术以及病虫害等。但上述诸因子中,气象因子的影响往往是最大的。本文应用杭州茶叶试验场(现杭州茶叶研究所)资料,结合杭州地区的气象资料对影响龙井茶开摘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以探讨根据气象因子预报龙井茶开摘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为水稻产量趋势化及定量化预报提供依据,对水稻全生育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提取1986—2015年间辽宁省水稻产量数据和同期时序气象数据,对水稻气象产量及同期时序气象因子进行连续小波分析,研究水稻气象产量、日照时数、日平均气温等气象因子的时序变化特征;分别利用相干小波分析和交叉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水稻气象产量与日照时数、日平均气温等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辽宁省水稻气象产量存在5~8年和2~3年的显著周期,自2001年之后,水稻在频率上的能量强弱分布不显著,表明气象产量连续丰年的周期在变长;2)对水稻生育期内的气象因子进行连续小波分析,其中除总降水量外,其他气象因子均都存在不同的显著周期。  相似文献   

17.
天目山茶区的气候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目山地处亚热带北段,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的特色。我们运用布于天目山北侧不同高度的气象哨资料,结合安吉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分析了天目山北麓茶区的热量条件和雨湿条件,就山区发展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8.
《茶叶》2011,(1):65
由浙江大学教授黄寿波等编著的《茶树优质高产栽培与气象》一书,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根据我国当前茶叶生产中的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印度茶叶局主席2008年1月份月度报告摘要:印度茶叶产量2007年12月全印度茶叶产量保持在5017万公斤,2006年同期为4600万公斤,因此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417万公斤。2007年印度全年的茶叶产量为94.468万吨,而2006年则为95.591万吨。茶叶产量与2006年相比较减少了1123万公斤。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巴东县位于川鄂交界的巫峡与西陵峡之间,境内三山盘踞,两江蜿蜒,茶叶生产历史悠久。2008年,全县茶园面积3.2万亩,采摘面积近3万亩,茶叶产量900t,其中名优茶产量占64%,总产值达到3040万元;金果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茶叶产量530t,其中名优茶产量达330t,产值达到20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