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仙客来种子的无菌萌发及再生芽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仙客来优良品种的种子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 ,并以无菌萌发植株的叶、叶柄及球茎为外植体进行芽的分化诱导。结果表明 :光照条件、温度、培养基中激素含量及培养容器均对种子的萌发产生显著影响。在芽诱导过程中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各外植体的诱导效果不同 ,叶片、球茎、叶柄均可直接诱导出芽丛 ,但以叶片为材料诱导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东部白松种子和幼嫩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影响试管芽获取的关键因子、增殖的最佳培养基种类及添加激素种类和浓度组合,有效建立了东部白松无菌试管芽增殖体系。结果表明:以0~4℃沙藏6周的东部白松种子为外植体,用0.I%HgCl2消毒10min,获得了无菌试管芽,试管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B5+ZT 0.6mg/L+IBA 0.4mg/L,增殖系数达4.09。  相似文献   

3.
多花黄精根茎芽高效组培增殖和生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多花黄精高效组培增殖和生根体系,给其工厂化、规模化育苗提供可行的关键技术方案,以其根茎芽培养的无菌苗为研究对象,就外植体的不同采集时间和切分处理方式、增殖培养周期、继代培养次数和培养基中活性炭的浓度对其根茎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离体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3~4月采集的外植体其生长势和腋芽萌发的表现均最好,平均萌发腋芽6.6个;外植体的最佳切分方式为处理Ⅰ,即将根茎芽切成1份的无菌块茎;最佳增殖培养周期为45 d,平均萌发芽数为6.5个;最适继代培养次数为7次,继代培养7次后平均每个根茎能诱导6.2个不定芽,能诱导的平均根数达20.8条;增殖培养基中活性炭的最佳浓度为0.05 g·L-1,生根培养基中活性炭的最佳浓度为0.20 g·L-1。  相似文献   

4.
晚熟桃的离体组织培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晚熟桃90-11-36当年生健壮枝条上的嫩芽做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通过大量的反复试验,成功地进行了由外植体培养无菌苗、快速扩繁、诱导不定芽生根以及生根植株的移栽,筛选得到了不同阶段激素的最佳组合,建立了桃的再生系统。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离体培养条件下的微繁殖菌根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尾松种胚作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GD附加2.0mg/L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达70%以上。IAA或NAA的加入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在不定芽生长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IBA能促进不定芽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6.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银杏优良无性系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获得丛生芽和不定根,培育出完整的银杏植株,选出了外植体腋芽萌动率高和愈伤组织形成较好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激素浓度及配比。  相似文献   

7.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不定芽诱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外植体、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以及其他不同理化因子对木本植物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木本植物不同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以及间接诱导不定芽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对研究趋势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杂交鹅掌楸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杂交鹅掌楸的叶片、叶柄、无菌苗的茎段及其芽基部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及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结果表明,多种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均能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其中无菌苗芽基部具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在MS 6-BA 2.0 mg.L-1 NAA 0.5 mg.L-1和MS 6-BA 4.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能分化出不定芽。部分外植体在MS 6-BA 4.0 mg.L-1 NAA 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直接分化产生不定芽。器官发生途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抗逆基因工程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银杏优良无性系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获得丛生芽和不定根,培育出完整的银杏植株,并选出了外植体腋芽萌动率高和愈伤组织形成较好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激素浓度及配比。  相似文献   

10.
用银杏优良无性系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获得丛生芽和不定根,培育出完整的银杏植株,并选出了外植体腋芽萌动率高和愈伤组织形成较好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激素浓度及配比  相似文献   

11.
八仙花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八仙花带腋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不同灭菌剂及灭菌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不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NAA0.2和MS+6-BA1.0+IAA0.1;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或1/2MS+IBA0.1。  相似文献   

12.
为给建立完整有效的长山核桃组培快繁体系提供基础,以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基本培养基对腋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的影响较大。先用75%酒精消毒20 s,再用0.05%HgCl_2消毒7 min,外植体污染率降低到30%,且腋芽萌发率最高,可达100%。极差分析结果表明:HgCl_2浓度对污染率和萌发率影响最大,是影响茎段成活率和腋芽萌发的主要因素。不同培养基、激素种类及浓度对外植体有显著影响。在9个处理中,WPM+6-BA 2.0 mg/L+IBA 0.01 mg/L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这种处理培养的茎段污染率较低,腋芽萌发率高,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13.
选取新几内亚凤仙具有顶芽或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芽体萌发,进行繁殖培养。通过实验对比分别筛选出诱导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激素水平对几内亚凤仙组培苗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1 mg/L;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0.5 mg/L;最适宜的栽培基质为蛭石+草炭+珍珠岩(5∶3∶2),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14.
核桃茎段组织培养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选用汾阳核桃实生苗和核桃20年生树为试材,利用L9(3^4)正交来对影响核桃茎段组织培养中腋芽分化的3种主要激素种类的浓度进行设计,试验中发现取材于20年生核桃树的外植体茎段和叶片污染、褐变现象严重,苗分化数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数达不到统计样本要求。故试验结果均是以核桃实生苗茎段为外植体材料得到的。诱导芽分化和增殖的培养基均为改良DKW。试验结果显示:核桃茎段腋芽萌发的最佳激素组合为BA0.5mg/L+KT0.5mg/L+IBA0.02mg/L。  相似文献   

15.
林木植物组织培养及存在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外植体选择及分化途径、影响增殖、生根的主要因素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林木植物组培的研究进展,外植体3种分化途径(腋芽萌发途径、间接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发生途径)有其相应的最适外植体类型,林木组培首选腋芽萌发途径。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影响增殖的两大因素,对培养基的探索已从对林木植物组培常用培养基的筛选发展到无糖培养基的探索,出现了光自养、开放组培等概念;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根的关键因素,外源激素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对增殖有较大影响。阐述了组培中褐化、玻璃化、污染三大难题的起因和解决措施,对褐化和玻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培养环境方面,提出无糖组培通过对培养环境进行改善,有望改善褐化、玻璃化问题;传统组培希望从无菌技术层面解决污染难题,这也造成了组培成本偏高的问题,进而对开放组培和无糖组培的探索,通过抑菌剂的添加及糖的剔除有望降低组培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随着组培技术的发展,在抑菌剂加入的条件下,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进行开放式的组培;利用植物自生的光合能力,剔除培养基中的蔗糖,同时改变光照条件、培养环境中的CO_2浓度、湿度,以促进外植体光自养微繁殖生长;二者均着眼于降低组培成本,简化组培程序,有望使组培技术得到革新。本文对林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林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大岩桐幼嫩叶片、老叶、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诱导,并进行继代、生根、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大岩桐诱导外植体以带腋芽的茎段效果最好;适宜的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6-BA 1.0mg· L-1+NAA0.2mg·L-1、MS+6-BA0.5 mg·L-1 +NAA0.1 mg·L-1和1/2...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Variegatum’)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对腋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和移栽基质配比,建立花叶络石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0.1%升汞消毒10 min 效果最好,成活率达72%;花叶络石腋芽增殖较好的培养基组合为 MS +BA2.0 mg/L +NAA0.05 mg/L,增殖倍数4.2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0.3 mg/L,生根率达到97.2%;花叶络石移栽较优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泥炭=6∶1∶3,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18.
酸模叶蓼的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模叶蓼带腋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不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NAA 1.0 mg/L+6-BA 0.05 mg/L。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一步诱导茎段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9.
中金系列杨树是杨柳科杨属白杨派植物,选择其腋芽(或顶芽)、嫩茎段、嫩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不定芽分化试验、生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分化、生根的培养基成分;对生根试管苗进行移栽基质配比试验,确定组培苗最佳生长环境。总结出适合中金系列杨树组培的技术流程,保证了杨树的遗传稳定性,降低了培养成本,加快了培养速度。  相似文献   

20.
以百日草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茎段对相同的消毒处理产生不同的反映,以生长中等的茎段诱导腋芽萌发的效果最为理想,适宜的灭菌方法为70%酒精处理20 s、再用0.1%HgCl2处理8+4 min。最合适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KT0.2 mg·L-1+BA2.0 mg·L-1+GA0.5 mg·L-1,外植体污染率较低,诱导率较高;试管苗继代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MS+BA1.0 mg·L-1,不仅增殖系数高,达到8.67,而且试管苗生长健壮;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NAA0.1 mg·L-1,试管苗根系生长粗壮,生根数量多,平均根长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