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或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生物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渔业水域是指鱼虾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贝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增养殖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是指由于单位和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损坏渔业水体的使用功能.影响渔业水域内的生物繁殖、生长或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减少、以及造成该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质量下降等,对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造成损害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污染养殖水域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Ⅰ生物修复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养殖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人类生活污水、各种工业废水、农业退水以及养殖生产本身对养殖水域环境的污染。为了保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养殖水域环境健康发展,保证满足人类对水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的需求,生态学、生物学、化学以及环境科学和工程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纷纷投入到养殖水域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工作中来,共同解决这个污染难题。  相似文献   

4.
有毒的浮游植物及其毒素(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是浮游藻类,它悬浮在水域中.营自养生活,并为其它生物提供营养,是水库.池塘,湖沼等水域生物生产的初级生产者,也是鱼虾、蟹、贝类的天然饵料.浮游植物种群和数量经常随着水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其生产量和现存量常常是衡量水域水生动物的生产力和鱼产潜力的依据,对水体中生物化学良性循环及水域物质资源转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概述使用非有机锡类船底防污涂料及渔网防污剂的代表性替代防污物质Irgarol 1051,ZnPT,CuPT,PyB,Seanine-211对水生生物的有害性及水域环境的污染状况,并试着对替代防污物质对水域环境产生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大中型水面养殖产量的提高,养殖密度的扩大,水域环境及外地苗种的引进放养等因素,大中型水域鱼病的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大中型水域水体积大,全水域泼洒防治药物,不但药量大,成本高,而且副作用也大。一是水体饵料生物易被一起杀灭;二是对环境有污染,易破环水域生态平衡。就如何进行大中型水域鱼病防治,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晶  张笑言 《黑龙江水产》2002,(3):45-45,43
食品工业废水本身无毒,但含有大量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如果废水不经处理排入自然水域便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产生严重的危害,破坏正常的生态平衡。废水中的悬浮物沉入自然水域底部,在厌氧条件下降解,产生臭气致使水质恶化,从而污染环境,致使鱼类无法生存,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废水不经处理进入生态系统中,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8.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对我国渔业水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官余  于孝东  姚维志 《水利渔业》2006,26(3):62-64,112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生物难题,我国的水环境中的生物现状也不容乐观。陈述了我国渔业水域中的入侵生物种,阐述了入侵种对社会和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以此呼吁加强渔业水域中生物入侵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9.
所谓人工增殖,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措施,提高水域的初级生产力,或使水域中的饵料生物更充分合理的被渔业生物所利用,以增加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大型水体的水产资源或某一渔业生物种群的数量。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已有较长的历史,主要工作是移植和人工放流。渔业的发展,使一些重要的渔业资源捕捞过渡,  相似文献   

10.
黄河口水域为典型的河口生态系统,构建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鱼类生物完整性,为河口典型渔业水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在黄河口近岸水域利用底拖网进行的鱼类资源调查,分别以1982—1983年和2013—2014年的调查数据为参照点,从种类组成与丰度、繁殖共位群和营养结构等方面筛选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指标体系,采用1、3、5赋值法计算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用以评价黄河口近岸渔业水域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差”;与2013—2014年相比,黄河口近岸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水平为“好”。这表明,较20世纪80年代初,近40年来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下降严重,处于较差的水平;但与2013—2014年相比较,2020年黄河口近岸水域生态健康状况变化不明显。过度捕捞、环境污染、黄河入海径流量锐减等因素致使黄河口水域鱼类栖息环境恶化,资源结构破坏,生物完整性降低,生态健康状况下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龙山县水域资源及水生生物状况的介绍,结合《龙山县2018-2030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总体布局,对该县渔业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走特色化、产业化的渔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在水域生态系的食物网内,细菌担当了完成水域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必不可少的角色(郑重等,1984)。为了搞清水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向和元素平衡,为水域养殖的低耗、高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食物网中每一个环节(包括细菌)的定量研究——特别生长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水域的生物恢复(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  相似文献   

14.
世界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频繁,给地球上的陆地水域,乃至海洋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防止污染的新课题。水域污染,不仅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水域中的生物世界,最明显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兴衰。因此,世界各国对此已引起了极大的重视。苏联的国土疆域十分辽阔,他们在进行经济建  相似文献   

15.
正渔业水域是水生生物生存与渔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城市化的的快速扩张、对环境的破坏也给渔业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外部物质与能量排入渔业水域,造成水域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并造成生物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甚至物种的消亡。如果出现大面积急性注入,甚至可能造成水域内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16.
《水利渔业》1987,(1):41-41,19
用草鱼在天然水域中除草,解除碍航威胁,国外早有报导,但用草鱼治理引水渠中的水草以保证设计流量的研究却不多见。发表本文是期望引起各地水利部门重视这一动向,凡有类似情况的地方,均可采取此种生物措施,向既管理工程,又节约管理费用,还不污染水质和取得鱼货的目标努力,为丰富“水利渔业”宝库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对水口闽清库区、永定棉花滩水库、泰宁大金湖等渔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福建省淡水渔业水域大部分水质良好,只有九龙江流域龙岩段的水质处于污染状态,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沉积物有机质超标,生物体内铅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3个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2~2003年5、8月对我国沿海的莱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这3个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莱州湾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相对较好,处于“一般”状态,但随时间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珠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次之,也处于“一般”状态;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最差,处于“差”状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夏季劣于春季。从3个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指标对总得分的贡献率来看,莱州湾水域沉积物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沉积物镉是影响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长江口水域水质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铜、油类和无机氮指标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珠江口水域沉积物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沉积物铜是影响珠江口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水域渔业生产力是渔业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近二十多年,随着水生动物营养学和水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研究的深化,这一问题作为生物生产力的一个部分,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属于水资源大国,这一有利条件为我国渔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集约化淡水渔业的发展也使得我国水域以及水体的污染问题日渐加重,渔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出现了病虫害严重、渔业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染种类增多以及水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淡水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